今日永州訊(永州日報記者 鄒天著 通訊員 謝萬波 雷蕾)「這是夢想的家園!在村裡的扶貧車間工作,每月工資有2000元左右,孩子就在附近的學校讀書。」搬進了位於道縣橫嶺瑤族鄉浪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新家,易地扶貧搬遷戶李桂林興奮不已。
「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村莊環境美、生態好,如今村主幹道修好了,從縣城過來更快了,來玩的人就更多了,每天都能接待好幾桌遊客呢!」祁陽縣浯溪街道小江村村民蔣嶽祁去年開辦了農家樂,收入不菲。如今的小江村,休閒旅遊業如火如荼,一幅「人民幸福、安居樂業」的美好鄉村圖景近在眼前。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新型城鎮化工作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各縣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突出擴容提質,亮點紛呈:寧遠、江華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祁陽縣入圍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和農村建房試點縣,零陵區獲評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區)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寧遠縣獲評全國綠化模範縣和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案例」……全市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436平方公裡;城鎮人口326萬,城鎮化率5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8%。通過強化產業支撐不斷加快小城鎮發展步伐,全市區域範圍內各縣城人口均超過9萬。城鎮空間布局更優化。以祁陽—冷水灘—東安為橫軸,以冷水灘—零陵—雙牌為豎軸的「T」字型瀟湘城市群初具規模,以道縣、江華、江永為主撐的生態經濟圈逐步崛起。城鄉人居環境更優美。全市提質改造老舊小區547個,完成棚改15萬戶,約40多萬人「出棚進樓」實現安居夢,全市人均居住面積28.5平方米。特色小鎮培育顯成效。根據各鎮的資源稟賦,堅持分類指導,打造特色小鎮,如祁陽白水紡織、江華沱江馬達、藍山皮具箱包玩具等專業製造業產業集聚發展;依託優良生態和文化底蘊,創建雙牌陽明山、寧遠九嶷山兩個AAAA景區和江永縣上江圩女書園、千家峒、上甘棠、勾藍瑤寨四個AAA景區等一批名優特風情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