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2019年財報:營收淨利雙跌,股價暴跌28%,市值縮水1200億港元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

編輯 | 森淼

近日,百威亞太公布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報,不過這份財報似乎並不完美。

財報顯示,2019年百威亞太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百威亞太表示,主要是由於韓國市場競爭加劇和2019年下半年中國夜經濟的疲軟所致。

數據來源:百威亞太歷年財報

受此影響,多家投行下調百威亞太的目標價。摩根大通下調其目標價3%,由32港元下調至31港元;瑞信下調百威亞太盈利預測2%-3%,目標價由26.2港元降至25.5港元,維持「中性」評級;大摩下調對百威亞太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分別23%及10%,將其股份目標價由32港元降至3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2019年9月30日,百威亞太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於10月9日創下上市股價高點32.65港元,總市值達4310億港元。而截至3月9日收盤,其股價報收23.45港元,較最高點跌去28%。當日總市值約3105億港元,較最高位跌去1200多億港元。

/ 01 /

業績變臉

銷量淨利雙跌

去年9月30日,百威亞太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被視為其加碼中國及亞太市場的關鍵布局。

據百威亞太首份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百威亞太毛利34.88億美元,同比增長4.4%;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8.98億美元,同比減少6.26%;擬派末期股息每股2.63美分。

圖片來源:百威亞太財報

百威亞太主要的銷售區域西部地區(中國、印度、越南等)收入51.8億美元,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增長0.4%。其中中國市場銷量整體下滑了3%,四季度更是下滑了6.6%。

另外,百威亞太東部區域(韓國、日本及紐西蘭)表現也不理想,收入為13.7億美元,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跌達13.6%。

對於業績的下滑,百威亞太表示,主要是由於韓國市場競爭加劇和中國夜生活渠道2019年下半年疲軟所致。

銷量方面,百威亞太2019年銷量達93.17億公升,第四季度實現啤酒銷量15.41億公升,同比下滑5.6%。從各地區具體表現看,東部地區銷量同比下降10.12%,帶動收入、盈利水平也同比進一步下降。相比之下,西部地區銷量僅同比下滑2.01%,收入、盈利水平也有所提升。

受年報影響,多家投行下調百威亞太的目標價。摩通下調其目標價3%,由32港元下調至31港元;瑞信下調百威亞太盈利預測2%-3%,目標價由26.2港元降至25.5港元,維持「中性」評級;大摩下調對百威亞太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分別23%及10%,降其股份目標價,由32港元降至3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資料顯示,百威亞太是百威英博子公司。百威英博創立於1366年,總部位於比利時,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釀造企業,也是美國第二大鋁製啤酒罐製造公司。百威亞太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工廠,其產品行銷130多國。旗下品牌包括貝克啤酒、中國哈爾濱啤酒、百威啤酒、時代啤酒及科羅娜等500多個品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百威亞太主打高端,但整體產品布局其實能覆蓋到80%的消費者。只是其渠道方面,市場廣度和渠道深度的布局確實都還做得不到位,例如在長江以北地區,百威的覆蓋還不夠。但百威亞太略顯疲態後並不會進一步下沉市場,與華潤、青島「近身肉搏」,因為百威亞太要急於還錢。

「還錢」的原因還要從上市伊始說起。

/ 02 /

分拆上市為了「替母還債」

2019年5月,百威亞太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並於7月5日啟動全球發售,發行價40-47港元/股,最多募資764.7億港元。

百威亞太曾在上市路演時坦陳,此番香港IPO,「所得款項用途」還是給母公司償債——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將全部即時用於償還應付百威英博附屬公司的貸款。具體而言,一方面用於全數償還韓國債務應收貸款項下,百威亞太對Mexbrew Investment SARL的債務;另一方面,用於償還股東貸款項下百威亞太對AB InBev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的部分債務。

根據百威英博披露的企業財報數據,截至2018年6月30日,百威英博淨債務高達1042億美元。為了減輕負債壓力,百威英博已經宣布2018財年的分紅將減少50%,節約出來的40億美元將用來償還企業目前所負擔的巨額債務。

弔詭的是,在啟動全球發售9天後(2019年7月14日),百威亞太突然宣布不再推進全球發售及港股主板上市計劃。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百威亞太與母公司債務聯繫存在不確定性是其暫停港股IPO的原因之一。

彼時,投行機構建議百威亞太下調股價至38港元/股,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以便順利上市。但百威亞太不願意降低股票市值(融資金額),便拒絕了投行機構的建議,並最終導致7月份的首次赴港IPO上市安排被取消。

最後,百威亞太不得不妥協。2019年9月18日,百威亞太重啟全球發售,最終募資約392億港元,較第一次發售縮水約一半。

而從上市後的首份年報來看,百威亞太業績還處於繼續惡化的狀態,亞太東部地區,由於公司對結構進行了優化(高價格產品增加),導致銷量下降幅度較大,反映出市場對價格的敏感度,還是比較大的;亞太西部的韓國市場,出現了量價齊跌,說明了並不是因為結構優化導致的銷量下跌,反映出要不就是整個韓國啤酒市場進入了低迷期,要不就是公司的產品,在韓國定價出了問題。

整體來看,短期公司的業績或許還將繼續承壓。

/ 03 /

高端啤酒追逐戰

三大巨頭齊聚港股

百威亞太成功IPO後,中國市場上的前三大啤酒品牌——華潤、青島、百威在港股齊聚。

招股書顯示,百威亞太旗下50多個啤酒品牌中,有近60%是高端及超高端品牌。2018年中國市場消費的80億升高端及超高端啤酒中,百威佔比為46.6%,遠超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的14.4%和11.0%。

國信證券此前有研報稱,從2013年至2018年,中國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場中只有百威亞太的市場份額在提升,其他幾大參與者,包括青島、華潤雪花和嘉士伯份額都在萎縮。

儘管百威在高端啤酒市場一枝獨秀,但是其僅在黑龍江、吉林、福建及江西處於寡頭壟斷地位(市佔率大於40%),同時華潤、青啤、嘉士伯及燕京分別擁有9、5、3、3個優勢省級市場。基於此,在各大玩家於各自優勢基地市場持續加碼發力高端化的背景下,以未來5-10年的長周期來看,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百威一騎絕塵的局面有被逐漸打破的可能。

從銷售渠道來看,目前百威亞太公司夜場渠道(銷量佔比約20%)包含KTV、餐吧、酒吧、夜店等,渠道加價率在10%左右;餐飲渠道(銷量佔比約35%)主要包含美食街、大排檔、西餐等,這類渠道加價率在10%左右;傳統渠道(銷量佔比約35%)主要包含菸酒店、部分超市,這類渠道的加價率在15%-20%區間內;現代渠道(銷量佔比約5%)主要包含部分超市和便利店,這類渠道加價率在5%-15%區間;特殊渠道主要包含電商,銷量佔比約5%。

圖片來源:百威官網

事實上,除百威之外,華潤、青島均在加碼高端啤酒。比如,青島啤酒一直都主打國產品牌的自主高端化,先後研發出「經典1903、全麥白啤、原漿、皮爾森、青島啤酒IPA」等產品。華潤啤酒在收購喜力後,中高檔啤酒給其利潤提升貢獻了很多力量。另外,華潤還對勇闖天涯系列進行升級,推出中檔以上的Super X提高售價,之後又推出匠心營造高端啤酒。華潤啤酒在2019年上半年報中也提到,華潤啤酒的中高檔啤酒銷量同比增長7%,使整體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4.5%。

除了啤酒業巨頭,餐飲業巨頭也要來高端啤酒領域走一遭。海底撈、味千拉麵等先後宣布在自家門店提供精釀啤酒。據了解,海底撈2019年啤酒銷售額或達4.32億元,其規模幾乎和小型啤酒公司相當。

目前,中國啤酒市場已從高度分散化過渡到相對整合,前五大釀酒商華潤雪花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和嘉士伯佔2018年啤酒市場總量的70.4%。其中,華潤、青島和百威已成為第一梯隊。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下,短期內無論誰想從對手那裡獲得搶奪更多用戶都不太容易,而百威市佔率的進一步下滑,或許給了對手新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股價屢創新低,百威亞太賣不動啤酒了?
    事實上,這家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於2019年9月30日以27港元的發行價正式登陸港交所,同年10月9日盤中達32.65港元的歷史高位,市值一度突破4300億港元。10月10日盤中再度觸及歷史高位後開始回落,並於當月31日以26.3港元的價格收盤,此時,已跌破發行價。近日,百威亞太股價頻創歷史新低。
  • 最前線|百威亞太股價跌至上市新低,此前年報顯示啤酒銷量同比下滑3%
    來源:36氪繼2月27日公布2019年全年業績以來,百威亞太(01876.HK)股價不斷走低。今日其股價一度跌逾6%,最低股價達19.70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2019年9月30日,知名釀酒製造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亞太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百威亞太開盤價為27.4港元,收盤價為28.2港元,總市值超3700億港元。截至發稿,百威亞太股價跌5.44%,報20.00港元,總市值2648.68億港元,現時香港恆指跌0.66%。
  • 潘石屹夫婦市值縮水逾30億港元 發生了什麼?
    潘石屹夫婦市值縮水逾30億港元 發生了什麼? 摘要 【SOHO中國急跌!潘石屹夫婦市值縮水逾30億港元 發生了什麼?】5月4日,離港股收盤還有20分鐘的時候, SOHO中國突然跳水,跌幅從5.5%左右瞬間擴大至逾20%,最終以2.75港元/股報收,跌幅25.68%。
  • 80年老店謝幕!股價年內暴跌70% 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
    原標題:80年老店謝幕!股價年內暴跌70%,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香港首富換人… 摘要 【80年老店謝幕!股價年內暴跌70% 李嘉誠又踩雷!
  • 香港茶餐廳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這家翠華旗艦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地下至二樓,自1998年9月起營業到現在已經有將近22年的歷史。店鋪建築面積約8160平方英尺,目前月租約130萬港元,租約原定於今年10月到期。翠華作為香港茶餐廳第一股,從一開始上市就受到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
  • 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百威亞太的夜場之王還能當多久?
    10月29日港股盤前,全球領先的啤酒釀造商百威亞太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財報數據。從財報來看,百威亞太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和淨利均有所下滑,或是受此影響,開盤後股價微跌0.63%,報23.65港元,資本市場對這份財報似乎並不滿意。
  • 美團財報出爐:投資理想大賺58億!市值暴跌1300億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 11月30日,美團在盤後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28.8%及環比增長43.2%至人民幣354億元,大超預期。 然而,當天美團的股價卻崩了:收跌7.05%,市值蒸發近1300億港元。
  • 香港茶餐廳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 市值蒸發77億港元
    (原標題:21深度丨 「香港茶餐廳傳奇」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 香港茶餐廳傳奇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 市值蒸發77億港元
    這家翠華旗艦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地下至二樓,自1998年9月起營業至今近22年歷史。店鋪建築面積約8160平方英尺,目前月租約130萬港元,租約原定於今年10月到期。翠華的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當時蔡創波在香港旺角甘霖街成立了一家小冰室,招牌菜為奶茶、魚蛋、咖喱牛腩和奶油豬仔包。
  • 「香港茶餐廳傳奇」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 市值蒸發77億港元
    這家翠華旗艦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地下至二樓,自1998年9月起營業至今近22年歷史。店鋪建築面積約8160平方英尺,目前月租約130萬港元,租約原定於今年10月到期。  翠華的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當時蔡創波在香港旺角甘霖街成立了一家小冰室,招牌菜為奶茶、魚蛋、咖喱牛腩和奶油豬仔包。
  • 百威啤酒圍困高端:千億市值蒸發,業績變臉提價難
    股價跌得最狠時,總市值較最高點跌去千億港元,接近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3家的市值總和。千億市值蒸發的背後,是百威啤酒的高端困境:提價難,業績難以看見增長空間;引以為豪的高端市場,又面臨華潤啤酒、青島啤酒、嘉士伯等諸多友商的衝擊。百威危機四伏。
  • 4972萬港元拋單蒸發120億市值 雅高控股悲劇了 暴跌早有先兆
    這隻名為雅高控股(03313.HK)的港股公司,在早盤低價開局後便開始直線跳水,不見絲毫抵抗之意,一路輕易擊破各個點位,最終收跌48.25%,股價報4.14港元,市值一日蒸發119.6億港元,目前市值依然有128.281億港元。
  • 一周零售新聞|百威亞太市值突破4000億,Costco發布第四季度財報
    其中,僅4日一天,全國景區接待遊客就達1.36億人次,同比增長7.44%。百威亞太上市4天大漲13% 市值突破4000億今年備受矚目的亞洲最大IPO百威亞太,上市四天漲幅達到近13%,總市值突破了4000億港元,令市場驚訝這家啤酒巨無霸的實力。10月3日,該公司還行使全部超額配售選擇權,進一步增加融資額。
  • 市值蒸發2800億,股價大跌60%,360到底怎麼了?
    2018年以來,股市屢創新低,個股更是慘不忍睹,要問誰家股民虧的最慘?答曰:除了長生生物的股民,就剩咱360鐵粉了!連續18個交易日「一字板」漲停,2018年2月27日,這是個自己的記錄的日子,市值達到了創紀錄的4495億元,成為中國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但也就在這一天,許多強烈看多的股民以63.24元/股的價格,追高上車,夢想著繼續漲停。可沒成想,畫風突轉。
  • 21深度丨 「香港茶餐廳傳奇」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這家翠華旗艦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地下至二樓,自1998年9月起營業至今近22年歷史。店鋪建築面積約8160平方英尺,目前月租約130萬港元,租約原定於今年10月到期。翠華的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當時蔡創波在香港旺角甘霖街成立了一家小冰室,招牌菜為奶茶、魚蛋、咖喱牛腩和奶油豬仔包。
  • 跌掉37%,創12年最大跌幅!昔日「鞋王」市值蒸發97%的悲傷故事
    不過,從2013年開始達芙妮從巔峰逐漸滑落,營收年年下降,大面積關店,公司市值也一落千丈。進軍運動鞋領域是達芙妮為自己開的藥方。9月26日,達芙妮國際(00210.HK)宣布人事調整,曾在361度、Kappa任職的韓炳祖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當天,達芙妮股價大漲26.67%至0.475港元。
  • 股價縮水76%!中國旅遊巨頭「沒落」,不到7年虧錢64億
    12月1日,中國旅遊巨頭途牛公布三季度財報。在2020年Q3季度,途牛的總營收達到1.24億元,同比下降85.5%,虧損已是無可避免。三季度,途牛歸屬普通股股東淨虧損達到5690萬元。在三季度財報發布後,途牛股價大跌超過24%,三個交易日跌幅為40%。據悉,途牛發行價為9美元,而12月2日收市股價2.14美元,股價縮水76%,市值跌至2.8億美元。
  • 股價7年連跌,味千拉麵被「骨湯門」「貪腐門」擊倒
    2011年7月,媒體報導,30多元一碗的味千拉麵,湯底是用湯粉、湯料調製出來,每碗成本僅幾毛錢。隨後,味千在官網做出回應,承認湯底由濃縮液還原而成。受此消息影響,味千拉麵品牌形象一落千丈。「骨湯門」爆發當天,味千股價小幅下挫0.9%;但消息被證實後,味千股價便狂瀉不止,短短數日市值縮水約42億港元。創始人潘慰也離餐飲富豪榜榜首漸行漸遠。
  • 康師傅股價上演大逆襲 市值已重返千億港元上方
    22個月中,該股股價出現大幅的回升,市值已重返千億港元上方,成為了年內港股漲幅最好的消費類公司。>成份股,而令市場驚訝的是,在隨後的22個月中,該股股價出現大幅的回升,市值已重返千億港元上方,成為了年內港股漲幅最好的消費類公司。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5月7日早間,百威亞太披露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集團總銷量減少42.3%,收入由於銷量減少而下降39%,一季度淨虧損4100萬美元(近3億元人民幣)。由於披露的一季報不及預期,百威亞太今日開盤大跌至4.37%,截至午間收盤,報21.15港元,跌2.76%,最新總市值為2801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