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0個省市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2020-12-26 旅新網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4月6日電6日,全國旅遊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匯報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會上,國家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志發指出,截至去年底,共有30個省市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先導產業或龍頭產業;25個省市區黨委或政府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具體意見和決定。

  同時,國家旅遊局還與近30個省市區籤訂了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並與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行業就國家形象推廣、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全國旅遊產業地位進一步凸顯。

  據了解,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佔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國務院2009年11月3日發布《意見》,在「總體要求」中明確了新時期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樣的定位將旅遊業作為新時期重大戰略舉措,放在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更重要的位置。

  「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早日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是旅遊系統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根本任務。」王志發在會上表示,旅遊系統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完成中心任務、推動產業科學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證。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中央創先辦的指導下,國家旅遊局提出把「崗位創先當先鋒,旅遊發展促和諧」作為系統創先爭優的主題。王志發認為,創先爭優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下一步,旅遊系統將以創先爭優為動力,扎紮實實做好基層組織建設年的各項工作,積極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國旅遊業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全國28個省份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  記者:國務院把旅遊業列入戰略性支柱產業,怎麼理解戰略性支柱產業?  邵琪偉: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構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產業,它不僅本身具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廣泛的關聯帶動的作用。
  • 加快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將山西打造成富有特色和...
    要深入挖掘「地上」資源,高起點大手筆謀劃文化旅遊產業,在創新體制機制、重大項目開發上實現新突破,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轉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將我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遊強省。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  特別要把文化旅遊業加快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 把旅遊業培育成惠民富民安民的支柱產業
    同年9月25日,阿克蘇地區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定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戰略使命來抓,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進阿克蘇由旅遊資源大區向旅遊經濟強區跨越。  明目標定方向 旅遊發展構架基本成形  浩瀚沙漠、蒼茫戈壁、蔥鬱綠洲、逶迤雪山、絲路古道、神奇峽谷、民族風情等共同構建了地區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擁有全國74個旅遊基本類型中的31個。
  • 青島:萊西擬建橡膠材料產業集聚區,定位支柱型產業基地
    原標題:青島:萊西擬建橡膠材料產業集聚區,定位支柱型產業基地齊魯晚報訊 5日,萊西橡膠材料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划進入環評第一次公示階段。該產業聚集區定位為青島北部的重要橡膠材料基地、萊西市的支柱型產業基地。根據青島市環保局網站發布的萊西橡膠材料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 旅遊業成安徽省支柱產業 合肥將建設鄉村旅遊集聚區
    旅遊業成全省支柱產業2014年,我省實現了旅遊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405萬人次、增長5%,接待國內遊客3.79億人次、增長13%,實現旅遊總收入3430億元、增長14%。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旅遊總收入佔全省GDP比重已經達到5.7%,是我省國民經濟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
  • 中國27省區市提出把旅遊業發展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確定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國已有27個省區市提出把旅遊業發展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或支柱產業。中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為全球旅遊業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我們希望全球旅遊業界攜起手來,共享機遇,共應挑戰,共創雙贏。邵琪偉表示,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雲南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旅遊大省,旅遊業不僅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全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本屆國際旅交會參展國家和地區達到95個,展位達到2233個,均創昆明國際旅交會歷史新高。
  • 旅遊業成中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旅遊綜合效應更加凸顯,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1月12日,記者從2017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獲悉,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測算,2016年中國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達11%,中國旅遊業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超過10.26%,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旅遊綜合效應更加凸顯,旅遊積極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旅遊扶貧效果明顯。
  • 江蘇旅遊業總收入突破萬億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原標題:江蘇旅遊業總收入突破萬億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18日上午,全省旅遊工作推進會在徐州召開。省委書記李強、省長石泰峰分別作出批示,副省長張雷出席並講話。會上傳出喜訊:據初步測算,去年,江蘇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263億元,同比增長13.4%;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6%,旅遊業已成為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
  • 無錫代管的江蘇省宜興市正成為一個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
    幾十年前宜興就以滬寧杭幾何中心自居,彼時的長三角的三個角就是南京、上海和杭州,換言之,宜興是長三角的幾何中心。然而蘭州還是我國的幾何中心呢,怎麼就成了省會城市中的墊底呢?因此,五年前總是強調宜興是滬寧杭幾何中心的人不是一個明白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宜興在蘇南地區還算不得最後方陣,比吳江、崑山、太倉等縣要強的明顯。
  • "旅遊立國"——一個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
    韓國的旅遊業,起始於上個世紀的50年代。自60年代起,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有意識地從興建旅館、發展觀光設施、興修道路開始,有規模有計劃地開拓旅遊業。1975年,將旅遊業作為韓國重要產業之一,開發古蹟與自然風景。
  • 「旅遊立國」——一個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
    韓國旅遊業與韓國旅遊發展局韓國的旅遊業,起始於上個世紀的50年代。自60年代起,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有意識地從興建旅館、發展觀光設施、興修道路開始,有規模有計劃地開拓旅遊業。1975年,將旅遊業作為韓國重要產業之一,開發古蹟與自然風景。
  • 中國旅遊業最「發達」城市,旅遊業GDP收入3000億,還非支柱產業
    旅遊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GDP高達3000億元,而且還沒有支柱產業,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遊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休閒方式之一,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會更高,現在交通更加方便,國內各大城市都在大力發展旅遊。
  • 從對旅遊概念陌生到環遊世界 旅遊業已成中國支柱產業
    從萌芽到壯大旅遊業成支柱產業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對旅遊一詞仍相當陌生,多數人只生活在半徑100公裡的工作生活圈,大部分沒出過省,甚至沒出過縣,更別提出國了,能有機會去趟北京,那都是身份的象徵,若能在天安門前拍張照片更別提有多自豪了,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詞來說,是「曬」的資本。
  •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31個省市區重點產業布局(太全了收藏)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導讀產業,是招商引資的核心問題。
  • 旅遊業能否成為無錫代管的江蘇省宜興市的支柱產業?
    【求關注】幾十年前宜興就以滬寧杭幾何中心自居,彼時的長三角的三個角就是南京、上海和杭州,換言之,宜興是長三角的幾何中心。然而蘭州還是我國的幾何中心呢,怎麼就成了省會城市中的墊底呢?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宜興在蘇南地區還算不得最後方陣,比吳江、崑山、太倉等縣要強的明顯。往後排名連續下降就是區位劣勢的體現。時至今日,強調宜興是滬寧杭幾何中心的人已經知道宜興有什麼,需要什麼,是個明白人。
  • 未來三年,姑蘇區支柱產業將是它!
    近年來,姑蘇區重點發展產業園經濟,全面推動產業載體優化升級,不斷提升「核」的經濟密度。目前,姑蘇區已建成運營各類產業園74個,建築面積100.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700餘家。其中,有38處產業建築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
  • 陝西一城市將「崛起」,擁有八大支柱產業,未來或將「撤市立區」
    陝西能有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離不開境內榆林和西安的全力支持,這兩座城市一個礦產資源豐富,一個旅遊業發達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陝西,但是我們要說的卻是陝西另一座實力強悍的城市,陝西一城市將「崛起」,擁有八大支柱產業,未來或將「撤市立區」,
  • 2020年快遞春節停運時間 全國將有27個省市區的快遞停運
    2020年快遞春節停運時間 全國將有27個省市區的快遞停運時間:2020-01-08 10:22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快遞春節停運時間 全國將有27個省市區的快遞停運 過年在網上買了一堆的年貨, 全靠快遞搬運回家。
  • 未來武漢哪個區最牛?看產業定位!江夏的產業定位是……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目前,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鞏固提升裝備製造、鋼材及深加工等8個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人工智慧、5G等5個新興前沿產業,加快發展一批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 當旅遊業成為支柱產業,大美涼山綻放別樣精彩
    將旅遊業作為「首位產業」在我國旅遊市場加速復甦期間,這個「中國彝鄉」似乎完美詮釋了何為「旅遊強州」。事實上,涼山州之所以在旅遊領域有如此活躍表現,主要得益於當地政府將旅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的戰略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