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姑蘇區支柱產業將是它!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姑蘇區地處蘇州核心,肩負著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硬核」的時代使命。近年來,姑蘇區重點發展產業園經濟,全面推動產業載體優化升級,不斷提升「核」的經濟密度。

目前,姑蘇區已建成運營各類產業園74個,建築面積100.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700餘家。其中,有38處產業建築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

為了推動產業園轉型升級,姑蘇區制定了「1+5」產業園建設標準,即:「一個黨建陣地」+「一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方向、一個以上標誌性企業、一個高水平運營團隊、一個高水平展示窗口、一批為企服務功能」。

此外,姑蘇區圍繞提升產業能級目標,紮實推進、協調、服務產業園項目建設。

★梳理排摸潛力資源

通過摸排調研,梳理出可用於進一步改造提升的各類載體、地塊,按照產業園「建設一批」「儲備一批」「規劃一批」的目標,每年確定一批重點產業園改造項目。

★強化政策引領,給予專項扶持

近兩年對載體改造提升和企業調優集聚的進行專項獎勵,其中,對符合「1+5」建設標準的8個產業園重點示範項目,給予專項扶持資金。

★多方面指導產業園改造

加快會辦協調,提前介入紅螞蟻產業園、星輝1976等產業園改造項目,在規劃、審批、消防等方面進行指導,共同保障產業園改造項目順利推進。

★新建綜合服務驛站

在9個樓宇社區的基礎上,2020年在藍芳華、姑蘇69閣、姑蘇雲谷等多個產業園新建綜合服務驛站,優化服務功能為產業園量身定製涵蓋37項服務內容的驛站服務清單,全面優化產業園營商環境。

近期,姑蘇區還啟動了2020年區級第三批服務業政策扶持項目申報工作。圍繞「1+5」產業園建設標準,一批產業園脫穎而出,獲得扶持金額超千萬元。

什麼樣的產業載體可以獲得扶持?來看看部分新改造產業載體的特色吧!

星輝1976產業園

定位:數字科技創意產業園

星輝1976產業園位於絡香路2號,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將新星織造廠老廠房打造成為城市煥新和產業集聚的新空間,打造創意產品發布平臺,拓展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特色應用,形成以智慧城市及相關科技應用領域為主題的數字科技創意產業綜合性服務園區。

M+芯谷產業園

定位: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之谷

該產業園在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消費電子、5G、IT等多場景落地應用,建設智慧園區體驗區,形成數字網際網路IP,打造以創意研發、資源匯聚、平臺化服務為核心的數字經濟創新智慧園區。

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

定位:集運動、休閒、購物於一體的蘇州古城區第一座運動主題產業園

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座落於盤胥路188號,以「全民運動+夜經濟」為理念,引入年輕人喜愛的特色業態作為配套,構造街區式消費場景,成為姑蘇年輕人打卡新地標,推動蘇州體育產業的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

目前,產業園已籤約入駐江南小劇場、茯花咖啡、岐海體育、喜馬拉雅FM、一畝三、標準足球場、AJ博物館、潛水訓練營、劇本殺清吧等知名文創、體育、教育培訓相關企業。

「谷」系列新材料產業園

「谷」系列新材料產業園包含三期項目

☛首期項目拉瓦錫谷

定位於姑蘇區新材料商會會員企業創業與行業企業家二次創業的產業載體,是江蘇省省級眾創空間和蘇州市創業孵化基地,重點支持智慧化學、生物醫藥、實驗室設備項目。

☛二期項目中科創谷

定位於新材料產業升級孵化器,主要服務生物醫藥和納米產業,實踐樓宇經濟「商會模式」「產業升級模式」「高畝產模式」。

☛三期項目城市智谷

以「打造城市智囊,集聚城市智慧」為核心理念,提供企業辦公、人才引進、金融服務、政策申報和深度孵化全方位服務,努力為姑蘇區北部經濟區的發展增添新註腳。

一帶一路產業園

定位:集文創口岸、網絡視聽產業直播基地、人才窗口於一體的現代產業園

一帶一路產業園位於南環東路10號,主打網紅孵化、IP星製造等企業直播帶貨銷售、人才輸出、企業人才獵頭等一站式服務,融入文創口岸理念與北歐簡約工業設計碰撞,實現創意辦公夢想。

目前,產業園已成立北歐「一帶一路」設計中心、北歐智庫研討會等國際交流平臺,推動「一帶一路」區域城市間的產業化合作和人才交流,拓寬中外文化橋梁;同時,依託移動網際網路經濟核心企業優勢,聚集一批新興產業,以國際視角,為蘇州創意產業帶來前沿引領效應。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是姑蘇區最近發布的古城保護更新三項重點工作之一。未來三年,姑蘇區將圍繞「文化強區」建設目標全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力爭實現2021年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GDP佔比翻一番。

「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則是姑蘇區首批推出的10類重點文化項目之一,將建設一批數字文創產業園和創意設計產業項目。

圍繞《「數字賦能 文化強區」姑蘇區加快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姑蘇區將加快推動數字文創產業園建設,力爭在2021年先期試點打造完成15個數字文創產業園,2023年打造不少於30個數字文創產業園,聚焦數字經濟、新基建、文創設計、網際網路IP等重點領域,持續賦能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將姑蘇區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不斷放大、轉化、落地,為做亮文化強區品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許昆林專題調研姑蘇區文化產業和古城保護管理工作
    打造精品項目做強文化產業提升古城精細化治理水平許昆林專題調研姑蘇區文化產業和古城保護管理工作近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專題調研姑蘇區文化產業和古城保護管理工作許昆林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把文化產業作為姑蘇區支柱產業發展,盤活資源空間、打造精品項目,加快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
  • 陝西一城市將「崛起」,擁有八大支柱產業,未來或將「撤市立區」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陝西,但是我們要說的卻是陝西另一座實力強悍的城市,陝西一城市將「崛起」,擁有八大支柱產業,未來或將「撤市立區」,快來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吧:在陝西境內除了榆林和西安,還有一座有名的城市,它就是鹹陽,這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古城,也是秦漢文化的發源地
  • 房地產還會是未來中國的支柱產業,你怎麼看?
    房地產還會是未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的城市化率只佔總人口的60%左右,作為一個高收入國家,一般城市化率會超過80%,所以我們還有20%的空間要去填補,讓農村人口進城,他總是要住房的,那麼住房就要靠房地產來發展供給,並且我們現在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是要向高收入國家去進展的,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從中等收入進入高等收入,住房的條件要改善包括面積要擴大房子的質量要提升,這個需要靠房地產產業,從這個角度講的話,房地產還會是我們國民經濟當中的支柱產業
  • 姑蘇區,太太太好吃了!
    NO.2 這些舉措積極實施未來姑蘇區將變得更好姑蘇區也將加快出臺姑蘇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並持續推出系列營商環境創新項目。-03>姑蘇區新增57公頃產業用地近日,姑蘇區金閶新城,組織協調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優化工作,擬新增
  • 文化產業:新一代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原標題:文化產業,新一代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參照十年前,國家對房地產產業的頻繁政策引導,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歷史的相似性。文化產業已經沒有懸念的成為了地產之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繼任者。歷史,為什麼會選擇「文化產業」?  一、地產之後,「文產」接盤?
  • 聯發科蔡力行:IC產業未來兩大支柱是5G與AI
    同時,IC產業對臺灣的GDP貢獻也持續增長,佔比達8%。另外,蔡力行也提到,IC產業未來的兩大支柱是5G與AI,明年5G將進入大量運轉階段,除了可以提高下載速度外,也會促進物聯網發展。5G會最先應用在手機上,預估明年出貨將達2-2.5億臺。
  • 【一線傳真】阜城縣將高粱產業打造成為扶貧支柱產業
    【一線傳真】阜城縣將高粱產業打造成為扶貧支柱產業 2020-09-30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五大支柱產業支柱作用進一步增強
    一年前,我省提出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並進一步將5個萬億支柱產業細分為16個領域,建立省領導聯繫工作機制,重點培育。看成績 五大支柱產業支撐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上半年,全省「5+1」現代產業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五大支柱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1.8%,有力支撐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
  • 蘇州姑蘇區打造北部經濟區
    8日,蘇州市姑蘇區舉辦北部經濟區一體化創新發展領導小組指揮部揭牌儀式,意味著蘇州古城北部邁入一體化發展全新階段。總投資57億元的40個項目集中入駐,100億元銀行授信同步籤約。姑蘇區北部經濟區規劃範圍包括平江新城組團、金閶新城組團、虎丘組團、虎丘溼地公園四個功能組團,總用地面積約34.53平方公裡。區域內,未建土地約5250畝,可釋放產業發展空間近1平方公裡,相比寸土寸金的古城中心區域,北部區域空間優勢明顯。一體化發展打破「圍牆」、統籌布局後,有望未來5-8年,進一步釋放2平方公裡產業用地、200萬立方米載體空間。
  • 全國28個省份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  記者:國務院把旅遊業列入戰略性支柱產業,怎麼理解戰略性支柱產業?  邵琪偉: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構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產業,它不僅本身具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廣泛的關聯帶動的作用。
  • 今後我國GDP拉動主要靠什麼支柱產業?
    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培育出了很多支柱型的產業,比如汽車,石油化工,鋼鐵,房地產,金融,家電等等,這些產業不僅產值龐大,而且上下遊產業鏈非常廣,可以形成很大的產業集群。
  • 樟樹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
    把創新當作第一動力,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提升,如今,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撐起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樟樹藥、酒、鹽和金屬家具四大支柱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26億元,佔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9%;實現工業產值44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8%。2017年,樟樹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位列第90位,排名較上年前移了8位。
  • 蘇州市姑蘇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
    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區政府緊緊圍繞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硬核」目標砥礪前行,古城保護切實加強,區域經濟平穩發展,改革創新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主要目標任務,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全國30個省市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會上,國家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志發指出,截至去年底,共有30個省市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先導產業或龍頭產業;25個省市區黨委或政府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具體意見和決定。
  • 安徽初步形成以骨幹企業為支撐的五大支柱產業-支柱產業-中安網...
    東北網合肥10月24日電 (記者:杜筱) 近年來,安徽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的支撐能力大大增強,已初步形成以骨幹企業為支撐的五大支柱產業。  據了解,這五大支柱產業主要是以馬鋼、海螺、銅陵有色為代表的優質材料產業;以江汽、奇瑞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以淮南、淮北礦業集團和皖能集團為代表的能源產業;以豐原生化為代表的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以安慶石化、佳通輪胎等為代表的化工產業。
  • 體育產業擬成為國民經濟支柱 面臨四大問題
    導讀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首先規模不大,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是1.9萬億,產業增加值佔同期GDP的比重是0.9%,體育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這一佔比至少要達到4%。1月13日,在廈門召開的全國體育產業大會上,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分享了這樣一組數字。3億人上冰雪,馬拉松賽事井噴……從投資消費來看,體育產業正成為中國人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一個風口。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觀察,體育產業有望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產業結構「三個為主」 四大支柱產業分析(附圖表)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為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等。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來看四大支柱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深圳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
  • 旅遊業成安徽省支柱產業 合肥將建設鄉村旅遊集聚區
    旅遊業成全省支柱產業2014年,我省實現了旅遊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405萬人次、增長5%,接待國內遊客3.79億人次、增長13%,實現旅遊總收入3430億元、增長14%。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旅遊總收入佔全省GDP比重已經達到5.7%,是我省國民經濟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
  • LED等新支柱產業如何改寫中山產業版圖?
    根據經濟學界主流觀點,任意產業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即可視為「支柱產業」。以此標準,LED已然經成為小欖鎮的支柱產業。 產業集群的興衰,是觀察專業鎮最基本的維度。歷經經濟大潮洗禮,中山一些傳統的專業鎮產業集群正面臨較大困境。同時,更多全新的支柱產業正在不斷壯大。在經濟發展動能加快轉變的今天,新支柱產業已經在悄然改寫中山的專業鎮產業版圖。
  • 蘇州古城不再僅靠文化旅遊,姑蘇區開闢北部經濟區
    提起蘇州古城所在的姑蘇區小橋流水人家是不少人對它的第一印象甚至也是唯一印象以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發展目標的姑蘇區北部經濟區來了!姑蘇區北部經濟區搶抓蘇州開放再出發機遇,利用北部區域的產業基礎和空間資源,促進新一代產業集群集聚,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