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撿石記(散文)

2020-12-12 孔孟之鄉

波士頓旁邊有個昆西市,昆西市有一條街的126號二樓有一間西向的房叫「海石廬」。原來沒這名,是我住進後到海邊撿得石頭多了,擺在桌子上小有規模,才想出了這個名號。

將棲息甚至暫住的地方弄個稱呼,雖然在我是這兩年的事情,但卻避不開附庸風雅的嫌疑。儘管有點對雅號成災稍稍反撥的意思,但多半還是想讓生活多個記號、多點情趣。比如濟寧入住不久的方圓小區的「墾荒齋」—— 無非是耳順之後想以墾點文字的荒地勉勵自己;而萊剋星頓女兒家的「杜鵑寓」,則僅僅是窗前有株杜鵑花而已,卻也有天天相對兩不忘的意思。

來昆西與大海相聚整整一個月零兩天了。海就在身邊,哪怕深夜醒來,也會聽到大海隱隱的潮聲。每天至少也有三次在海邊漫走,海聲幾乎會將每一個細胞餵洗得精神而透明,而撿拾碰到的石頭,則是每次「額外」的收穫。

海石與山石不同,靈之外,還澤潤;與河石江石也不同,主要是氣象舒闊,哪怕一個指甲大小的戔石,也讓人喜歡之外有一份敬重。比如有一塊小小的青石,一面由錯落的鱗片組成一個戴頭巾男子的頭像,另一面則旋著不盡的波浪,似乎一個海都在上面濃縮著;而且兩面顏色各異,一面淺青,一面淺灰。

撿石是一種享受,陽光或雲層下,晨曦或晚霞裡,聽著大海沉著而又動地的呼吸,與石頭相遇於海灘之上,真有一種孩子的欣喜。常常的,會有一種宿命的感覺。這種宿命又是積極的,有時我們會用一個「緣」字來表達,實則是一種命運,一種前生後世的註定。你必須與它們相遇,甚至相知,哪怕相隔萬裡億年。有兩塊石頭,從海邊撿時還朦朧著,回到海石廬,水稍幹,每塊石頭上都出現了一個人,且是一男一女。石頭一大一小,大的也就六七公分,小的只有四五公分,都有一面平展,人像就雕在平展處。發現時正在寫《馬嵬驛的貴妃》,就想,女的就是楊玉環在跳霓裳舞吧?而身著大袍的男子,則讓我躊躇難定,是流亡中的孔子、沉思的老子,還是在水邊釣魚的姜子牙?奇特的是,在男子散亂的頭髮之上,還有一小叢幹了的海藻,海藻左上又有兩個融在石中小如綠豆粒的貝類,一黑一白,增加了人物背景的遼闊與遙遠。還有一塊千層餅疊加的石頭,拳頭大小,扁平,灰中帶點淺綠,數十顆米粒大小的貝殼,星星一般在單面與周圈散布著,讓憨憨樸樸的石頭顯得有了幾分俏皮。開始覺得有貝殼的一側是地圖,還有一圈由貝殼鑲著邊界,網上一查,竟是我國東晉時代的地圖。這還沒完,翻過來一瞧,就有兩隻眼睛笑眯眯的看著我,就遠一點放在窗臺上瞧,笑得更燦了,還露著貝殼的牙齒。後來在大海的另一個海邊發展了那尊百噸重的彌勒佛才想起,這塊扁平的小石頭,就是佛的剪影了。

我撿石好在溼處,也就是海水剛剛吻過的地方,顏色,形狀,花紋,都鮮活地呈現著,還隱約著日與水交融的光影,真是美。踏著鬆軟又堅實的沙灘,有鮮中稍稍帶腥的海風,拂面撫心,當目光與日光、水彩與石輝相交的那一刻,人會忘掉世上的一切。將石頭拾在手上,再放在清清涼涼的海水裡和撈和撈,讓石頭髮出真切新鮮的光芒,心頭別提多恣了。當然會選擇,有的會拾在手上,又甩開胳膊將它遠遠地扔在碧藍或碧綠或碧青的大海深處。不是放棄,僅僅是讓它通過我的力飛翔一次、跳舞一次、遊戲一次。有時撿到很小的石頭,也會高高地拋於空中讓其妙妙地落在沙灘上,則又會引來兩隻三隻的海鷗,爭搶落下的石頭——它們已經習慣了享受人們拋擲的麵包。海鷗多精,當然知道,卻又裝裝地叼在嘴裡飛起看你,當我正在擔心它呑下去的時候,它卻鬆開嘴將小石子高高地丟下,還在天空裡嘎嘎地笑我,一副淘氣的樣子在風裡。也有更加忘情的時候,乾脆脫了鞋襪,捲起褲腿,下到海裡,透過寶玉般的陽光,撿拾水中影影綽綽卻又真真切切的石頭。你會覺得那不是石頭,而是一個妙不可言的夢幻在海水裡千變萬化,逗你引你戲你卻又喜歡著你。但這時一定要分清是漲潮還是落潮,有一回忘乎所以,下到海裡順著石頭的指引越走越遠,等到醒來,一雙鞋子已經變成兩隻小船自由自在地飄在了海上——這一刻,我都感到了這雙鞋子從未有過的幸福。

大海的石頭總能給我平等的意念。要跳出慣性思維,或者說改變習慣的眼光,會發現,石頭有著無窮的形態,比如小而又小的石頭裡也有著它們無盡的美麗。這時,要穩在一處,定定地細看,原來咫尺之地,就有無量之石任你挑選。小到細沙,再小到比細沙還小還微,都會藏著數不清的驚奇的生命。真是神,有一次去海邊前,心想著紅色的精彩石難找,誰知剛一到海邊,一枚比小孩小手指還小的長條形紅石,就從漫漫的沙灘上灼灼地看著我。我將它嬌嬌地拿在手上,紅潤裡還打著螺旋,旋著玫瑰樣的喜悅。人世間好有龐然大物君臨一切,其實那是醜陋的,與自然悖逆的,生命從開始到結束,都應當是平等的,不管大小。

撿回來多少石頭啊!桌上,窗臺,柜子,就連126號居的門前草坪與臺階上,都排列、散布著我撿來的海石。

撿時,觀時,又常常地會有一個念頭縈繞:大海無所不能。山脈大吧?大海可以淹沒它,吃掉它,消化它,再生它,可以將一座高山變成無數的石頭。而一列山脈,也會在海洋裡從零開始,「無中生有」。我所撿回的這些千奇百怪的石頭(有時也與我一起撿石頭的安林兄弟,形容其是千姿百態),不過是它最輕鬆最隨意的作品,但是每一塊又都留著大海的心,那是等視眾生的愛心。曾經,我撿到過混凝土似的石頭,想著或者是倒在或衝進海中的建築物,被海之手摶磨而成,也就隨撿隨扔。後來,仔細打量,才知道那是大海力量下造就的真正的石頭。我專門留下了兩塊這樣的小石頭。一塊是白黃藍的三色石,不僅是顏色的圖案,更是三種石質交叉融合的石頭,握在手裡,感到的不僅是它,還有它身上蘊藏的多少億年的時間。那是怎樣如漿流動的山,淬在大海裡翻滾生長成形。另一塊是紅灰二色的石頭擰旋而成,高級處在於它們擰旋成一個陰陽的太極圖。想想,我們驚嘆的地方,在大海,那簡直就是小小小意思。上帝會笑,大海也會笑,它只用一塊小石頭就能告訴我們:真正有生命的東西、自信的東西,美好的東西,不用號x召或者逼迫大家擁之護之,也沒有什麼真理的總店和批發商,生生不息就是了,隨便一粒沙的壽命都比那些萬歲長久得沒邊沒沿;不必去崇x拜什麼,尊重、欣賞並善待生命才是最大的正道。

當然,我也從石頭裡咀嚼出了苦難苦澀苦痛苦悶與苦惱。有時我會撿回一些窟窿八瞎的石頭,或大,大如碗口,或小,小如指頭肚。這麼多的窟窿,遍布全身,有時我會問它們:疼不?多長時間的傷口了?石頭無語。夜裡靜下來,一個人再看這些傷痕累累的石頭,這些窟窿卻又會成了靈竅,嗚嗚地訴說著。但它們不悲,硬硬地立著,也見證著時空的往昔、現在與未來。石頭當然耐磨,千孔百洞了還是那樣屹然在大海裡,不死不滅。可是心呢?軟軟的鮮紅的人心呢?如果也是這樣被反覆傷害得千孔百洞著,會有怎樣的痙攣與顫慄、恐懼與悲慟?這時,我就會將這樣的石頭含在手裡,一遍遍地摩挲,好像每一個孔洞裡,都有血在滲洇而出。此時,大海的潮音會緩緩卻又急切地傳來,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是慈悲,石頭們似乎全醒著,尤其是渾身孔洞的石頭,似乎在大海的潮聲裡有了一種安祥——難道大海最能理解又最能包容與慰藉嗎?那麼,咱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會像大海那樣地理解、包容並滿含慈悲與疼愛之心。

還記得大海另一邊的那尊天然的百噸巨佛,他的眼睛就是窗臺上那塊扁平石頭上的那雙眼睛,慈悲地歡喜地看著這個世界。從巨佛腳下撿回的那塊字石,我會常常地讀它上面的文字——女人,丈夫,好人,山川,天,還有我的名字——大海是在告訴我什麼呢?是那個天地人圓融而為一的境界嗎?那天下著小雨,我與得道者王安林卻忘了雨,與巨佛說了那樣多的話,無非慈悲,無非向善,更有辨別善惡美醜並不能妥協的交談。那天告別他,剛一轉身,竟拾起一方厚厚的石頭,石頭上面一個大大的「福」字在雨水裡熠熠生輝著。我們停下來,久久地望著這位巨人,他還是那樣慈和地笑著。一個人萬年億年地站在海上,潮來潮走他不走,孤獨不?苦不?他卻只顧賜福給他人,也在這種賜福裡忘記了孤獨地幸福著。瞬間裡,我明晰了一種囑託:造福不能造孽;造福者長存,造孽者必亡。

(李木生2018年6月19日中午一時寫於昆西海石廬)

相關焦點

  • 夜讀|在海邊,撿一顆美麗的貝殼
    河馬夜讀誦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王宏偉在海邊,撿一顆美麗的貝殼來自河北工人報00:0008:35如果要給副刊編輯的工作設一個比喻,我覺得,那就像在海邊撿拾美麗的貝殼。你能想像那樣一個畫面嗎?那海邊數不清的貝殼,就是每天數不清的來稿;那漂亮奪目的貝殼,就是那些來稿裡讓你挪不開目光的好文章。2019年8月23日,當我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屏幕瀏覽來稿,恍若正在海邊徜徉時,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老山地,新阜平》,作者是張金剛。娓娓道來的阜平故事,今夕面貌的鮮明對比,引起了我的注意。細讀之後,我發現,這篇文章主題深刻,筆法脫俗。
  • 《根河之戀》:葉梅散文的新境界
    時代品格和歷史擔當,是葉梅散文的一個重要特質。葉梅散文貼近時代,即使是歷史題材的作品,也灌注著強烈的時代精神。她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根河之戀》的開篇《公主海渡》,寫的是元朝闊闊真公主從福建泉州渡海遠嫁波斯伊爾汗國的故事。作者對這一題材十分珍惜,為了寫好這個故事,她重新通讀了中華書局出版的整套《元史》,有許多新的發現和感慨。
  • 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
    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最近在海邊撿了個石頭準備盤它
  • 到海邊撿寶貝,收穫還不錯
    休息日,帶孩子去他姥姥家螞蟻島,很小的一個島,沒什麼地方玩,就帶孩子去海邊撿寶貝,什麼寶貝?海螺啊,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海邊撿海螺,現在的小孩很少有機會去海邊,因為安全問題大人一般都不讓去。所以偶爾帶孩子出去趕趕海他們也非常開心。我們幾個人撿了一下午也撿了不少,小半桶,夠做幾盆了。這個到市場上買買也不便宜哦,而且自己撿的吃起來更有味道。
  • 城陽石記燒烤自助無食品經營許可證就上線?美團已下架商家信息
    美團已下架商家信息信網11月5日訊 近日,青島的褚先生反映位於城陽區泰城路600號的石記燒烤自助沒有「衛生許可證」,違規經營,並通過美團的審核上線經營。對於此事,美團客服回應信網(0532-80889431)稱會了解情況後回應,但截止到發稿,信網並未收到美團方面關於此事的回應,目前,美團app上已經查詢不到石記燒烤自助的信息。
  • 在海邊,滿地的「海參」沒人撿,遊客卻當成寶貝,海邊人笑呵呵!
    在海邊,滿地的「海參」沒人撿,遊客卻當成寶貝,海邊人笑呵呵!生活在海邊的人,從小就特別喜歡吃海鮮,而且他們吃的都是免費的海鮮,退潮的時候,只需要去海邊轉一圈,就可以收穫很多的海鮮了,在我們的印象中,海參都是一種高級海鮮,賣的價格都是很貴的,但是到了海邊,你會發現,滿地的「海參」都沒人撿,不過海邊有很多的遊客,這些遊客卻把這些海參當成了寶貝,讓海邊人看到以後都笑呵呵,就算是撿了也是白撿,笑這些遊客太傻了!
  • 【方志四川•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裡蘭卡:夢幻之旅 體驗海邊...
    以下文章來源於天府散文 ,作者天府散 天府散文立足天府,面向全國;繼承傳統,創新突破。 學習交流,廣交朋友;品質第一,精益求精。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自1月17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四川省情網發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楊明強先生的散文《打卡斯裡蘭卡》,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後「留言」處留下讀後感言!夢幻之旅:體驗海邊小火車 我曾在《遇到旅行》一書中看到一篇關於斯裡蘭卡夢幻般的火車之旅,心嚮往之。
  • 男子在海邊撿垃圾,三年之後成為了百萬富翁,讓人大跌眼鏡
    男子在海邊撿垃圾,三年之後成為了百萬富翁,讓人大跌眼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記得前段時間說的在杜拜撿垃圾一年變百萬富翁,我們都知道這是假的,但是在國外有一名男子就是在海邊撿垃圾,但是三年之後,他真的是成為了百萬富翁,讓人大跌眼鏡。
  • 古代貝殼是流通貨幣,為啥沒人去海邊撿?古人:只要不傻就不會撿
    那麼,人人都想要它的價值,而貝殼這種東西,海邊應有盡有,古人為啥不去海邊撿呢?千萬不要拿我們自以為是的觀點解答古時的問題,身臨其境,需要感知那個年代,那種環境,才能講清楚,不然,就是傻子了!傻子才跑去海邊撿呢。這種由貝殼製成的貨幣,稱之為「貝幣」,諧音「baby」,它可真是寶貝啊!
  • 海邊的大螃蟹,漁民看到了也不撿,並不是傻,而是還有大用處!
    立秋以後的螃蟹可以說是最肥美的,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季節,不管是河蟹還是海蟹,都特別的肥,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吃海蟹,因為在大海裡面長出來的螃蟹,個頭都是比較大的,裡面的肉比較多一些,那種河裡長出來的螃蟹,除非是大閘蟹,其他螃蟹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吃的,在海邊有一種大螃蟹,個頭非常的大
  • 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一群「撿垃圾」的海邊人
    在大連有這樣一群人,人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卻不約而同地稱呼他們為「在海邊撿垃圾的」。這群「在海邊撿垃圾的」就是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志願者。作為中國最早開展海洋保護的地方性志願組織,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已經連續十七年在大連海岸線開展淨灘活動,不僅形成了標準化的海岸淨灘調查方法、步驟,還複製推進到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等水體垃圾的分撿調查中。「大連是一個以海為生的城市。我們的家裡每隔幾天都需要打掃,大海這個『大家』當然更需要清理。」
  • 海邊落日,撿貝殼
    【 天空靜好 光線明朗 】【 給海洋一個美好的姿勢 】【 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 】【 說過去和現在 】【 分享生活的喜悅 】【 涼涼地吹海風 】【 一隻叫果仁糖的泰迪 】【 兩個人躺在草地上 】【 棧橋維修中 】【 爸爸這是什麼 】【 帶心愛的人來海邊拍照
  • 為什麼去泰國旅遊,絕對不要撿海邊的貝殼?導遊透露了實情
    為什麼去泰國旅遊,絕對不要撿海邊的貝殼?導遊透露了實情現在是全民旅遊的時代,很多人已經不在局限於國內遊了。因為歐洲遊還是比較貴的,所以現在國人都喜歡東南亞遊。說起東南亞旅遊,我想很多人都會首選泰國遊。因為相對於其他的國家,泰國的經濟發展還算可以,旅遊業也比較發達。
  • 去泰國旅遊,千萬不要撿海邊的貝殼,會讓你後悔的想哭!
    去泰國旅遊,千萬不要撿海邊的貝殼,會讓你後悔的想哭!泰國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迷人的熱帶風光,吸引了很多的遊客,今年泰國發生了普吉島翻船事故,多名中國遊客在事故中遇難,但是這仍然不能阻止遊客前往泰國旅遊的腳步,但是在泰國旅遊有一個禁忌,就是千萬不要撿海邊的貝殼。
  • 古代把貝殼當作貨幣,那麼古代人為什麼不去海邊撿貝殼
    還有一個問題,貝殼在海邊就可以撿到,那麼為什麼沒有人專門去海邊撿貝殼發家致富呢? 其實這個問題你想到,古人自然也想的到,根據記載,的確有人去海邊撿貝殼,發家致富。不過那都是相對於沿海的人,如果你在內地,如果你想撿貝殼,從此發家致富,恐怕很難。
  • 海邊撿回來的貝殼放魚缸裡,金魚死了,怎麼回事?
    表示自己有一次旅遊,到海邊撿了一些貝殼覺得很漂亮,回家把它放到魚缸裡,沒想到金魚就死掉了,希望了解下什麼情況。答: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今年的死亡可能跟貝殼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之前也有很多魚友會把在海邊撿回來的貝殼洗乾淨了之後放到魚缸裡面。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些觀賞魚都活得好好的,並不會被貝殼有什麼影響。不過話說回來,其實貝殼因為是從海邊撿回來的。
  • 泰國海邊的貝殼不能撿,你知道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是當地的法律規定,不允許撿海邊的貝殼。因為,貝類生物裡面有瀕臨物種,根據泰國海洋保護法相關規定,禁止跨國瀕臨物種交易,違者必究。我們不可能把貝類生物都辨別很清楚,再者我們有的遊客也不清楚哪一種貝類生物屬於瀕臨物種,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不撿海邊的貝殼。
  • 實拍:退潮後的韓國海邊是最適合趕海了,大個的海螺隨便撿
    在我們面前看到的是韓國的一片海灘,這時候只見有人在海邊撿海鮮,這倒是第一次看見。我們都知道這韓國日本都是沿海城市,這海洋資源豐富,一般去到那邊旅遊我們首選的當然是海鮮。可是這遊客去韓國的海邊撿海鮮確實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畢竟在我們國內這種戶外撿海鮮的只有漁民們才能體驗到的。
  • 海邊的這種大螃蟹,漁民看到為啥不撿?不是傻而是留著大有用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螃蟹種類也是有很多的,尤其是對於海邊人來說,他們能吃到的螃蟹種類更多,而且吃到的螃蟹都是鮮活的,在海邊有這樣的一種大螃蟹,他的個頭也不小,外觀和麵包屑長得非常相似,但是漁民見到這種螃蟹卻不彎腰撿,難道是因為見得多吃得多都不稀罕了,我們要是見到這樣的大螃蟹肯定會撿起來的,漁民為啥不撿呢?不是傻而是留著大有用處!
  • 先秦貨幣是天然貝殼,為何百姓不去海邊撿?專家:不撿才是聰明人
    古往今來,君子也愛財,那麼 先秦 時期流通的貨幣是貝殼,為何人們不去海邊撿,讓自己變得富裕起來呢?天然海貝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根據考古研究,商朝就已經大量的使用天然海貝進行交易,殷商 婦好墓 就出土了6000多枚貝殼,經過鑑定,這屬於貨貝,所謂的貨貝就是黃寶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