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了解學校,解決志願填報的疑問,6月18日,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2019高考專題公益講座繼續進行,又有6所川內高校招生官做客直播間,為考生和家長在線答疑解惑,僅僅半天,公益講座的全網直播觀看量就高達53萬。(直播回顧>>高校招生官坐鎮 手把手教你填志願的小竅門)
>>成都大學<<
分數優先錄取原則
新增社會工作專業
成都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胡屹介紹,和2018年相比較,成大招生在錄取政策上有兩個變化,首先是在專業錄取原則上由原來的「專業級差」改為「分數優先」,這主要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按照分數排序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專業志願需求。此外,對今年體育類考生文化考試成績要求達到省控線上10分(含10分)。所以今年學校決定控制招生規模,本科計劃數較2018年減少了200個,專科計劃比2018年減少了50個。
關於今年的專業變化,胡屹提到,為積極響應成都市「中優」完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培養這方面的相關專業人才,今年成都大學新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招生計劃30人。
根據往年報考情況,要超過分數線多少分報考成都大學比較有把握?胡屹建議,報考學校一本專業,只要達到了一本省控線都可以報考學校;報考二本專業,在一本省控線以下10分以內希望很大,一本省控線以下20以內可以填報衝一下,20分以外的話就建議不填報了。
對於一些考生提到,入校後是否有調專業的機會?胡屹表示,學校在大一第二學期開學初學生可以提出轉專業申請,目前的政策是專業排名需在前30%以內,或者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宜在現專業就讀,比如對化學試劑過敏等,資格審核通過後還要參加一個全校的轉專業考試,然後根據第一學期成績與轉專業考試成績綜合排名,確定相應的轉入專業。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新增兩個專業
本科招生增加到6000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招生就業處招生辦公室主任張彤在講座中介紹,學校以大氣科學、信息類學科為特色,在53個招生專業中,信息類專業約佔60%。今年,學校新增了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智能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但同時暫停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招生。同時,今年本科計劃今年比去年有所增加,從5700名增加到6000名。
另外,學校從2019級學生開始,加大了轉專業的力度,允許學生在校期間有兩次轉專業機會,一次是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後,一次是大二第二學期結束後。但是轉專業總體實行「轉出專業無限制,轉入專業有考核」,想要轉專業還是需要通過相關的專業考核。
同時,張彤主任也介紹說,學生在報考專業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自己的特長選擇專業,不能盲目,專業無好壞之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學習中,如大氣科學、統計專業相對就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高些,電子類專業要求學生實踐能力強些,想學習這些專業,最好提前有一個衡量。
>>成都中醫藥大學<<
新增兩個專業
部分專業有身體條件要求
成都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黎奇在講座中介紹,跟去年相比,學校今年招生專業增加了2個,是「中醫康復學」和「中醫兒科學」,總體招生計劃跟去年相比相差不大,醫藥類招生計劃數比去年略有增加。
另外,對於學校最受歡迎的「中藥學」專業,黎處長介紹說,中藥學和中藥學(基地班)的招生批次是不同的,中藥學(基地班)是全國唯一的一個基礎基地班,它是本碩連讀,優秀者還可以直接讀博士學位。中藥學(基地班)、中醫學(九年制)在四川省和重慶市為提前批次錄取,其餘各省、市、自治區均在本科一批次錄取。
同時,由於專業的特殊要求,建議患有色弱、色盲和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的考生慎報學校醫藥類相關專業;建議報考本校護理學類本專科專業的女生身高不低於1.58米,男生身高不低於1.62米;考慮到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建議肢體功能障礙的考生慎報學校醫藥類相關專業。
>>四川傳媒學院<<
本科在川計劃招收1671人
非藝術類招生計劃增加
直播中,四川傳媒學院招生辦主任楊旭介紹,今年學校在全國範圍內的招生計劃都有增加。其中,四川本科批次計劃招收1671人,專科批次計劃招收1850人。
「今年的招生專業本科42個,專科39個。」楊旭表示,學校不但招收藝術類考生,非藝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也在增加,招生專業涵蓋播音類、編導類、網絡與新媒體等熱門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往年非藝術類錄取情況,楊旭提供了一組數據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文科考生高出省控線13分左右,理科生高出省控線16分左右。」
在錄取原則方面,楊旭提醒,四川省編導類專業考生需高考文化成績和專業測試成績均達到省定錄取控制分數線後,對進檔考生同樣按志願優先原則,分文、理科按高考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而其他省份編導類專業錄取是在考生成績雙上線後,是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2019在川招生本專科5500人
新增2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設有15個學院,46個本科專業、17個專科專業,學科涵蓋文、理、工、經、管、藝等門類,面向全國招生,學校就業率近幾年都達到95%以上。
據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蔡昕介紹,2019年學校在川本科招生計劃4000人,專科招生計劃1500人。此外,今年學校新增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2個普通類本科專業,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市政工程技術、稅務、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軟體技術、工程造價、藝術設計、影視動畫8個專科專業,並從2019年開始招生。
需注意的是,考生有意願就讀數字媒體、動畫表演設計、遊戲美術設計、衍生品設計專業方向的,可在填報志願時,選擇數字媒體選擇填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表演設計、遊戲美術設計選擇填報視覺傳達設計;衍生品設計選擇產品設計三個本科專業志願,進校後由本人申請,經學校批准後就讀媒體藝術學院的相應專業方向學習。
對於學生進入學校後,是否能夠換專業?蔡昕表示,學校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專長,在校期間可有一次轉專業機會,由學生提出申請,經學校考核,符合轉專業條件的,可轉專業。本科生轉專業原則上在第一學期末或第二學期末進行,專科生只能在第一學期末或第二學期末轉專業。需注意的是藝術類專業學生不能轉入普通類專業學習。
今年6月11日,川大錦江學院人工智慧科大訊飛學院揭牌成立引發關注。據了解,該學院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採用產教融合模式,引入行業龍頭企業重在培養能夠使用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工具獨立完成人工智慧算法、模型的實現,能將人工智慧算法和模型應用在企業級應用中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今年擴招2000人
錄取機會大大增加
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招生處處長賴寒介紹,今年,學校有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類、土木水利類、加工製造類、文化藝術類等七個專業大類,30個專業面向社會招生。其中,軟體技術屬省級重點專業。「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為了響應政府報告中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的號召,學院將今年的招生計劃由近三年來的5000人左右,提升到了7000人,這也意味著,被學院錄取的機會也將大大增加。」
在錄取規則上,賴寒表示,將根據進檔考生的總分排名、專業志願填報的先後順序以及考生的綜合情況進行擇優錄取,不同專業志願之間沒有分數級差的要求。「對於優秀的考生,學校還將提供海外遊學的機會。」
「熱點」問題再問招考官
專業答覆來了
17日,首批高校招生官在線答疑直播結束,但後臺留言區仍收到不少考生諮詢志願填報問題。為解答考生疑惑,18日,記者梳理部分「熱點」問題,再次邀請招考官們答疑解惑。
電子科技大學
兩個招生名稱4個代碼,分別對應哪些?
有家長問到電子科大招生代碼的問題,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辦主任林鵬解釋,學校有兩個招生名稱共4個代碼, 考生填報時,可分別填報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兩個招生名稱。「4個代碼就意味著考生有多次填報學校的機會。入學後,兩個校區的新生在相同的地方上課,共享學校師資與教學資源,畢業文憑(畢業證和學位證)都相同。」
四川省考生在提前批、本一批分別有多次填報機會?林鵬介紹,在提前批,「電子科技大學」招生名稱有兩個招生碼,「0055」下設有「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管理與電子工程複合培養)與網際網路+複合培養實驗班。報考「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原則上要求考生裸分成績(不含加分)全省1200名以內。而「0955」招生代碼下設有基礎學科精英人才培養專業,包含兩個「工科試驗班」在內的四個招生大類。這些專業都是在提前批招生的。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在四川省提前批「0088」招生代碼為醫學類專業,包括臨床類招生40人、護理招生20人(全國計劃)。
在本一批,電子科技大學在四川省「0055」代碼下包含大部分理工與文史專業。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0088」代碼則包含「軟體工程」和「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兩個專業,「0988」代碼則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在本一批可以選擇多次填報。
對進檔考生,如果服從專業志願且政、體合格,學校進檔不退;安排專業時按照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的原則。因此,考生可大膽衝刺心儀的專業,但同時要有填報的梯度。
四川農業大學
可以修讀雙學位嗎?可以
四川省內招收計劃而言,總計劃5768人,其中一本4743人,比2018年增加218人。關於藝體類考生錄取原則問題,四川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杜彬介紹,四川省美術類考生文化成績要求達省控線上50分(含50分)。體育類考生文化成績要求達省控線上30分(含30分),進檔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在人才培養方面,杜彬表示,學校注重拔尖人才創新培養,實施精英教學。其中包括實行一對一的精英導師制,並實行本科生全員導師制,開展科研興趣培養計劃、專業提升計劃、創新創業訓練等5大計劃,助力學生的能力培養,此外,學校也全面實行「第二課堂」學分制,單列創新創業、文藝骨幹指標免試攻讀研究生等,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另外,對於進入川農大的學子,還有一個利好消息,進校後可以轉專業或修讀雙學位。杜彬介紹,學校教學實施人性化管理,為學生提供21個本科專業的「雙學位」修讀選擇,為學生多元化發展提供空間。學校調整專業時不收取任何費用,學生可根據個人意願在第3學期申請,除校區間不轉專業外,儘量滿足校區內轉專業的需求。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胡越 許雯 陳興隆 王婷婷
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