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現反覆,「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2020-12-20 騰訊網

連日來

多地在進口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冷鏈為何潛藏風險?

應該如何防控?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

首席專家吳尊友

對此進行了解答

Q1

冷鏈為何潛藏風險?

疫情之下,為何冷鏈會成為病毒潛伏地?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稱,新冠病毒喜歡冷的環境,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冷鏈環境為病毒提供了比較好的生存環境,所以冷鏈為病毒提供了遠距離傳送的載體。

Q2

為何近段時間會密集出現

冷鏈食品檢測呈陽性的事件?

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因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變得更加嚴峻,單日全球報告病例數超過了50萬例,這使得新冠病毒汙染機會增大;

第二,隨著北半球冬季到來,溫度降低,使得病毒存活時間更長;

第三,各地加強了對冷鏈產品的檢測監測工作,使得被汙染的物品能及時被發現出來。

Q3

針對冷鏈潛在風險,

應該如何防控?

對此,海關總署表示:目前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全部109國的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磋商;暫停出現員工聚集性感染企業的產品輸華;加強風險監測。

除了冷鏈,吳尊友還表示,境外貨物應該都做到批批檢測。

吳尊友:研究發現,進入冬季後,很多貨物運輸也就產生了類似於冷鏈的運輸傳播環節。因此,除冷鏈外,其他涉國際貨物也應加強檢測。防控應做到:境外貨物要做到批批檢測,增加抽樣比例;對運輸國際貨物的載體進行環境採樣;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核酸檢測等。

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 ?

武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

不必因噎廢食

武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表示,進口冷鏈食品肯定可以吃。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消費者感染風險極低。

大量科學數據也表明,食品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有可能被汙染: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包裝材料的汙染,二是受到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汙染。因此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在進入銷售環節之前必須進行全面消毒。我國已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同時實現可追溯的全流程閉環管控,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Q1

冷鏈食品怎麼吃才合適?

選購冷鏈食品方面

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清洗加工方面

廚房要保持通風,建議對廚房的臺面和其他物體表面經常清潔並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開存放。

烹調食用方面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食品。家庭成員或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綜合央視新聞、北京日報、@鄭州發布、武漢市衛健委、濟南市衛健委等

相關焦點

  • 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冷凍牛肉、冷凍「甲殼燒」、冷凍豬肉……剛進入12月,短短幾天時間,包括山西、安徽、遼寧等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又是進口食品,又是冷鏈環境,「冷鏈藏毒」防不勝防?這只是近期國內發生的「冷鏈藏毒」案例之一。
  • 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來源:中國新聞網冷凍牛肉、冷凍「甲殼燒」、冷凍豬肉……剛進入12月,短短幾天時間,包括山西、安徽、遼寧等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又是進口食品,又是冷鏈環境,「冷鏈藏毒」防不勝防?一起接一起!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浙江玉環對所有經營冷凍食品的經營戶進行排查 陳靈恩 攝一起接一起!多地冷鏈食品環境核酸陽性7日,據河南省鄭州市疾控中心消息,12月5日,鄭州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經調查,該批冷凍雞整翅共27噸2700件,貨物未流入市場銷售,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這只是近期國內發生的「冷鏈藏毒」案例之一。
  • 「冷鏈藏毒」頻曝出 處理器具要單獨放置及時清洗消毒
    原標題: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該怎麼吃?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短短幾天時間,國內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當前,全球疫情依然洶湧,北半球又進入秋冬季,中國外防輸入壓力陡增。
  • 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該怎麼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張尼)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短短幾天時間,國內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當前,全球疫情依然洶湧,北半球又進入秋冬季,中國外防輸入壓力陡增。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
  • 張文宏:疫情在11月可能還會出現反覆,是真的嗎?本文分析實情
    無獨有偶的是,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博士早在3月份同樣也指出,此次的疫情可能在下半年天氣寒冷的冬季出現二次爆發。疫情真的會在11月份捲土重來嗎?而當天氣漸漸轉涼時,特別是到了十一二月份的時候,寒冷的天氣本身就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而這樣的環境也更適於病毒生存,每年深秋以及冬季,都是流感的爆發季也能證明這一點,因此,在這樣的一種氣候條件下,新冠疫情出現二次反覆甚至是爆發的可能性就更大。
  • 武漢爆發疫情的原因找到了?記者再次走訪,發現一重要被遺漏細節
    疫情的發展打破了我們正常的生活,不過好在我們幸運的生活在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只短短兩個月,我們的生活有慢慢走上了正軌。不過,疫情雖然被控制住了,但並沒有消失,所以我國從未放鬆過警惕,並且隨著境外輸入的增加,對於海關的把控也越發嚴謹了。這不近日,海關就又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不過,這次檢測出來病毒的是一批運往武漢的進口冷鏈食品。
  • 冷鏈「陽性」頻出 ,冷凍食品該怎麼吃?
    面對「冷鏈藏毒」頻頻曝出事件,廣大居民如何安全食用冷鏈、冷凍食品呢?福州抽檢時發現2份進口冷凍鯧魚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18日凌晨4時,福州疾控官方微信號發布通告稱:11月17日,疾控部門在對福州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採樣抽檢時,發現該冷庫2份進口冷凍鯧魚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 土耳其:疫情出現反覆 防控壓力陡增
    在維持每日新增確診人數900多例約一個月之後,土耳其疫情出現反覆,從8月4日起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次回到1000例以上,疫情加重趨勢引發醫療工作者擔憂。奧茲盧稱,古爾邦節假期之后土耳其國內疫情更加嚴峻,需要引起重視。在世界多國疫情加劇的背景下,土疫情也呈現嚴重化趨勢。疾病的傳播速度不減反增,由假期引起的疫情鏈式反應的後果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逐漸呈現。據估算,土耳其現在有超過21萬無症狀感染者,出現症狀但仍在外出行的人數也有2萬左右。
  • 疫情之下,揭開冷鏈運輸的隱秘角落
    作者 | 文笛 來源丨創投市場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洶湧而來,席捲全球,社會各界受到了嚴重影響。疫情之下,食品安全已然成為大眾最關注的問題。而一次次疫情在海鮮市場爆發,讓人們不得不懷疑冷鏈食品是否是病毒的發源地,冷鏈食品也被迫成了「眾矢之的」,消費者甚至一度對冷鏈食品嗤之以鼻,導致冷鏈食品的銷量急劇下滑,冷鏈食品供應商、進口企業經濟也進一步縮水。從冷鏈物流環節中檢出陽性新冠病毒頻頻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起相關事件,出現陽性的樣本多為厄瓜多凍南美白蝦。
  • 北美豬頭汙染德國肘子,新冠病毒冷鏈傳播咋防不勝防
    其中,在天津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的北美豬頭汙染了德國肘子的感染路徑最為匪夷所思,豬頭因為運送不穩的一個「貼地翻滾」,就讓撿拾的貨運司機「中招」。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
  • 受疫情影響,廣東湛江的三黃雞價格出現反覆
    自疫情爆發後,廣東湛江的三黃雞養殖戶也受到了衝擊。三黃雞的價格像過山車一樣不穩。2020年春節其間,因為疫情各鄉村都封村了。大家也都不走親戚了;關鍵的是全部飯店也都閉店了,雞的需求量急極下滑了。隨著疫情的穩定,人們復工復產。到2020年2月下旬,湛江當地三黃雞的價格也慢慢回升,9~10元/斤。當人們以為雞的價格會像豬哥哥走到「人生顛鋒」時,讓人意想不到的,居然出現反轉了,2020年3月底,又降到7.5元/斤。
  • 國內疫情多點出現,考研、春節回家還會順暢嗎?|核酸檢測|冷鏈食品|...
    視頻:新聞周刊丨疫情多點出現 春節回家路還會順暢嗎?,時長約6分11秒進入冬季,多地疫情同時出現,冷鏈食品的管理難度增大。最近一段時間,就有許多地區在通過愈發成熟的防疫手段,切斷冷鏈食品傳播風險:冷鏈食品入關後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報關證、消殺證、核酸檢測證「三證齊全」才能進入市場,消費者掃二維碼追溯冷鏈全部信息,通過科學防疫和嚴格監管,進口冷鏈食品的風險可以控制。
  • 國外冷鏈食品檢出新冠病毒,緬甸海鮮市場這一幕幕讓人憂心
    疫情仍在持續蔓延,而涼季來臨,節日眾多,再一次加劇了疫情蔓延的風險。除了關注國內疫情,不少關注國外疫情動態的小夥伴也發現,近期,「冷鏈」產品成為多個國家疫情反彈的「罪魁禍首」。 從國外媒體的報導不難發現,厄瓜多、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冷鏈產品中檢測出陽性病毒。
  • 肝,是「啞巴」,身體出現4種體徵時,或在暗示你:肝臟藏毒太深
    肝功能下降,身體逐漸出現異常反應,很多人根本不重視。肝臟是人體唯一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被稱為「啞巴器官」。當肝功能受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明顯疼痛感,此時可能已到了中晚期。當肝臟發生病變時,身體也會有跡可循,一旦察覺就應該注重肝臟的調理。身體出現以下這幾種跡象,說明肝臟「藏毒太深」。
  • 溫哥華或成加拿大首個藏毒合法化城市
    簡單地說,就是出於自用目的而少量藏毒將不會受到刑事處罰。這項動議是貽害無窮還是青史留名呢?甘迺迪說,這項動議的出發點是挽救生命。基本上,每天救護車都在疲於奔命……自新冠疫情攀上高峰以來,死於過量藥物的案例也在不斷上升。據統計,目前卑詩省每天約有5人死於藥物過量,這一數字遠超死於新冠感染的人數。迄今為止,卑詩省今年濫毒致死約1,200人,遠高於目前300多人的新冠死亡人數。
  • 疫情對冷鏈食品AEO企業的影響與應對
    2020年3月,我們在《中國海關雜誌》發表《新冠肺炎疫情對AEO 企業的影響及其應對》一文,對照海關AEO認證標準,逐項為大家提示疫情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應對的建議。
  • 非冷鏈食品檢測陽性!冷鏈食品陽性率萬分之一!無需過度恐慌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說過, 進入冬季後,空運、陸運、海運所有國際運輸都類似於冷鏈系統,可能成為病毒載體。而冬季以來,全國降溫模式開啟;加之國外疫情肆虐不止。前段時間,汽車零部件外包裝標本核酸檢測陽性。時間再往前推,夏季快遞包裝也曾檢出新冠病毒。目前全國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擴散形式,也沒有任何一起是由冷鏈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