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了,代表著氣溫會越來越低,身體感覺也會更冷。忙完一天的工作從外面回來家裡,最期待的就是能喝上一碗暖暖的湯,半碗下肚,整個身子都由內而外的暖起來。生活在兩廣,煲湯在秋冬季節是最為頻繁的,家裡也不例外,每個星期基本都會煲3次以上的各式湯色。隨著氣候的變化,煲湯所用的食材也會隨之變化,正式進入了冬季,所以在煲湯的食材上也會隨之調整。每天傍晚放學,兒子哆嗦著回到家,都會盛上一碗喝下先暖暖身子。大家都知道冬季是進補的季節,但切記大魚大肉過多的攝入,還是需要均衡的搭配,這樣既達到了進補的目的,也保持了身體的健康。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道廣式煲湯,它不僅可以禦寒暖身,還可以滋腎益腎,特別適合一家老少喝,它就是——核桃山藥排骨湯。山藥性平,有利於身體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核桃能滋養人的腦細胞,增加記憶力,把它們跟排骨加一起煲出來的湯口味比較清淡,其中的排骨、核桃、山藥都是滋補的食材,一碗湯下肚從裡到外全身都會暖起來。此湯還有滋腎益智的作用,是冬季抵禦風寒、補益脾胃的靚湯。 但是煲出來的湯色稍微褐色,是因為用的核桃仁是帶衣的,但是核桃衣中的營養也是很豐富的。
食材:排骨300克、核桃仁100克、山藥片80克、紅棗5顆、薑片3片、蔥段適量、少許料酒、適量食鹽。
製作步驟:
1、 排骨清洗乾淨厚後小段(也可以在購買的時候讓攤主砍好);
2、 把核桃仁、新鮮山藥(也可以用山藥片代替)、紅棗清洗乾淨備用;
3、 鍋中放入蔥段、料酒,倒入冷水放入排骨,大火燒開後把水表面的血汙浮沫撇去,然後把排骨撈出備用;
4、 另起鍋,把所有備好的食材全部放入鍋中,加入1500毫升清水(清水一次性加夠,這樣煲出來的湯會更濃鬱)
5、 蓋上蓋子,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煲2小時;
6、 關火繼續燜5分鐘,開蓋加食鹽調味即可。
溫馨小提示:
1、 廣式煲湯,在煲湯時,火力不要過大,火侯以鍋中的湯沸騰程度即可,一定要小火慢熬,火力過大湯汁大滾大沸容易破壞肉中的蛋白質。煲湯時長根據湯中的食材來決定時間的長短,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會影響湯的口感;
2、 小火慢燉的途中切記不要不停地打開鍋蓋或者加水,因為滾燙中的肉質遇到冷水會收縮,蛋白質不容易溶解,湯就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了;
3、 煲湯忌諱加入過多的佐料,過多佐料的味道會掩蓋湯本身的原汁原味,切記過早放鹽,過早加入食鹽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讓湯色發暗,濃鬱度不夠。
4、新鮮山藥也可以用山藥片代替,在處理新鮮山藥的時候可以選擇戴手套,因為新鮮山藥皮中含有皂角素和植物鹼,直接接觸皮膚容易引起過敏而發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