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客家||客家娘酒炒雞的製作方法及過程!

2021-02-17 客家五華

▲製作客家釀酒全過程

黃酒炒雞也叫雞酒,一般傳統客家人,媳婦懷孕的時候,其家婆就要預先用糯米、酒餅、低度數的廣東米酒,這幾樣材料給媳婦釀製一大酒罈的客家黃酒,待兒媳產後補身。客家黃酒炒雞,雞肉皮滑、酒湯醇香微甜,不僅開胃更能補身。

黃酒色澤微黃,口感醇香微甜。黃酒釀下去的同時,鄉下的親戚也開始養下幾十隻雞。到了生下孩子後,每天要用一隻家雞炒黃酒,雞不要太大的,三斤左右重的最好,可以一天吃完一隻,如果雞大些的話,炒的雞酒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

製作雞酒最關鍵的是要用家雞和品質好的客家黃酒。首先用燒熱鍋,不用加油,因為雞肉本身含有脂肪。鍋熱後倒入雞肉翻炒至肉收緊變色,在加入薑片,加少量水先燜10來分鐘,然後倒入客家糯米酒,蓋上鍋蓋煮滾即可。製作方法挺簡單,卻是一道非常有營養價值的佳餚。

大雞,用半隻雞就可以了。

斬成雞塊。

客家糯米酒。黑糯米酒最好!

少量油炒香薑片,放入雞塊炒至變色。

加入少量水,燜10來分鐘。客家人吃雞都喜歡吃雞皮脆、肉有嚼勁的雞,所以雞隻要煮熟就可以了,不需要燜的很綿軟,像這種斬塊的家雞也只是燜個十來分鐘就可以了。

燜熟雞肉,倒入雞酒,蓋好鍋蓋煮滾,用瓢羹舀去浮油即可。喜歡雞酒酒味濃鬱,可以多加些酒。半隻雞,可搭配400克左右的客家糯米酒。如果想酒味淡些,就多加水煮,少加酒。

客家雞酒,雞肉皮脆有嚼勁,酒香濃鬱、味道鮮美、微甜。吃雞肉喝酒湯,是一道很有客家特色的滋補美味。

綜合自│全球客家人、網絡

一個有態度的五華新媒體平臺

 新聞 | 熱點 | 生活 | 旅遊 | 美食 | 文化 

相關焦點

  • 客家娘酒炒雞的製作方法及過程!轉發收藏...
    製作客家娘酒炒雞過程
  • 食在廻龍- 客家娘酒炒雞的製作方法及過程!轉發收藏...
    黃酒釀下去的同時,鄉下的親戚也開始養下幾十隻雞。到了生下孩子後,每天要用一隻家雞炒黃酒,雞不要太大的,三斤左右重的最好,可以一天吃完一隻,如果雞大些的話,炒的雞酒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 製作雞酒最關鍵的是要用家雞和品質好的客家黃酒。首先用燒熱鍋,不用加油,因為雞肉本身含有脂肪。鍋熱後倒入雞肉翻炒至肉收緊變色,在加入薑片,加少量水先燜10來分鐘,然後倒入客家糯米酒,蓋上鍋蓋煮滾即可。
  • 客家的味道:雞炒酒
    客家雞炒酒(又稱娘酒雞)因具有開胃活血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對雞炒酒頗為鍾愛。在客家人中,不但產婦喜歡吃雞炒酒來進補,而且不少客家人在結婚做壽等喜慶的宴席中把雞炒酒作為一道重要的美味佳餚來奉獻給客人們。
  • 【客家】雞哩酒的製作方法及過程
    製作雞酒最關鍵的是要用家雞和品質好的客家黃酒。大雞,用半隻雞就可以了。客家糯米酒。黑糯米酒最好!少量油炒香薑片,放入雞塊炒至變色。
  • 看梅州客家人如何製作正宗客家娘酒的方法與功效! (附圖)
    正宗客家娘酒的製作方法! (附圖)是客家原住民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屬於黃酒。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綠色飲品,可以直接飲用,也可與雞等一起煲。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我們客家人逢年過節少不了娘酒做伴,以及客家女人「坐月子」必須用娘酒來調養身子的習慣。
  • 客家女人與客家娘酒
    客家女性的生活背景一直以來就有所不同。    古代傳統醫學認為,產婦在生孩子時氣血大耗,陽液勞損,喝一些這樣的滋養品可以補血行氣,促進血脈流通,調養周身氣血,避免產後身體氣血兩虛,出現頭暈、乏力、眼花、出虛汗及惡露不下或下之甚少等不適;同時,現代醫學也證實,產後喝米酒可以幫助產婦避風寒
  • 客家娘酒文化:千年娘酒的傳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女人的生活
    末了,長老還告訴了她們這種神奇「娘酒」的製作方法,從此以後,客家婦女定居南粵安居樂業的同時,也把「娘酒」技術代代相傳了下去,流傳至今。當然了,傳說總是帶有神秘色彩的。我們都知道,在晉代時期,客家人就已經開啟了南遷之旅。而黃酒早在晉代以前就有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客家娘酒」在晉代就已經一路伴隨著客家人南遷而來。
  • 客家釀酒的傳統製作工藝
    客家釀酒的傳統製作工藝 客家娘酒是我國古老的酒種之一,它以糯米為原料,首先將糯米去殼留皮(俗稱糙米)煮熟成糯米飯後用簸箕散熱放涼,用特製酒母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釀出客家情 中國許多地區都出產黃酒,客家黃酒以獨特、古老的火炙釀酒工藝獨樹一幟,口味尤為醇美。被客家人親切地稱為「娘酒」。
  • 客家美食|客家黃酒雞的製作方法及過程
    客家黃酒炒雞,雞肉皮滑、酒湯醇香微甜,不僅開胃更能補身。黃酒色澤微黃,口感醇香微甜。黃酒釀下去的同時,鄉下的親戚也開始養下幾十隻雞。到了生下孩子後,每天要用一隻家雞炒黃酒,雞不要太大的,三斤左右重的最好,可以一天吃完一隻,如果雞大些的話,炒的雞酒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
  • 客家娘酒文化:千年娘酒的傳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女人的生活
    末了,長老還告訴了她們這種神奇「娘酒」的製作方法,從此以後,客家婦女定居南粵安居樂業的同時,也把「娘酒」技術代代相傳了下去,流傳至今。當然了,傳說總是帶有神秘色彩的。我們都知道,在晉代時期,客家人就已經開啟了南遷之旅。而黃酒早在晉代以前就有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客家娘酒」在晉代就已經一路伴隨著客家人南遷而來。
  • 客家娘酒:傳統「炙酒」工藝釀出客家情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區也稱為黃酒、老酒,以糯米和山泉水為主要原料,經傳統工藝發酵而成。據《嘉應州志》記載,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為頻開甕」的詩句,可見客家娘酒在宋朝時已有名氣,是名副其實的古老佳釀。  在平遠縣八尺鎮鳳頭村韓肖豐家中,記者觀看了「炙酒」的過程。只見韓肖豐在地上根據酒甕底子的大小(比甕底的面積略大)鋪撒上穀殼,將酒甕放好後,在四周放上公式萁,公式萁面上擺滿禾稈,禾稈上再鋪一層穀殼。「地上的穀殼能夠使甕底與地面隔絕,以免加熱後甕底與地面粘連在一起造成甕裂。」
  • 喝了這麼多年咱梅州的客家娘酒,現在才知道……
    在中藥處方中,常用客家娘酒浸泡、炒煮、蒸灸某些中草藥,以及各種藥酒。因此,客家娘酒可謂醫藥上很重要的輔佐料或「藥引子」。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藥用」,這裡所說的米酒,就是娘酒。客家娘酒可去除原料中腥味、雜味並起到增香、改善口味的作用。無論是炒菜、煎魚、燉肉,甚至蒸雞蛋羹或制蛋糕,乃至制「酒釀餅」或「酒釀圓子」,都離不開黃酒。即使在美味紛呈的高湯中,如果滴入少許客家黃酒,也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 客家娘酒、石磨豆腐、擂茶……柳州這個地方有多好吃?
    泥巴土牆,水車流轉,炙酒漫漫青煙中,推拉石磨,揮動木槌……香醇的客家娘酒,鮮嫩的石磨豆腐,溫熱的擂茶等美食,在這生活的煙火氣中慢慢醞釀。暫避城市的喧囂,體驗客家美食,感受一把「鄉下人」的生活情調,柳州這個地方可以來看看……
  • 東莞清溪客家娘酒,原汁原味的鄉愁
    乍暖還寒的天氣,正是喝客家娘酒的好時節。「其味香芬甜美,色澤溫赤,飲之通天地之靈氣,活經絡之神脈,尤適健身養顏之益也。」《幼學瓊林》中的記載,足以顯見客家娘酒的獨特功效和底蘊。東莞清溪作為客家人聚集地,秀美風景孕育了豐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釀酒,秉承了許多古中原地區的酒文化基因,以民間流傳的方式,在清溪傳承飄香已數百年。
  • 除夕夜,來一碗熱騰騰的雞炒酒|吃學英文
    客家人年夜飯的菜色基本上都大同小異,有釀豆腐、臘肉(cured meat)、臘豬肝、腐卷、肉丸(meatball)、魚丸(fish ball)、紅燜豬蹄、煎堆、紅粄、蘿蔔糕(fried white radish patty)、雞炒酒等。這些菜餚大部分都是每家每戶的人純手工製作,最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原味!而在這些菜餚中,最讓我嘴饞的是—雞炒酒!
  • 清溪客家娘酒,原汁原味的鄉愁
    乍暖還寒的天氣,正是喝客家娘酒的好時節。「其味香芬甜美,色澤溫赤,飲之通天地之靈氣,活經絡之神脈,尤適健身養顏之益也。」《幼學瓊林》中的記載,足以顯見客家娘酒的獨特功效和底蘊。東莞清溪作為客家人聚集地,秀美風景孕育了豐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釀酒,秉承了許多古中原地區的酒文化基因,以民間流傳的方式,在清溪傳承飄香已數百年。
  • 冬天客家娘酒煮雞,一道濃濃客家味的滋補佳品!
    客家娘酒也叫老酒、米酒、黃酒、娘酒,歲月流逝,而娘酒卻始終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越陳越香。客家兒女出外求學、創業,無論得意與否,最想念的還是那洋溢著家鄉味道的娘酒,那酒裡滿是遊子的牽掛。客家娘酒煮雞,最值得回味的客家美食,你吃過嗎?在客家地區,特別是誰家媳婦要生孩子了,家裡都要釀造很多的客家娘酒。
  • 【舌尖上的土雞】「客家娘酒燉雞」的做法
    ——客家娘酒燉雞。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好兒女,相傳啊客家的男人都外出勞務,客家婦女留守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家頭灶尾,田裡地裡,大腳的客家婦女勤勞善良吃苦耐勞,成了一番美話。每年的冬天,客家婦女會將收成的糯米煮熟加入上好的米酒封存起來,等外出的丈夫和孩子回家時便會拿出已經釀好的酒全家共同飲用,久而久之這種酒就有了一種獨特的名字——娘酒。
  • 喝了那麼多年的客家"炒雞酒",現在才知道...
    客家婦女生育過後每天食用幾碗黃酒炒雞,不僅能讓生產的婦女迅速恢復體力,更有活血化淤、滋補身體之功效。黃酒還可作為招待客人、自家品酌之用。客家山歌也有云:客家娘酒甜又香,阿爸阿爸你嘗一嘗。客家娘酒甜又香,老人喝了不駝背,小孩喝了頭昂昂。喝了酒,男人腳健去犁田;喝了酒,女人力猛去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