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道叫娘酒
○○○
客家娘酒是一種黃酒
之所以稱它為娘酒
是因為在客家人中
每個家庭裡的母親都會釀造黃酒
即使不喝酒的女子
都特別值得來一杯
廣東傳承千年的客家「娘酒」
入口香甜醇厚,既暖胃又養人
客家娘酒,釀出客家情
中國許多地區都出產黃酒,客家黃酒以獨特、古老的火炙釀酒工藝獨樹一幟,口味尤為醇美。被客家人親切地稱為「娘酒」。
一聲娘酒道出了客家黃酒的精髓:客家女子坐月子時用黃酒煮雞補身體,所以客家人自出生起,就聞著黃酒煮雞的味道,對黃酒有著很深的記憶。
客家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會飲酒,交際待客、喜慶壽宴、逢年過節,喝自家釀的黃酒,度數不高,既解渴又滋補,暖胃養人。
匠心為傳承,酒香飄萬家
客家人有句諺語「蒸酒磨豆腐,沒人稱師傅」道出了酒和豆腐在客家人的飲食中的地位。也足見要釀出好酒做好豆腐的難處。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釀酒的過程吧!
選米-洗米-浸米
蒸米:先用大火加熱,沸後再用文火
將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
冷卻:將蒸熟的米飯起鍋攤開晾涼
蒸飯
加入酒餅(酵母)後發酵
凉飯
待發酵二周後糯米澱粉開始轉化為糖份釀出娘酒(期間可加入「紅粬」,使釀出來的酒呈紅色)
放酵母(酒餅)-落罐
取酒:壓榨酒糟,分離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壇中
酵藏-發酵
陰火炙烤
在酒罈子四周圍上谷糠或者稻草
陰火炙烤一天
直到壇內的娘酒煮沸
既滅菌又讓酒的口感更醇香
檢驗
存儲與飲用
讓酒罈子自然冷卻
放置一周後
淘汰酒水中的沉澱物
即可隨時飲用
娘酒色澤豔麗
口感甜、綿、醇,性溫和
具有除寒、利水
祛溼、暖胃、壯筋骨的功效
客家娘酒吃法與營養價值
色澤紅褐,清香四溢,入口綿柔,可以小酌一杯驅散冬日的嚴寒,也可以烹飪成溫補養生的美食,這就是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可去除原料中腥味、雜味並起到增香、改善口味的作用。無論是炒菜、煎魚、燉肉,甚至蒸雞蛋羹或制蛋糕,乃至制「酒釀餅」或「酒釀圓子」,都離不開它。
娘酒雞
娘酒炒雞香甜嫩滑,娘酒的醇香,雞肉的鮮嫩,美味可口;有健脾開胃,行氣活血特殊功效,婦女產後均吃這種娘酒雞以補身體。
客家娘酒煮雞蛋
客家娘酒煮雞蛋可以做加餐,也可以當糖水,味道清甜,帶著一絲荷包蛋的焦香,再加上一把艾葉,增香解膩。
味道甘醇、功效廣泛的客家娘酒是客家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精華,其意義和價值早已超越了酒的本身。客家兒女出外求學、創業,無論得意與否,最想念的還是那洋溢著家鄉味道的老酒。那酒裡滿是遊子的牽掛,老酒永不老。
客家娘酒是客家地區飲食文化的代表,到了客家地區,不喝上一口客家娘酒,就不算真正品嘗過客家美食。來梅州試一試這味老酒吧~
文字、圖片來源: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新梅互聯、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