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9-07-29
在深圳打拼過年的朋友想必應該都知道深圳的關內與關外吧!
關內就是指以前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等過去的四個區域,關外就是指寶安、龍崗等區。
很多朋友認為深圳經過最近這20年的快速發展,關內已經沒地了,發展也已經飽和定性了,但事實確實如此嗎?
時隔20年,福田區整體設計進入深化方案關鍵節點,片區重新規劃,將邁向不一樣的世界一流中心城區。
7月26日,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福田區政府主辦,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荷蘭KCAP規劃建築事務所承辦的「福田整體城市設計中期成果專家諮詢會」在深圳舉辦。福田區整體城市設計中期成果出爐!
在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創建強國城市範例」的目標定位下,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賦予福田新的發展機遇背景下,福田的未來發展方向將何去何從?
七個有待提升的空間
一是被主幹道和高快速路縱橫分割的城市空間孤島急需打破,片區連接方式需更立體多元化;
二是公園與水岸應更加方便公眾親近體驗;
三是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力需要更深層次激發喚醒;四是轄區內的歷史人文資源仍需深層次挖掘;
五是軌道交通帶來的城市活力層次仍需升級放大;
六是自然山水與現代化樓宇相結合的景觀體驗還可深度發掘;
七是需要加強對城市面貌多樣性的保護、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風貌。
五條核心策略
在充分吸收前期規劃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深入論證,超前布局,本著對歷史負責、對現狀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謀劃和推進整體城市設計。
因此,時隔20年,《深圳市福田區整體城市設計》項目的實施,旨在再次對福田全域進行整體謀劃。其核心策略包含以下五條:
一、打造都市生態遊憩網,塑造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新型城區樣板。改造福田北片區的山脊公園帶,將單一遊玩線路的山脊公園改造成為適合全民的多級難度的遊玩線路,同時設置山頂場所設施、公共到達、眺望點以及對入口街區實施改造;通過跨街綠地改造,由北至南連結福田南片區的深圳河及周邊溼地綠灘,起到山水連接的作用,打通生物遷徙的道路,生態環境保護更為深入細緻。
二、建設公園鄰裡生活圈,營造國際一流的福田特色人居環境。將深南大道以北大型公園的連接和深南大道以南微型公園的植入相結合,形成中心區環中心的綠色環廊,同時為公園設置更多軌道交通出入口,方便連接市民。
三、打造主題活力街區,營造可漫遊樂交往的街道生活。選擇適宜的「街坊」打造活力街區,呈現多樣化的主題和混合業態的方式,深南大道以北側重填補活力,深南大道以南側重梳理提升街巷空間。
四、打造文化生活新空間,營造更多選擇的公共生活體驗。建設「半日遊環」,增強福田內部的可體驗性,串聯特色文化場所和街道,建立跨街坊聯繫,高效利用地下樞紐成為公共交往空間,新增公共建築與公共藝術的展示地。
五、締造山海水韻都會美景,營造不一樣的現代中心城區魅力,將福田豐富的自然生態元素與現代都市疊加形成的不同美景,營造出全景+灣景+河景+街景的公共景觀節點,豐富觀看福田都市景觀的維度。
針對深圳福田的一輪規劃,不知道小夥伴你會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