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三權」下放,不但解決了獨立煉廠原料的後顧之憂,同時作為進口原油的主要運輸方式,海運市場表現愈加活躍。山東,作為一個全國獨立煉廠集聚的大本營,配合其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位置,港口發展大有欣欣向榮之意。除此,其自身特點也被表露無遺,比如,來自安哥拉的PAZFLOR(帕茲弗洛)原油成為山東港口進口原油接卸的「常客」。
據卓創數據統計,2017年山東港口進口原油為8892萬噸左右,較2016年的8211萬噸增長8.3個百分點。
青島港以其自身的港口優勢及必要的配套措施-管道運輸建設在山東港口的進口原油接卸上表現堪稱一支獨秀。
2017年從山東港口進口至中國的原油主要來自34個國家,從上圖可知,2017年,山東港口進口來源國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安哥拉、俄羅斯、委內瑞拉。原油進口量分別為1579.87萬噸、 1259.24萬噸、 984.35萬噸。
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加高居全球前列,但沙特受困於長期的超額減產,在保證中國原有供應的基礎上,很難彌補中國需求增長的部分。2017年從沙特進口原油量為589.06萬噸,同比下降2.71個百分點。
油種,作為原油船貨交易中最受關注項之一,不論深究其品質、性價比還是來源國,皆可作為一門學問。
據卓創數據統計,從山東港口排名前三的進口來源國的原油品種來看,進口的安哥拉油種主要以帕茲佛落原油為主,佔全部油種的13.66%。帕茲弗洛原油產自由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開發的安哥拉第17區塊深水油田,API約為25.5,硫含量小於0.5%,屬於中質低硫原油。
俄羅斯方面則以ESPO原油為主,ESPO原油是中質原油與重質和高硫原油的混合油。不同於通常含硫量高的重質俄油,ESPO原油含硫量約為0.6%,較接近低硫原油,API重力點數則比較靠近典型的高硫原油。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品種,質量優於傳統俄羅斯原油,可以作為亞太地區各種中質至重質原油的替代品,替代來自西非、中東和拉丁美洲品質類似的原油。
從委內瑞拉進口的馬瑞原油約佔我國原油總進口的5.29%,較中東進口API 在30左右的中質原油,而馬瑞原油以API值為16的優勢成為煉廠加工出產瀝青的優選原料。2017年,山東港口進口委內瑞拉原油的94.4%均為馬瑞16原油當屬情理之中。
據彭博新聞報導,2017年下半年,馬瑞原油品質問題不斷,去年四季度出現含水量過高,造成其國內煉廠馬瑞油原料供應一度緊張。目前,其國內原油產量已下滑至不足170萬桶/天的歷史低位。雖然由於特殊的政治經濟因素,委內瑞拉對華石油出口在2017年全年並未出現大幅波動。
可以看出,2017年山東主要港口中進口原油佔比量最大的仍以青島港為首,而船貨進口來源國則以安哥拉、俄羅斯及委內瑞拉遙遙領先。整體來看,目前2017年中國進口原油一舉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雖然中國進口原油表現出呈現多元化趨勢,陸地原油運輸安全性遠大於海上運輸,但考慮到路程及成本因素,海運仍是中國進口原油最主要的方式。也就意味著,未來的港口發展絕非停滯不前,配套設施亦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