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對於精神的追求仿佛也變得迫切起來,我們一方面享受著物質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一方面卻覺得精神越來越空虛了,人情越來越淡了,對未來的期待越來越迷茫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似乎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大富大貴,能夠衣食無憂,吃得飽,穿得暖就已經很知足了,過得很自在,很輕鬆,人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和諧;漸漸的我們長大了,時代飛速發展,讓我們措手不及,不僅不缺衣少食,而且還頓頓大魚大肉,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住上了豪宅,出門有豪車,動不動就是揮金如土,花錢如流水,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我們卻被纏上了新的問題,空氣不好了,水不好了,食物不健康了,人心變壞了,欲望增強了,怪病增多了......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為什麼我們越來越發展,越來越有錢,卻感覺越來越不踏實,幸福感越來越低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了一個字「德」。在以前,缺德的人為人所不齒,常常受到人們的唾罵,做父母的也抬不起頭來,而現在缺德似乎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原因很簡單,理由也特別充分:大家都是這麼幹的,為什麼我不可以?
說說空氣品質,以前是以輕工業為主,沒有這麼多工廠,現在的大型工廠一座接著一座,當然,為了搞建設,這也是必須的,總要付出點代價,可是這樣的代價真的值嗎?以前出門都是自行車,環保健康無汙染,還可以鍛鍊身體,一路上欣賞沿途的風景,有說有笑,現在出門都是小汽車,私家車遍地都是,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嚴重的汙染了空氣品質,說到底,不是具體某一個人的錯誤,而是大家都有責任。別人都開,我為什麼不可以開呢?
隨著工廠數量逐漸增多,水質也成了老大難的問題,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開發似乎永無止境,大自然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似乎自己是一座大寶庫,擁有無窮無盡的資源供人們開發利用,偶爾也會發發小「脾氣」,鬧個泥石流,地震什麼的,似乎再向人們抗議,可是貪婪的我們絲毫都沒有引起重視,仍然隨著自己的欲望不停的繼續下去。
為了貪圖利益,我們的食物變得非常的不健康,植物採用農藥,催生長,催熟,看起來又大又圓,外觀十分漂亮,實際上早就變味了。飼養的家禽,為了讓他們快速成長,儘快的獲取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們絞盡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打激素,摻假,變異,無所不能,只要外表看起來還是像這麼一個「東西」,名稱還是叫的一樣,那就足夠了。現在的豬肉還是真正的豬肉嗎?雞蛋是真正的雞蛋嗎?真的很難說。
孩子的教育也成為了大家都揪心的問題,老師們不再只是教書育人,很多都是身兼數職,在社會中扮演者各種各樣的角色,為了一點名聲,為了獲得利益,他們忙的不亦說乎。有的老師嫌工資低,待遇差,紛紛在外開培訓班,賺取外塊,對待學生,也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家庭條件好點,地位高點,給自己的好處多點,就對他的孩子格外照顧,關愛有加。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只是完成任務,只教知識,而不教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樣的教育能讓家長放心嗎?能培育出祖國的花朵嗎?
健康問題同樣困擾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以前哪裡有這麼多怪病, 得癌症算是很稀奇的事情,而現在這些不治之症就圍繞在我們周圍,時刻都有降臨的風險,一旦災難降臨,病患和家庭將遭受無窮盡的折磨和痛苦。再加上各種意外事故,飛來橫禍,這些能讓我們安心嗎?我們還能活得如此自在,如此瀟灑嗎?
時代變了,人心也變了,說出這麼多的「憂患」,我們不是想要抱怨,抱怨時代,抱怨環境,而是希望能夠喚醒人們的良知,讓每一個人都認認真真的反省自己,一天天的言語造作,所作所為是否符合規範,是否違背道德,是否良心不安,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我們根本沒有這麼多不正當的想法和思維,單純的我們只能接受家庭,學校,社會觀念的洗禮,不管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統統吸收了。有的能夠消化,有的只能隨波逐流,大家都這麼做,還能有錯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標準,而不能人云亦云,之所以我們生於憂患之中,就是因為沒有做好自己,沒有按照聖賢的道德標準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我們的德行沒有增長,將來我們擁有得越多,可能摔得就越慘,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所擁有的東西如果不能與德行相匹配,那麼註定不會長久,註定會丟失,這是一個定律,任何人都不能違背,想要擁有的多,必須從提升自我修養,踐行道德教育開始做起。只有打好了這個道德基礎,才能建設未來的高樓大廈。
值得慶幸的是,在現今社會下,仍然有很多正義之士,利用畢生精力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倡聖賢教育,實在是社會的福音。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培育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他的德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缺少德行的教育,長大後必然為所欲為,分不清真假好壞,在社會中隨波逐流,漸漸的誤入歧途;如果從小接受聖賢教育,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水平提高了,自身素質提高了,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別人我們管不了太多,那就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公司做起,把自己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好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