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莞大嶺山,不吃燒鵝,你就白來啦!」前不久央視新聞和WiFi萬能鑰匙聯合出品的《小店看中國》記錄片中,東莞大嶺山勝記美食店老闆葉兆文用一句方言點出了大嶺山燒鵝的遠近馳名。「勝記」是大嶺山燒鵝這一特色中的代表,也是WiFi萬能鑰匙「同舟計劃」的首批受益小店。
清洗、灌料、上顏色,現殺、現烤、現切……在勝記,一隻鵝從清洗到上桌,要經歷很多道製作工序。關鍵燒制的40分鐘,火候要剛剛好,多一分則柴,少一分味不入。在此之前,選鵝也是頗有講究:勝記對鵝的生長期都嚴格控制在80—85天之內,太嫩太老都不行,且八斤半的鵝烤制出來才能肥油相間。
更早的時候,為了能讓原料符合自己的標準,葉兆文甚至還親自經營過鵝養殖場。
在「無鵝不成宴」的大嶺山,每家對燒鵝的理解不同,醬料各異,特色不一,和粵菜中廣為人知的脆皮燒鵝不同,大嶺山燒鵝則以荔枝柴燒製成名。
荔枝木現烤,皮香肉味不同,用荔枝木,最重要的一是質地堅硬,長時間燃燒,能夠穩定火候,其次就是讓燒鵝有濃厚的果香,皮不脆,但口感極佳。有口感和果香,用荔枝木就是大嶺山燒鵝的重中之重。
別看呈現出來的是一家燒鵝+燒鵝瀨粉為主的特色美食店,但背後的養殖場、荔枝木等供應商已成為「勝記」的固定合作夥伴。
2009年,在香港工作的葉兆文,回到東莞,從父親手中接過祖傳技藝配方,成為勝記的掌舵人。爺爺做燒鵝,父親接手做燒鵝,且是一家經營22年、極具口碑的老店,到了兒子也自然就會有手藝傳承的考慮,這在東莞很多老字號中,是普遍遇到的問題。說到勝記技藝傳承,葉兆文覺得還是得慢慢來,首先得讓兒子看看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畢竟自己也是三十多歲才轉行從父親手中接過的老店。
疫情期間,勝記將堂食兼外賣轉為只做外賣。「有影響,生意也沒想像的那麼差,但也肯定不是大旺」葉兆文說。疫情也展示了諸如勝記這類小店的溫情,面對店裡的十幾位員工,葉兆文覺得都是跟著自己打拼的人,自己還能撐,帶著這些員工,店面在疫情期間也就順利熬了過來。
疫情過後,一個月賣1000多隻燒鵝的勝記逐漸又恢復到了以往的熱鬧,同時加入到了WiFi萬能鑰匙的「同舟計劃」,希望藉助線上的流量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品牌,讓小店會有不一樣的經營思維和實際購買增量。
WiFi萬能鑰匙啟動的「同舟計劃」,就是想用用戶規模優勢與技術能力,幫助地面門店在線下吸引客流、提升轉化、促進銷售,通過WiFi萬能鑰匙「本地頻道」,幫助商戶打通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渠道。WiFi萬能鑰匙的發展離不開中小商戶的陪伴與付出,幫助他們應對疫情後的恢復,這也是WiFi萬能鑰匙「同舟計劃」的初衷。
在當地的大力推廣下,大嶺山荔枝柴燒鵝已經被賦予了獨特的地方文化內涵,成為大嶺山甚至東莞的一張名片。勝記燒鵝所設想的,是嘗試多種方式讓更多食客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