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帝國光榮與血腥的見證

2020-12-13 葛老師愛講故事

有人說,到羅馬遊覽時走路都要當心,一不留神就會踩著古蹟。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像羅馬一樣有如此眾多的歷史遺蹟。不講遊人如織的教堂宮殿,不講栩栩如生的街頭雕塑,單說巍峨壯觀的鬥獸場,就足以讓人體會其歷史之厚重。

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命令強迫俘虜修建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又稱弗拉維圓形劇場,由4萬戰俘花費8年時間建造起來。這座已有近2000年歷史卻依然巍然屹立的建築物,曾是人獸角鬥的場所。自鬥獸場落成那天起,這裡便成了奴隸主狂歡與奴隸們苦難的開始,日日浸滿野蠻與血腥。

公元80年鬥獸場竣工之時,在此舉行了為期100天的落成表演。古羅馬嗜血成性的君主和特權階級,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隸、戰俘及罪犯上場表演殘酷的鬥毆。這場人與獸、人與人的流血廝殺在貴族老爺們狂熱的叫喊聲中煎熬著,直到所有鮮活的生命仰天悲吼著同歸於盡。這樣悽慘的「表演」並沒有就此結束,喜歡尋求刺激的奴隸主和貴族們只要想欣賞,這「舞臺」便不得不上演血淋淋的場面,直到公元404年最後一次決鬥才算終止。雖然有少數奴隸通過角鬥從這裡獲得了自由,而更多的則喪生於猛獸之口。百餘年的角鬥史上,除了人們不願看到的血腥,也湧現出了數不盡的為自由而戰的傳奇英雄。

「我就是斯巴達克斯!」面對克拉蘇的誘惑奴隸們齊聲高喊。電影《斯巴達克斯》中的這一幕想必誰也不會忘記,奴隸們不畏強暴、前僕後繼求解放的鬥爭精神感染著所有人。走入鬥獸場,站在觀眾席遙望表演區時,任誰都會在腦海中勾勒出斯巴達克斯曾經與獅子或者老虎竭力廝殺的場面:頭戴鐵盔手持盾牌的斯巴達克斯,右手握劍,瞬間矯健麻利地轉過去身朝背後猛獸的要害刺去,猛獸連一聲喊叫都沒有便匆匆倒地。看臺上10萬觀眾擠在一起,喧譁吵鬧著猶如火山在地下發出吼聲,千萬雙手臂揮舞著就像狂暴的海洋中洶湧可怕的巨浪。斯巴達克斯胸膛急驟地起伏著,大顆的汗珠沿著他那慘白的臉頰滾下來,閃閃發光的眼睛裡卻燃燒著勝利的喜悅。

鬥獸場內曾經蕩漾著貴族們的歡呼,可後人除了欽佩這位英雄的勇敢與帥氣,沒有點娛樂的快感。因為這不是一場公平的友誼賽,而是生與死的唯對搏。和電影不一樣的是,歷史上的斯巴達克斯確實是因戰敗被俘,卻被送到卡普亞城的鬥獸學校,在這裡他和他的同伴發起了長達10多年的起義並多次戰勝羅馬軍隊,雖然斯巴達克斯最終戰死,但其反抗奴隸體制的英雄事跡卻是羅馬鬥獸場奴隸們的精神支柱。

風雲一時的人物早已不再,光芒焰萬丈的年代也早已塵封在史書之間。然而,寫滿歲月滄桑的城牆卻依舊巍然屹立。立於殘破但很雄偉的鬥獸場前,仍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氣勢。氣勢逼人的鬥獸場平面呈橢圓形,猶如兩個對接的半圓形舞臺。長軸188米,短軸156米。中間還有一個長軸為86米,短軸為54米的沙地,供角鬥士和野獸搏鬥用。龐大的建築體佔地面積為20000平方米,外牆高度57米,相當於19層樓房那麼高。場內可以容納107000名觀眾,堪比現代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場的容量。60排座位被分成5個區,最下面一區是皇帝、主教、市長及官吏的特別席,第二、第三區是騎士和羅馬公民的席位,第四區以上才是普通民眾的席位,但也僅僅是一個只能站著觀看的看臺。

看臺上下分為4層,下3層每層由80個磚石砌成的拱門相連而成。最高的第4層是廊柱,廊內也有座位。柱式從上到下分別是斯科林、愛奧尼亞、多立克柱式,這是對古希臘文明的傳承與敬意。廊柱間連起的牆壁中間都有一個方窗似的突出部分,這些用來安插木棍支撐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像控制帆船那樣撐起帆布幫助觀眾遮陽避雨甚至防寒。當遮陽帆布全部被撐起,這裡儼然是一座帶透明圓頂的競技場。成千上萬的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進入羅馬鬥獸場,再由160個出口順著通道到達每層的各級座位。有了如此便捷的出入口,即使是混亂失控的人群也能夠被快速疏散,據說偌大的鬥獸場在10分鐘之內便可清空。

形狀幾乎呈橢圓的鬥獸場,東端是半圓形的,西端卻是條直線切下,橫著一道連拱。那是一座擁有13道拱門的高大建築物,中間那道拱門是主要的進出口,被叫做正門。角鬥開始前,護送神像的行列從此門進場。其餘12道拱門下的拱廊被當做馬廄或「拱房」,若鬥獸場舉行戰車比賽,那兒便成了安置車馬的地方;若場上表演羅馬人最喜愛的流血角鬥時,那兒便是角鬥士休憩及關押猛獸的地方。正門對面建造了一道凱旋門,那是凱旋者離場的地方,然而在其右側還有一道門——「死門」,在角鬥場上被打死或者快要死去的角鬥士,他們鮮血淋漓的殘缺肢體,被鬥獸場內的工役們用長長的撓鉤勾起,通過這道陰慘慘的門拖到場外。

鬥獸場裡面四周圍著一道18尺高的牆,這堵牆被叫做「護牆」。沿牆掘著一道深溝,溝裡曾經被灌滿水,溝的外面還有道鐵欄杆。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觀眾,以防觀眾受到那些表演場上張牙舞爪咆哮逞兇的猛獸襲擊。鬥獸場表演區地底下還隱藏著迷宮一樣的通道和籠子,每天這裡都有數以百計的野獸和角鬥士等待著決一死戰。歷史上,表演區還利用輸水管道引水成湖模仿海戰。如今,站在高高的殘牆之上俯視,仿佛還能看到表演區內角鬥士奮力大戰猛獸的身影

2000年來,飽經歲月侵蝕的鬥獸場為何依然巍然屹立?這與它特殊的地基處理有關。鬥獸場建築在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地基上,整個地基由巖石和混凝土砌成,而地基上是承受負荷的石柱。龐大的地基構造又建立在尼祿湖泥土鬆軟的湖床上,這樣的設計有效地緩衝了地殼變動帶來的震動,使地基受力均勻。如此巧妙而偉大的設計,想必它的設計者一定擁有高超技藝。然而,鬥獸場的設計者的身份到如今依舊是一個謎。

昔日吶喊喧天的鬥獸場如今只剩殘垣斷壁,黑漆漆的牆面透著歲月更替的滄桑,場中央也長滿雜草,人們卻心甘情願地承認它是一座巨大驚人的建築物。角鬥士為取悅貴族與野獸殊死搏鬥的場面,雖然也已化為「廢墟」,但立身於鬥獸場觸摸到古物卻仍能感受到歷史似真似幻的存在。遊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不自覺地對生命另有一番感悟。

相關焦點

  • 羅馬鬥獸場,帝國光榮與血腥的見證
    有人說,到羅馬遊覽時走路都要當心,一不留神就會踩著古蹟。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像羅馬一樣有如此眾多的歷史遺蹟。不講遊人如織的教堂宮殿,不講栩栩如生的街頭雕塑,單說巍峨壯觀的鬥獸場,就足以讓人體會其歷史之厚重。
  • 傳奇的羅馬鬥獸場,如此血腥殘忍的競技場,它的存在有何意義?
    古羅馬鬥獸場——偉大建築背後的紅色悲壯史詩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這裡曾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御花園,鬥獸場建於古羅馬佛拉維奧王朝,由維斯西巴安皇帝下令修建,耗時8年,工程竣工於公元80年,當時還舉行了長達100天的慶祝典禮。後經多次修整,才得以保留至今。如今這座近2000年歷史的巨大建築雖已荒廢,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那些殘留的被風雨腐蝕的痕跡默默見證了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 傳奇的羅馬鬥獸場,如此血腥殘忍的競技場,它的存在有何意義?
    古羅馬鬥獸場——偉大建築背後的紅色悲壯史詩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這裡曾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御花園,鬥獸場建於古羅馬佛拉維奧王朝,由維斯西巴安皇帝下令修建,耗時8年,工程竣工於公元80年,當時還舉行了長達100天的慶祝典禮。後經多次修整,才得以保留至今。如今這座近2000年歷史的巨大建築雖已荒廢,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那些殘留的被風雨腐蝕的痕跡默默見證了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 野獸撕咬 血流成河:羅馬鬥獸場與帝國覆滅
    羅馬鬥獸場(圖片來自網絡)羅馬鬥獸場最初的名字不是鬥獸場,而是圓形劇場。圓形劇場後來被稱為鬥獸場,是因為在這種圓形劇場內進行的各種慶典和競技表演,以人獸搏鬥出現的頻率最高,次數最多,場面最為驚心動魄,也最能代表當年羅馬帝國稱雄全球、揚鞭寰宇的大羅馬精神。於是,久而久之,圓形劇場也就被叫做鬥獸場了。如今,經過近兩千年的風雨和人為剝蝕,羅馬鬥獸場雖然已經成為了一座廢墟,但仍然保留了規模浩大的外觀,顯示著無比恢宏的氣勢。
  • 帝國的餘輝,羅馬鬥獸場,景點詳細解說
    「幾時有鬥獸場,幾時便有羅馬;鬥獸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公元八世紀時,貝達神父曾這樣預言。羅馬昔日之輝煌可窺見一斑。鬥獸場也被人遺棄,一時間,大量磚石被人們挖走作為其他建築材料。這部分應驗了貝達神父的預言。然而歷史不斷翻開新的篇章,曾經的羅馬帝國君主絕對不會想到,如今這座飽經滄桑的鬥獸場,成為成千上萬遊客前來打卡的地方。去義大利旅遊不會不去羅馬,而去羅馬不會不去鬥獸場。我們通常認為的鬥獸場即那座輝煌雄偉的環形建築。
  • 世界上最殘酷兇狠戲劇的舞臺:古羅馬鬥獸場
    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在古羅馬鬥獸場的廣場上,看著破破爛爛的磚頭,千瘡百孔的拱門,那些殘垣斷壁見證著羅馬的歷史,走進去你似乎還可以聽到古時代羅馬貴族在鬥獸場的歡愉和咆哮,他們看著人與人的廝殺、獸與獸的圍剿,在血腥暴雨裡舉杯歡暢,搖旗吶喊,在哪裡都會有壓迫和腐敗,在哪裡都會有過往與回首。羅馬鬥獸場永恆之城的象徵。
  • 世界上最殘酷兇狠戲劇的舞臺:古羅馬鬥獸場
    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在古羅馬鬥獸場的廣場上,看著破破爛爛的磚頭,千瘡百孔的拱門,那些殘垣斷壁見證著羅馬的歷史,走進去你似乎還可以聽到古時代羅馬貴族在鬥獸場的歡愉和咆哮,他們看著人與人的廝殺、獸與獸的圍剿,在血腥暴雨裡舉杯歡暢,搖旗吶喊,在哪裡都會有壓迫和腐敗,在哪裡都會有過往與回首。羅馬鬥獸場永恆之城的象徵。
  • 古羅馬鬥獸場,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
    而且,入場的角鬥士,也不光是被壓迫的人了,還有搏擊學院派的自由人作為西方歷史上最強大,也是最野蠻的帝國之一,羅馬帝國崇尚戰鬥與死亡。這座鬥獸場正是興建於帝國岌岌可危之時,作為皇族賜予人民的獎賞籠絡民心。歷經幾代皇帝的「精心」建造,這裡成為了一個上演世界上最殘酷最兇狠戲劇的舞臺。數千萬的觀眾在這裡見證了數十萬角鬥士和罪犯在公共娛樂的名義下葬身於此。
  • 古羅馬鬥獸場,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
    而且,入場的角鬥士,也不光是被壓迫的人了,還有搏擊學院派的自由人作為西方歷史上最強大,也是最野蠻的帝國之一,羅馬帝國崇尚戰鬥與死亡。這座鬥獸場正是興建於帝國岌岌可危之時,作為皇族賜予人民的獎賞籠絡民心。歷經幾代皇帝的「精心」建造,這裡成為了一個上演世界上最殘酷最兇狠戲劇的舞臺。數千萬的觀眾在這裡見證了數十萬角鬥士和罪犯在公共娛樂的名義下葬身於此。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古代羅馬的象徵,是我們在歐洲的第一個景點。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代表了古代羅馬建築的最高水平,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幾千年來,它在文明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鬥獸場演變成一個城市的象徵,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個羅馬的城市和一個義大利的國家古代羅馬的鬥獸場是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建於公元72年,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後威斯巴西安皇帝的偉大成就而建造的。80000名猶太囚犯辛辛苦苦工作了八年才完成。鬥獸場佔地20000平方米,周長527米。它能容納9萬名觀眾。
  • 盤點羅馬人修建鬥獸場的三個理由
    可在羅馬,卻有一個叫做鬥獸場的地方,每天都在舉行著人與猛獸的搏鬥,羅馬人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修建的鬥獸場呢?,鬥獸場逐漸發展成了羅馬的標誌性建築。在羅馬鬥獸場內,觀眾席依次分為第一層級皇帝、元老、祭祀,第二層級是貴族,第三層級是公民,第四層級是平民。從鬥獸場的主次,表明了羅馬帝國內的等級關係,在這場以鬥獸為中心的狂歡中,奴隸擔當著鬥獸的主力,平民則象徵著帝國統治鏈底層的文明階層。
  • 盤點羅馬人修建鬥獸場的三個理由
    可在羅馬,卻有一個叫做鬥獸場的地方,每天都在舉行著人與猛獸的搏鬥,羅馬人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修建的鬥獸場呢?鬥獸場鬥獸場最初是羅馬皇帝韋斯帕薌修建,用來慶祝戰爭的勝利、歌頌羅馬帝國的偉大地,後來,鬥獸場逐漸發展成了羅馬的標誌性建築。
  • 羅馬鬥獸場競技殺人場所!
    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已經快2000歲了。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古羅馬鬥獸場思考
    條條大路通羅馬,據說西方人都這麼說。斯巴達克斯起義,小時候我們讀過這一課。西歐之行,我們直奔義大利首都羅馬,儘管早就做足了功課,但當我們鑽出地鐵,迎面看到全世界都熟悉的古羅馬鬥獸場的斷臂殘牆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如此規模,如此巍峨,現代與古代如此近距離,這時空實在讓我們一下子難以轉換過來。
  • 羅馬鬥獸場競技殺人場所!
    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已經快2000歲了。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最佳旅遊好去處,義大利最古老的鬥獸場:羅馬鬥獸場
    所以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走進羅馬鬥獸場吧。羅馬鬥獸場是當時古羅馬為了取悅凱旋而歸的將領和歌頌古羅馬帝國的偉大而建立的。鬥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鬥獸的角鬥士一般是要與野獸決戰到死亡為止,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表演。不僅有人與獸的角鬥還有人與人的決鬥,而人與人的決鬥一般是奴隸與奴隸之間的決鬥。
  • 德國科學家揭開建築古羅馬鬥獸場的秘密
    德國科學家揭開建築古羅馬鬥獸場的秘密     國際在線報導:羅馬鬥獸場以其宏偉的建築規模和美輪美奐的設計藝術成為古羅馬帝國輝煌歲月的見證  根據海因茨·于爾根·貝斯特的研究,為了搭建古羅馬鬥獸場,當時的人們至少使用了移動平臺和可升降的罩籠,以供工人在高空作業。另外,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時還發明了大型「起重機」以將沉重的磚瓦、石料等建築材料運到高處。貝斯特推測,為了建造鬥獸場,羅馬人至少製造了30臺以上的「起重機」。  不過,如此宏偉的建築,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書寫的卻是一段血腥、野蠻的歷史。
  • 羅馬最雄偉的鬥獸場,殘垣斷壁顯得猙獰可怕,想起了南京大屠殺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也就是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從建築特點來看,羅馬鬥獸場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鬥獸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至80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蹟。
  • 羅馬的地標性建築,古羅馬鬥獸場,來羅馬的遊客必來遊玩
    羅馬的地標。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 條條大路通羅馬,千瘡百孔的羅馬鬥獸場
    何時有鬥獸場,何時就有羅馬,當 鬥獸場倒塌之時,也是羅馬滅亡之日.提到義大利,一定不能少了羅馬,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和文藝復興的歷史在我腦海裡翻滾,來到羅馬最重要的就是去看一看羅馬鬥獸場的千瘡百孔,被古代羅馬人的智慧所震撼,因為他集合了給排水,上下聯動怎麼運輸猛獸等開光裝置,是古羅馬人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