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無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020-12-16 唐若心學

老子曾說,無為是一種最高的境界,為什麼無為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其實這隱藏了三個心理秘密:

心理學:無為

1、無為是尊重內心的界限

界限是心理學最為重要的概念,中國人百分之九十的煩惱與心理疾病來自界限不清,無論是婆媳關係還是夫妻關係以及在教育孩子的關係,普遍都存在越界的行為。

孩子為何越管越叛逆,親密關係為何會傷人,婆媳關係為什麼成為中國人老大難的問題,這裡面根本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各自的界限,所以才會讓關係變得錯綜複雜。而真正要解決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回歸到各自的邊界,學會尊重每個人內心界限是人生中重要的技能。也是讓關係可以變得良性循環的關鍵。

當我們懂得放下自己內心控制之情,學會彼此真正尊重的時候,就是看到了每個人的界限所在。而我們人生要想順利,就必須學會區分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老天的事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事就是尊重他人內心世界,不以愛名義進行幹涉,而是激發他人的自覺心。

心理學:無為

2、無為是讓各自回歸做自己

其次無為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讓各自回歸做自己,老子曾說,夫物芸芸,各歸其根,講述的其實就是回歸自我,做好自己,對自我進行管理,就是最有力量的時候。

李嘉誠曾說一個人的失敗其實就是源於自我管理的失敗,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自我管理的成功,自我管理強調的就是遵從內心,在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為什麼模樣,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標。

從某種意義來說,自我管理也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管理。是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給自己定不同的目標,激發自己身上的潛能,孔子曾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是孔子的自我管理目標,並不是適合所有人。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要學會與自我對話,挖掘內在成長動機,因為自我成長是自我管理發動機,經常反思自問自己,我這個階段目標是什麼,我應該如何有效的達成,我是否每天都在增長智慧,是否能夠坦然面對逆境與順境,在每個人生階段,都永不放棄自己,讓自我成長帶領我們走向持續自我進化。

心理學:無為

3、無為是順勢人的心理而為

無為的第三層內涵其實就是順勢而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泰勒在自己《助推》書籍強調的無論現在管理還是教育其實選擇助推方式是最能事半功倍,而助推就是無為的最高境界。比如我們常說,水往低處走,人往高處走就是順應人的心理趨勢。

助推不是強勢改變他人的心理與行為習慣,而是通過對他人心理的研究,順勢推出相應的政策引導他人。在生活中助推的例子比比皆是,為什麼我們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與家庭環境都對我們行為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所以父母與身邊朋友最大的功能都是我們模仿對象,行為的榜樣力量比任何說教都高效。

這是典型的生活中順勢而為例子,順勢而為對我們的啟示告訴我們當我們懂得助推的方式,我們往往發現就能四兩撥千斤,更容易找到人生的關鍵支點,達成最好的結果。

這就是無為之所以是人生最高境界,恰恰是因為遵循人的心理,順勢而為,是尊重他人的界限,是激發他人的自覺性,做最好的自我,而這幫助每個人發揮自我潛能最好的方式,引領我們走向勝利的彼岸。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相關焦點

  • 無為,道家的最高境界
    道家的無為決不是提倡什麼也不做和不為,這裡的「無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層次內涵是絕不能逆道而為,指的是不要人為的去亂為、胡為,去幹預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經過很好入靜修煉的常人乃至聖人之智去人為幹預宇宙大道的運行。
  • 老子的「無為」是指什麼?從三個層面理解,助你到達人生最高境界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治國需「無為而治」,那"無為"到底什麼意思呢?很多人會理解成「順勢而為」,其實不單單是這樣解釋,"無為"包含3個層面的意思,這才是老子主張的人生的最高境界。這正是"無為"的第一個方面:效仿"無"影響和改變萬物,做到"利物不爭"。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個字……
    禪是佛教的魂,也可以說是各行各業最高境界的魂。實際上中國的玄學、易經八卦,也是禪的思想、禪的境界。有人把中國的儒釋道文化用一副精煉的對聯概括了:諸子生百家,三教衍九流。百家,是從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等諸子衍生而來,講的都是宇宙人生之理。
  • 意識的宇宙新論,自然就是無為的意識層次、意識境界!
    人來到中間界,人為什麼處於中間界?這個不用多說了吧!智者心如明鏡,人生的意義是真的昭然若揭啊!所以,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意識能量或意識頻率狀態、精神世界處於什麼狀態,和什麼道相應,就會去什麼道。這輩子老是做惡事,修的都是貪嗔痴,呵呵,死後就去下三道。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此即道家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也。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
  • 道教的「無為」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以默默無為之道輔助萬物自我成就才是最好的幫助,就如同《道德經》所描述的那樣:「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太極拳作為一種高級武功……進而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
    太極拳作為一種高級武功,既是一個陽陽相濟、化發一體的實戰技法,又是一種築基強體、靜心養志的養生功法,是去浮棄躁、修身養性,進而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的過程。在練拳的整個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松其身、靜其心、定其神的要求,認真盤練拳架,力求做到松、圓、輕、柔、勻、沉、定、靜,慢慢就會感覺到整個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之中,渾身上下像被大氣沐浴著一般,進入一種虛無忘我之境界。
  • 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
    01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與痛苦人生,就是一齣戲,只是人生的導演不會給你劇本,你要演什麼樣的角色由你自己定。有些人,還未入戲,人生就已結束;有些人,入戲太深,成天沉醉在悲痛中。其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演技。水中月,鏡中花,是虛幻,亦是真實。
  • 聞其名號丨極樂是報土,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這句話顯明善導大師判別極樂世界報土,因為說到「無為涅槃界」。所謂「無為」,「為」是造作,遠離因緣造作,如果用因緣法所造作而成的,叫「有為」。無為是遠離因緣造作,離開生滅變化,是絕對的真實之相,這叫「無為」。「無為」其實和「涅槃、實相、法性、一真法界」都是同義詞,有同一個意義。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個字
    人生的最高境界,有一個字就能概括這個字是——「給」給掌聲為他人喝彩,既鼓勵了別人,也充盈了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掌聲。有些人一生都沒給過別人掌聲,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狹隘。
  • 佛教: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便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修煉人生五境界
    一、旅遊篇: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管什麼時候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將是塵歸塵土歸土,不管你願不願意,當你老了,葉落歸根之時,你就會特別的睹物生情。第一階段:潛龍勿用,這個階段是人生的起點,要努力學習積澱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二階段:見龍在田,這個階段是自鋒芒畢露的階段,要抓住機會展現自己。第三階段:終日乾乾,這個階段不要因為自己的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要時刻反省。第四階段:或躍在淵,這個時候是經營自己人生和事業的最佳時機。第五階段:飛龍在天,這個時候時機已經成熟,是將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推向頂峰的時候,時刻準備一飛沖天。
  • 為什麼說「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這是佛家禪宗提出的人生3重境界,也是佛家在參禪的時候,必然經歷的三個過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字面意思,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這不是廢話嗎?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剛來到世間,對世間萬物最初步的感受,就如一個懵懂可愛的小孩,他們的眼睛裡沒有雜質,他們的心靈沒有受到社會的玷汙,看見的一切,都是最初的本真狀態。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少了無為的紛擾,獨處以寧靜,寧靜而以致遠。為們有時在人群中也會感覺孤獨,甚至覺得不合群,可能恰恰是一種獨處的意識在佔據你的心間。獨處,是一個人回歸自然的表露,不必再戴著面具去面對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能靜靜的獨處,對於我們來說,真的難能可貴。
  • 《天道》:《道德經》中無為是與世無爭還是無為不爭
    無為不爭不是無為也不是不爭。沒有奮鬥的動力屬於焦慮,知與行,智與慧的不相適應,你在乎的只是一個結果。學習的結果是學歷,還是通過考試,可惜你會錯意,以為學《老子》可以解脫。可以通過掌握客觀規律更好的學習。
  • 儒家的人生四種境界和禪宗的人生三種境界,哪一種打動你的心?
    人生境界是個很玄乎的東西,很難說清楚。但是好在在歷史上,已經有著名哲學家、評論家等,都對人生境界進行過闡述,非常經典,對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很有教益。一、儒家學說的人生境界。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學說有很深的研究。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