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俄羅斯人的下酒菜,把肉當成米飯來吃,戰鬥民族就是這麼彪悍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很大程度上受到氣候的影響,比如溼寒之地的居民嗜辣,而居住在嚴寒之地的人喜歡吃肉,其目的是為了抵禦寒風的侵襲。其實俄羅斯人喜歡吃肉也是氣候的影響,吃肉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身體供暖,讓嚴寒的天氣變得不那麼難熬。今天就帶你們見識俄羅斯人的下酒菜,把肉當成米飯來吃,戰鬥民族就是這麼彪悍。
俄羅斯的夜市文化同樣繁榮,與中國也是明顯不同的是,俄羅斯的賣肉食的攤子佔比比較大,基本上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個,相信很多中國吃貨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會垂涎三尺。而且心中還會產生類似這樣的想法,原來他們的下酒菜都是硬貨呀,中國人喝酒都是配點花生米或者小菜之類的,跟他們一比好像顯得有點簡單啊。
看慣了中國的小烤串,乍一看俄羅斯的大肉串,對比真的不要太明顯,原來俄羅斯商家都這麼大方的嗎??烤串上的一坨肉就能抵得過中國的一串了吧,中國烤串因為肉比較少,所以使用竹籤就可以穿透肉,再看看他們,動用不鏽鋼鉗子可還行,這樣大的分量簡直就是吃貨們的福音啊。
除了烤肉串以外,豬排在俄羅斯也很受歡迎,就算把成年男性的拳頭跟肉塊放在一起,也不能佔據太大的優勢,用分量這麼大的肉做下酒菜,果然是戰鬥名族的風格,一點都不給你來虛的。最重要的是別看豬排那麼大,可是味道同樣沒有落下,俄羅斯的街邊烤肉無論從顏色還是味道上,都能夠勾出人類胃裡的饞蟲,喜歡吃肉的朋友們真的可以考慮來這裡逛逛夜市,簡直就是肉食主義者的天堂。
其實他們這麼喜歡吃肉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受嚴寒天氣的影響,能夠這麼任性吃肉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國家的肉並不是很貴,普通民眾基本都能承擔起這項開支。俄羅斯人對肉的喜愛絲毫不亞於中國人對米飯的重視,就連夜市也處處可以肉類的身影,多在夜市裡走幾圈,說不定聞著香味就很有飽腹感,連吃飯都可以省去了。
俄羅斯人對於肉的製作很有心得,通常都比較追求肉的原汁原味,不會用香味很重的調味料,前去旅遊的外國遊客都不吝對鮮美肉類的讚美。夜市中賣肉的攤子遠超於其他種類的美食,這在中國很難見到,在俄羅斯夜市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飲食文化差異在這一刻暴露無遺。
俄羅斯的下酒菜大多與肉有關,光是看他們的夜市攤子就覺得很壯觀,中國人很難體會到吃拳頭大的肉是什麼滋味,然而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