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歲的韋祖英,是從江縣鬥裡鄉牙拱村人,提起她的名字,村民們個個舉手讚譽。6歲時,韋祖英開始跟母親學習苗繡技藝,15歲時,她不僅學會了構圖,剪紙、裁布、手繡等十幾道工序,還能為自己繡上一套盛裝,這讓心靈手巧的她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繡娘。
2000年,韋祖英跟隨村裡的婦女一起到廣州打工,在一家繡花廠從事刺繡工作。也是從那時起,韋祖英萌生了回家開辦苗族刺繡廠的想法。2011年初,韋祖英從廣州返鄉創業,在愛人的支持下,在從江縣鬥裡鄉馬安村投資了20萬創辦了從江縣花甲電腦繡花廠。
在窮山溝裡辦廠,面對困難重重。韋祖英知道,萬事開頭難,只有自己先幹出一番實績,才能讓鄉親們跟著幹。業精於勤,勤學善用的韋祖英很快找到了門道,產品越做越好,產業越做越大。2014年,韋祖英發動村裡40多名繡娘成立了合作社,主要製作苗族刺繡、苗族時裝、鞋包等產品。據 她統計,合作社現在一年營業額可達120萬元。
2016年,隨著韋祖英的「從江縣花甲電腦繡花廠」規模不斷擴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村裡很多婦女都想學習電腦繡花技術,她們的熱情就是對婦女創業工作的最大支持。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韋祖英帶動大批農家婦女投身到刺繡中來,努力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願望。馬安村作為從江縣小康示範村,「花甲刺繡」也成為了鄉裡的亮點。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憑著精湛的繡花手藝,韋祖英不僅自己發家致富,還無償給村裡的婦女進行刺繡技術培訓,帶動大家就業,通過勞動共同致富。在韋祖英的帶動下,目前,全村已有大型繡花廠3家、家庭刺繡作坊28家、繡品店32家、專業刺繡設計室1家,刺繡產業覆蓋了全村。現全村人均收入達到2.4萬元,是五年前的10倍。
「她可優秀呢,一個人在廠裡忙前忙後,能頂半邊天呢。」優秀,已成為村民們提起韋祖英時,用得最多的一個詞語。韋祖英的努力,改變了村中無產業、無青壯勞動力的局面。「留守」與貧窮,也不再是馬安村的痛。
因為事跡突出,影響較大,韋祖英於2013年11月被從江縣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評為「最美從江女性人物」;2015年1月被授予黔東南州「美術工藝大師」稱號;2016年榮獲貴州省崗位建功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6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國務院召開第七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韋祖英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2020年10月22日,全國婦聯攜手中央各媒體開展下基層採訪活動,實地採訪了韋祖英,聆聽了她的創業故事。
【來源:黔東南州婦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