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雲展區
11月16日,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文博會「雲上開幕」。數據顯示,雲上文博會匯集了3243家企業和機構、21572件展品參展,吸引了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參展。這麼多家參展商,到底怎麼實現「雲辦展」的?晶報記者採訪了騰訊雲文博會項目技術負責人王志騰,揭開雲上文博會後臺技術的小秘密。
專屬「展位」+網上洽淡室 7×24小時安全重保
傳統的線下展會主要包括面對面的展示、交易、洽談,而雲上文博會則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壁壘。王志騰介紹,通過充分利用騰訊雲、騰訊安全、騰訊大數據、翻譯君、騰訊會議、騰訊企點、騰訊音視頻、雲直播等產品和服務能力,展商藉助文字、圖片、視頻、3D等多種方式、多維度展示產品和項目,就能將文博會的現場展示搬到網際網路上來。
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線下參展體驗,展品展示平臺以騰訊雲會展產品為基礎,提供官方活動、展會日程、主題展館、活動直播、供採對接、新聞與活動等服務,參展商可以擁有並管理自己專屬的「展位」,同時還能建設自己的VR虛擬展館,給參展觀眾沉浸式的體驗。與此同時,展品支持高清圖片放大以及視頻展示等方式,採購商在PC和小程序都可以欣賞展品。
在線洽談和供採對接,是參展商和採購商關注的關鍵環節。騰訊搭建了在線IM平臺,支持採購商與參展商客服進行一對一即時通信溝通,提高供採雙方效率,節省時間成本。在線洽談平臺則利用騰訊會議的在線協同,可支持500萬個「一對一」、全天候的網上洽談室。
作為國際化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展會,文博會平臺還融合了「騰訊翻譯君」的AI翻譯技術,提供中英文雙語切換的功能,供採雙方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語進行交流,由「翻譯君」進行同聲傳譯,無障礙交流幫客戶安排得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為了保障平臺的信息安全,平臺採用整體安全架構設計,通過雲防火牆、雲DDOS、雲應用防火牆、主機安全、資料庫審計、堡壘機、VPN等安全產品確保網絡安全。針對可能的突發事件,提前準備應急預案,並安排會議期間7×24小時安全重保,及時進行安全問題的發現和應急響應。同時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層面,也為展品圖片和展品信息加入圖片水印、防盜鏈、防複製等一系列保護功能。
北京打造創新雲上展廳 引入首個虛擬人智能客服
對於參展企業和機構來說,為了突出展示最新的文化產業發展成果,還通過融入新技術進行了獨創性的展廳搭建。
以北京雲上展廳為例,就實現了國內大型會展場景下的首個虛擬人智能客服,突破線下展覽空間限制,突出VR展覽特色,選取有代表性的首都城市文化景觀作為設計元素,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新穎獨特的觀展氛圍。通過融入AI新技術在首次線上文博會平臺實現了首個虛擬IP人物設計,進入「北京雲上展區」,會發現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春妮為原型的動漫人物「小春妮」在觀展過程中為觀眾介紹展覽內容,回答觀眾提問。
在騰訊雲小微語音合成(TTS)、自然語言理解(NLP)、虛擬人情緒動作模擬等技術的加持下,小春妮可以對展館相關問題應答如流,並配合場景作出生動的情緒動作反饋。
作為創新型AI產品,騰訊IP虛擬人讓原本只有語音或文本交互的人機對話體驗變得耳目一新。利用AI技術,精準提取並強化突顯明星IP或內容IP的特徵,賦能傳統行業,拓寬IP應用場景,如虛擬客服、虛擬主持人、虛擬助理、虛擬導遊等,讓IP持續產生衍生價值。
除此之外,利用IP的影響力,拉動粉絲流量、付費動力,給線上文化博覽會發展、城市名片推廣、IP或企業品牌的營銷帶來更大的增值想像空間。
文博會自2004年舉辦首屆以來,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5屆,每年匯聚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展示交易規模現已達到105000平方米。
晶報記者 羅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