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爾汗鹽湖的記憶
文/七師馬黎明
國家記憶青藏鐵路之三講述了鹽湖的故事。我們當年七師的汽車兵都跑北線鹽湖。那是修建青藏鐵路運輸物資的必經之路。察爾汗鹽湖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於。
&34;是蒙古語,意為&34;。鹽湖地處戈壁瀚海,因長期風吹日曬,湖內便形成了高濃度的滷水,逐漸結晶成了鹽粒,湖面板結成了厚厚的鹽蓋,異常堅硬。鐵道兵就是在這鹽蓋上修建青藏鐵路。
在察爾汗有這樣一個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察爾汗這裡遍地都是金銀珠寶,可是山神魔怪們為搶奪財寶而終年爭戰不休,給這裡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仙居崑崙山深處的西王母得知後,說&34;,決定擺平這些事,她命司水神放下天水來,把這些寶貝淹了誰也拿不到,只留人間的後代們。於是,這裡就出現了現在這樣的鹽湖。其實察爾汗鹽湖,是古海洋經青藏高原的地殼變遷,被山峰分隔並逐漸萎縮和乾涸而形成的。
陽光下的鹽湖公路如水泥一般堅固,雨天行駛在鹽湖大道上,路面滑的讓人心驚肉跳,車輛行駛比冰面路段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只有鐵道兵的車輛是不論颳風下雨還是路況泥濘、溼滑,為了保障青藏鐵路建設,我們連隊戰友依然行駛在察爾汗鹽湖那段危險的道路上。
在察爾汗鹽湖,差點為我在那裡豎一烈士墓碑。那天,下雨路滑,車拋錨了。連隊派三角架來拖我的車,從德令哈回格爾木時路很滑,,孫老兵的徒弟一腳剎車踩下去,兩臺車在鹽湖上七扭八扭跳起了探戈,緊接著,我的車慢慢的傾斜,然後就倒在鹽湖之中。還好,人沒大事。跳下車,我們幾個戰友立即脫了大衣墊在車輪下防止車輛繼續滑動,大家在這雨雪交加中用盡全力設法把車拖路面擺正時,外邊的衣服淋溼了,身上的汗水把裡邊貼身的襯衣也浸溼了。大家舒了一口長氣,沒敢停留,繼續行駛返回連隊。畢竟,咱們是鐵道兵啊!
在那裡鹽湖上有一個世界聞名的鉀肥廠。那是5000多名熱血青年,響應支援建設、發展鉀肥工業的號召,打著背包從海邊從東北從全國各地來到神秘的察爾汗,在荒涼的高原上、在鹽湖邊紮下了帳篷,艱苦奮鬥,建成了鉀肥廠,出國產鉀肥1000噸,填補了中國沒有鉀肥生產的空白。後來青海鉀肥被列為國家&34;,進入&34;。把察爾汗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1996年,青海鉀肥廠提出了&34;的口號,創建了,至2002年,兩代高原鹽湖人,金戈鐵馬,艱苦接力,奮戰50年,成為國家控股的中國第一規模的鉀肥生產基地,寫下了經天緯地的絕唱。
當年那裡只有平房坐落在湖中央,記得鉀肥廠有一位開黃河車的女司機技藝高超,讓我們刮目相看,這也成了我們這些&34;戰士們茶餘飯後的甜品。
繼續北上有個硼砂廠,當年不知何物?後來才知道硼砂在冶金工業中用於煅、焊接及金屬試驗,又是良好的熔劑。此外,還廣泛用於玻璃、陶瓷、醫藥、肥料、紡織等工業。潔白無瑕的硼砂沐浴在陽光下,為祖國經濟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鐵道兵34團完成了鹽湖的歷史性貢獻,這個團駐紮在錫鐵山,山的顏色鐵青,無草無樹,一條小溪流在靜靜的流淌,大山和小溪相互暗戀了不知多少年,相依相偎。34團是全師居住條件最惡劣的地方,兩任師長來自34團,他們是劉魁和蔣安餘前輩。
察爾汗鹽湖那時是供應全國的&34;,現在已經非常精貴了,很難在市面看到了。我曾經用半籮筐的鹽換了百斤湟魚,今日不可想像。
察爾汗鹽湖如同美麗的少女,純潔而誘人。鹽湖我沒有忘記你,國家記憶在訴說著你的故事,讓你在全世界一展風姿,讓全世界知道了你的容顏如此青春奪人!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