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TMT報導 文/無奇】本月初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第6輪網絡餐飲服務監測結果顯示,餓了麼美團百度等3家外賣平臺有不同程度的店鋪違法經營行為,包括商家網上公示的經營許可證多為假證、套證或冒用地址(店鋪)經營等。然而食藥監剛剛監測完一個月不到,消費者又碰到了「李鬼」事件。
近日,有上海網友發帖控訴自己在餓了麼平臺上遭遇山寨「鼎泰豐」,被多收了一半餐費的經歷,其向餓了麼投訴至今沒有說法。
當事人李先生向觀察者網表示,5月27日他在餓了麼平臺上下單鼎泰豐,選擇了系統推薦的第一家店鋪,在等餐過程中,李先生發現配送路線非常可疑,接著李先生查詢店鋪經營執照發現,其經營地址指向了橫跨半個城市的另一家店鋪。如果按顯示的經營地址給李先生配送,根本不可能在39分鐘內送到李先生手中。
這時,李先生致電鼎泰豐了解到,其根本沒有與任何外賣平臺合作,而李先生下單的拌麵、炒飯等4件食品,也比店內實際價格高出了50%。
就在李先生在餓了麼平臺上投訴之後,接到了一個神秘的匿名電話,希望給李先生退還差價後以息事寧人。對方首先聲稱是鼎泰豐員工被李先生識破,接著又稱食品在陸家嘴購買並加價87元配送,在李先生拒絕並要求其停止坑蒙拐騙後,對方掛斷了電話。
觀察者網從鼎泰豐方面了解到,其的確沒有在任何外賣平臺上開設店鋪,記者在餓了麼上以「鼎泰豐」為關鍵詞查詢,卻查到了3家店鋪,其中2家頭像與正宗鼎泰豐一致,且均有營業資質證書。
此間餓了麼沒有回應,客服表示給不了答覆,至此沒有解決方案。李先生對觀察者網表示,他希望餓了麼平臺徹查不實商家,退回多收款項,公開道歉。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食藥監每次監測都能發現該平臺上有套證、假證情況,每次均責令其改正,但毫無意外下一次都能查出問題。
與李先生情況類似的不在少數,據《中國商報》消息,5月22日,一網友在天涯社區發帖,反映三亞亞龍灣晶鑫美食店、皇牌粥鋪、小金牛蓋澆飯粥等實體外賣店營業地址造假等問題。隨後,三亞市食藥監局和工商局對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進行約談,要求外賣平臺立即對已停止經營的餐廳實體店進行網絡下架處理,同時,擬對其未認真查驗入網餐飲店相關信息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一位長期關注網絡食品安全領域的學者曾對《新京報》分析,「三無店鋪通過系統審核有兩個原因:一是造假技術也升級換代,客觀上平臺和政府出現管理和監管滯後性。二是不排除平臺可能基於經營獲利的驅動,管理相對鬆弛懈怠造成相應漏洞。」
對於上述學者提到的第二種可能情況,封面新聞上月初曾有報導,一位曾在成都餓了麼某片區從事業務員工作的市民趙先生的爆料:為了完成公司業績,公司內部與區域經理默許他們通過製作虛假證件,幫助一批證照不全的「黑店」、無實體門店的「幽靈餐廳」上線外賣平臺。
趙先生稱,許多商戶都由於證照不全的問題,沒有在餓了麼上線的資格。但是由於「績效獎勵能拿到近乎於基本工資翻倍的數額」,為了完成業績,拿到績效獎勵,只要商戶願意加盟,業務員都會協助其完成審核。而他們選擇的辦法,就是偽造證件。
截至發稿,觀察者網向餓了麼方面了解包括如何審核平臺資質、整改情況以及對李先生事件有何解決意見等疑問,對方尚未回復。
公開信息顯示,餓了麼由張旭豪、康嘉等人2009年在上海創立,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