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崆峒山是西北最著名的道教聖地,國內外知名,每年香客絡繹不絕。而膠東半島的煙臺海上有座崆峒島除當地人外就鮮為人知了。
崆峒島位於煙臺市區東北海域,距離煙臺山約10公裡,西與芝罘島相望,距離也是約10公裡。由崆峒島(主島)、頭弧島、二弧島、三弧島、地流星島、豆卵島、柴島、龜島、夾島、陀螺頂、馬島、扁擔島等十幾個島嶼組成,主島面積約1平方公裡,海拔最高處63.8米。呈一字形排列,也有些像北鬥七星,東西走向1500多米,像一串閃亮的明珠,是保護煙臺市區的一道天然屏障。
為什麼叫崆峒島呢?這還有一番來歷。明朝以前這裡無人居住,因島上山石空洞多,那時人們稱之為「空島」和「空洞島」,後來人們覺得這些名太不素雅,便更名為「崆峒島」,是不是沾了崆峒山的名氣而更的名無法論證。
清朝初年,島上最早是一位文登人短期居住,後來又離島而去,他所居住過的山溝人們叫做「留夼」。後來煙臺七夼村的八戶漁民結伴來島上居住安家,給自己的村起了個名字叫「八家島」。再後來煙臺十三村的一些居民以及外地逃難而來的難民,都落在崆峒島,逐漸形成了三百多年歷史、幾百戶人家的的大村。
島上最高處有座燈塔,是1866年英國人修的,有150多年歷史,雖有經過幾次修復,但還留有很多當年燈塔的痕跡。崆峒島燈塔、芝罘島東燈塔、煙臺山燈塔,這三處燈塔對於進港和航行的船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崆峒島守護燈塔的老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維護和保養著海上生命線,都是從身強力壯的年齡開始一直在這枯糟的崗位上幹到老。很值得人們尊敬。
崆峒島海域盛產海產品,海參、鮑魚、對蝦、各種貝類都是佳品,這一帶海域曾經也是豐富的天然漁場。現在煙臺市民休閒釣魚的最佳去處就是這個海域。
崆峒島及周邊島嶼十分美麗,主島和最近的馬島已相通,旅遊觀光車一覽兩個島的風景,在主島西南有個很像龜的島嶼,也稱蛇島,島上有許多有毒的蝮蛇,人們很少去那裡。除主島外其他島沒有常住人口,但每個小島都有它的特色,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崆峒島不島風景優美,也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1945年10月解放崆峒島是煙臺最激烈的戰鬥之一,國民黨山東第十七保安旅盤踞崆峒島,我膠東軍區和東海軍分區組成的聯軍在島上和敵人展開殊死戰鬥,於1945年10月30日全部解放崆峒島。
為了開發崆峒島的旅遊資源,煙臺市政府對崆峒島現居民展開整體搬遷,在煙臺市區優越地段蓋起崆峒島小區,崆峒島正在招商引資,將大手筆對崆峒島和周邊島嶼進行大規模開發。崆峒島不久的未來必定人們旅遊休閒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