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無量壽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念老居士說,「《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
《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稱性的圓教,與自性完全相應,字字句句的經文,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圓滿的大教,這是從佛那裡說的;要從眾生邊上說,是眾生的自性,眾生本具的化儀,眾生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
善導大師:「世尊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源海」 本源即解釋《無量壽經》。
日本道隱法師對《無量壽經》的讚嘆,他說:如來興世,此地這個如來是指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正說就是為說《無量壽經》來的。
四十九年所說不少的經典,那些經典是附帶說的,主要是說《無量壽經》,或者說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概論,是對極樂世界方方面面做詳細的介紹。
《觀無量壽經》它只講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理論,念佛成佛理論的依據是什麼;第二個是方法,要怎樣才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觀經》就講兩個問題。
理論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們就不再懷疑了。這個心是真心,真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老祖宗就肯定了,說出本性本善,那個本性本善就是真心,就是是心是佛,是心是佛本善。把理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方法,佛說了十六種,這是大分,就是十六大類,每一類裡面很多,有幾十種、幾百種。最後第十六,就教我們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念四個字也可以,阿彌陀佛,都行。阿彌陀佛。只要老實念,用真誠心念、用清淨心念、用恭敬心念,這叫正念。
道隱師說,奇特最勝的妙典,這是講經典,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當中,是最奇、最特、最殊勝的妙典。等於說我們今天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的最精彩的部分、最精華的部分,我們得到了。為什麼有這樣的讚嘆?下頭就說明了,一乘究竟之極說,一乘是成佛之道,這部經是講直捷成佛,而且快速成佛、穩當成佛。說得聽的人不敢相信,所以這個經又叫做難信之法,這就是奇特最勝,大家不敢相信,成佛之道說到極處了,快速、穩當。依照經典裡面說法,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要多長的時間?《阿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有人一天就可以成功,兩天成功、三天成功的,講到第六日,後頭七,七不是數字,七當作圓滿講。
光羲老居士說,「《無量壽經》是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一大藏教就是世尊傳下來的所有的經典,所有經典到最後統統指歸信願持名往生淨土
學《無量壽經》還有一個巧方法,但是不能有懷疑。每天讀經、念佛,讀經的時間不要定遍數,定時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能念多少遍不拘,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恭敬心,每天讀十個小時。起初開始讀的時候大概讀一遍要兩個小時,三個月之後大概念一遍一個半小時可以了,半年之後就一個小時,一年之後大概只要四十分鐘,為什麼?念熟了。要念滿十個小時,一直念下去,什麼意思不管它,每一個字念得很正確,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
十年,你自自然然會講這個《無量壽經》,而且講得跟佛一樣。為什麼?這個方法把你的清淨心念出來、平等心念出來,這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生智慧,智慧自然通達,自然明了。十年之後,這部經你講的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說沒有兩樣。有沒有人願意試試看?
我說這個不是隨便說的,有一個人實驗成功了,東北劉素雲居士。
她聽講《無量壽經》聽了十年,一部聽完了從頭再聽,都是這個方法,一天一片聽十遍,十個小時就聽一片,好,長時薰修,心定了。十年之後,真的,智慧開了,《無量壽經》講得不錯,大家喜歡聽她講。其他的經沒有學過,統統能講,一經通一切經全通了,這是個好榜樣、好例子。
真正學習不要著急,不要想我趕快出來講經,不必,開悟之後再出來,你的心是定的。凡是到開悟這個時候,往生極樂世界可以隨意,我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一點不礙事。這種人對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牽掛,所以他隨時可以走得了,想去就去,願意多住幾年也不妨礙,生死自在。
《無量壽經》中這句佛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能量?下面說出來,這是彌陀一乘願海。一乘願海,一乘是成佛,願是四十八願,本經第六品,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全說出來了,願願都兌現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彌陀四十八願你全得到,他所發的願我們受用到了。
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中,修行的方法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是究竟果覺,是阿彌陀佛證得的。
《無量壽經》實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假的,「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託出」。和盤,一絲毫保留都沒有,連盤子都託出來了。
《無量壽經》文字不長,很適合現在這個時代,太長了沒有時間,無法修學。像《華嚴》太長了,我們過去發心想把它講一遍,我們估計《華嚴經》從頭到尾講一遍要多少時間?估計要兩萬個小時,沒有人能學。這個經還可以,這個經標準的時間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天四個小時要三百天,還行,再長就不考慮了。
——淨空法師大經科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