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仁懷:送葬人在抬棺下山途中,因路面結冰滑行下坡,導致抬棺的木頭斷裂,抬棺人被摔了一地!
喪葬習俗傳承已有千年,有水葬、火葬、土葬等多種喪葬方式,但是在農村地區還是以土葬為主,認為人只有入土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此前,雖然有很多的專家呼籲大家採用火葬,認為這種方式比較環保,但是大部分的農村人卻不太願意接受這種喪葬方式,畢竟農村的土地資源較多,沒有城市那般匱乏。
土葬的方式雖然很符合農村人的心理預期,卻也有著很多的弊端,如果棺木過重山路險要就很容易出現事故。
近日,貴州仁懷就發生了一起送葬人摔倒的事件,所幸並沒有完成人員傷亡。
事件回顧:
據媒體報導,12月19日,貴州仁懷發生了讓人揪心的一幕,送葬隊伍下山時因路面結冰,送葬人集體滑行下坡,導致抬棺木頭斷裂,一群人都摔倒在地,幸運的是棺木落地後並沒有滑行,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據了解,當時情況特別的危險,地面本來就滑,而且大家還都抬著棺木,如果有一個人鬆手重心就會發生偏移,所以儘管滑行了很久也沒人鬆手,但是最後卻因為抬棺的木頭斷裂,導致抬棺人摔了一片,幸運的是並沒有人因此受傷。
婚喪嫁娶,不論對誰而言可能都是頭等大事,想必大家都不希望在這樣的日子再生事端,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天氣因素沒有檢查清楚路況,從而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很多的農村人都喜歡用棺木的厚度,來體現對長輩的重視,因此棺木一般都很重,不便於運輸。
從視頻畫面來看,這幅棺木十分的厚重加上逝者可能有五六百斤的重量,在結冰的路面,就算什麼東西都不帶也站不住腳,更何況還抗著這麼重的東西。
農村地理位置一般都比較偏僻,路面也是十分的陡峭,雖然如今很多地方都鋪上了水泥路,但是很多地方還是不太好走。
因此,在出殯時,一定要事先檢查路面情況,清理一下障礙物,保證道路通暢將風險降到最低。
近年來,因送葬發生意外的事件,可謂是頻繁發生,這不僅跟棺木重量和山路不好走有很大的關係,還與大家的粗心有關,如果大家能提前檢查路況,就一定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
安全無小事,不論是做什麼事情,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尤其是一些高風險的活動就更加應該重視,否則一旦出事後果將無法想像。
這起事件,雖然沒有人員受傷,但是也為我們敲了一個警鐘,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排除安全隱患,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