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重慶江北區觀音橋街道集中執法力量對佔道經營、亂堆亂放等市容亂象進行整治,記者實地探訪時發現,不少餐飲門店實現了「明廚亮灶」。市民一邊吃著面,一邊可以通過顯示屏看到廚房間的動態,看得放心,吃得更安心,保障了轄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雖說重慶地道美食吃的就是『蒼蠅館子』,但是環境不好,心頭多少還是有一點擔心,我今天過來吃麵,比原來乾淨很多,完全是改頭換面了,原來是街道出面整治了!」12月11日,在江北區觀音橋商圈一家「網紅」麵館內,正在吃麵的顧客史小龍說。
小面好吃環境也要好
觀音橋商圈作為重慶都市旅遊「門面」,一到節假日,來這裡尋找美味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人流量十分密集。然而,各類小餐飲店的聚集,也給這條街帶來了「負擔」,各色各樣的麵館也都在銷售具有代表的「重慶小面」,而有些麵館的衛生環境則令人擔憂。
桌椅板凳擺滿步行通道,餐巾紙和餐具包裝袋隨意丟棄,店鋪門口地面汙水橫流,廚餘垃圾桶亂堆亂放……這些市容亂象在一些背街小巷滋生蔓延。觀音橋街道轄區範圍內存在多家「蒼蠅麵館」,小面、雜醬面、豌雜麵等色香味俱全的重慶特色小面讓麵館生意紅火,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小店」。
然而受店鋪內面積限制,這些店鋪為了招攬更多食客,將麵攤擺在了門口的便道上,這讓本就不太寬的便道變得更加擁擠不堪,隨之產生的垃圾也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
近日,觀音橋街道集中執法力量對佔道經營、亂堆亂放等市容亂象進行整治。街道組織執法人員召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專題會,對當前市容環境衛生和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刻剖析,並一一對症下藥落實解決方案和整改要求,壓實整治責任,強力推進整治工作。
同時,聯動區市場監管所,組建市容環境專項整治隊伍,劃片區劃網格對小餐飲門店佔道經營、亂倒垃圾、亂排汙水、店外作業、食品安全等重點問題進行巡查,柔性勸導與剛性執法雙管齊下,發現一起勸導一起處理一起,限時店鋪經營負責人撤銷外擺區域、重新粉刷外牆立面、清晰維護店招牌,對問題突出的門店予以暫停營業整頓。
麵館「變靚」吃起會更香
採訪當天,記者走進一家老牌麵館實地探訪。大堂裡,不少顧客正在吃麵,一抬頭就能通過電子屏看到廚房裡的操作畫面,實現了「明廚亮灶」。
「一邊吃著面,一邊可以通過顯示屏看到廚房間的動態,看得放心,吃得更安心。」顧客王阿姨說。走進廚房,感覺眼前一亮,所有設施和器具都擦拭得鋥亮,看不到有油汙殘留。地面乾淨整潔,汙水排放處理規範。
廚房的操作臺上,用紅色的膠帶劃分成不同的區域,調料盒、食用油、辣椒油等分類擺放。清洗食材的水池也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域,標明了「一洗」「二洗」的字樣。
通過整治,轄區小餐飲門面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店鋪後廚及店內環境乾淨整潔,地面沒有汙水和垃圾,廚餘垃圾按照規定分類收集、運輸、日產日清。在用餐尖峰時段,桌凳靠邊靠壁擺放,其餘時間不佔道經營,切實還居民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還城市暢通有序的人行通道,保障了轄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觀音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小餐飲的整改,執法部門著實下了功夫,針對轄區內小餐飲店實行拉網式檢查,督促餐飲店對標達標,提高轄區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居民食品安全幸福感、獲得感。接下來,觀音橋街道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易反彈區域持續加強巡查力度,延時巡控時間,切實維護良好市容環境衛生秩序。 (錢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