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戰役唯一被俘軍官,被越南關押迫害5年,回國時僅剩37公斤

2021-01-20 未央文史

1984年4月份,距離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過去了5個年頭。在那場戰爭結束之後,不甘心失敗的越軍依然多次越境騷擾,甚至還派兵侵佔老山,依託險峻山勢修築大量溝壕、掩體、藏兵洞、陷阱和鐵絲網等防禦工事。

「老山戰役」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爆發的。

不過在具體講述這場戰役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當時的世界格局和東南亞地區的現實狀況。

1978年,為了繼承當年的「法屬印度支那」版圖,越南黎筍當局發動了對柬埔寨的進攻。

由於當時越南的背後有著蘇聯的支持,越南也開始對我國的邊境地區展開了騷擾和侵犯。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

越南的用意有二。一是彰顯蘇聯在東南亞的存在,也就是告訴世人,越南現在是蘇聯在東南亞地區的「頭號小弟」,在這塊地方上是「一國之下,萬國之上」。

二就是北越在擊敗了南越統一了越南之後,想要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運轉模式,儘量排除一些來自他國的不必要的幹擾。

基於這兩點,當時中越雙方的矛盾就可以說是難以避免的了,這也就有了那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誓師大會

時間來到了1983年年底,當時基本佔領了柬埔寨的越南,為了清除掉柬埔寨境內的遊擊隊活動,準備發動新的一輪攻勢,以圖徹底佔領柬埔寨。

越南一對柬埔寨動手,我國就必須動手支援柬埔寨。因為如果放縱越南徹底佔領柬埔寨,那麼越南和蘇聯的勢力對我們勢必會形成合圍,那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眾所周知,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在1979年結束的。戰爭結束後,我軍做了很多經驗教訓的總結,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很多新方案和新思路都需要實戰的檢驗。

所以,當時各個軍區都想要把自己的部隊拉上去打一打,看一看究竟成色怎麼樣。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奪回兩山」也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圖|現在的老山實景全貌(中方一側)

所謂「兩山」,指的是老山和者陰山,合稱起來叫做「兩山」。

這兩個山頭,其實是中越邊境地帶上兩個據點性質的山頭。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據點處只需要樹好界碑,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了。

可是越南對這兩座山頭一直都有非分之想。

他們不但破壞規定,在「兩山」地區修建起了防禦工事,而且還是大規模的修建,派遣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守護這些防禦工事。實際上,就是佔領掌控了「兩山」地區。

然而對於我國而言,這並不是件好事。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圖|成都軍區雲南前指召開偵查作戰會議

因此,如何收復「兩山」就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新任務。

可是越南因為自己的「先下手為強」,佔據了先機,可謂是氣焰囂張。

憑藉著自己事先修建起來的大量堡壘群,以及在山頭上密密麻麻的火力點,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戰壕。越軍喊起話來那可是底氣十足,聲稱就算是整個昆明軍區來了,也攻不下老山!

這個態度之囂張可見一斑。越南人都這麼喊話了,我們要是再不做出反應,那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越南可謂是「求仁得仁」,朝著昆明軍區喊話,還真就給昆明軍區(1985年合併入成都軍區)喊來了。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解放軍戰士

不過,昆明軍區並沒有全軍出動,而是派了18000人。

從這一刻開始,圍繞著「兩山」作為陣地,從1984年4月份到1989年10月份,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就這麼開始了,這一場拉鋸戰也被稱作「兩山戰役」。

在這五年多的時間裡,先後有蘭州、瀋陽、北京、南京、廣州、濟南、成都7大軍區輪番參戰。通過輪戰,我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也切實鍛鍊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在輪戰過程中,於前線被俘的我軍士兵一共有6位。其中有五名戰士,分別是14軍的白之禮,67軍的王念順、李林海、姜文達還有繆甫榮。還有一名軍官,就是時任14軍40師118團1營2連副指導員的汪斌。

圖|老山作戰中被俘的副指導員汪斌

因為汪斌是這些被俘虜戰士中唯一的軍官,所以圍繞著他的關注和話題也就格外多。我們不妨從這個特殊的角度,來回顧一下這場曠日持久的惡戰。

汪斌被俘的時間是1984年的4月28日,這一天是40師收復老山作戰——也就是那場可以被列入人類歷史上最慘烈戰爭排行榜的「老山戰役」的頭一天。

汪斌當時在的118團1營,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由於表現優異,作戰勇敢而且戰績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了「英雄營」的稱號。

英雄自然是要衝鋒在前,浴血奮戰。這一次「老山戰役」,118團1營自然也不能落在後面,而且他們執行的正是最危險、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穿插作戰任務。

圖|1984年,118團的收復老山戰鬥部署圖

1營需要先佔領76號高地和1072號高地,一方面要從後面切斷敵人的退路;另一方面還要切斷敵人的物資補給和增援的道路。

可以說1營所擔任的就是一道保險閘門的作用,要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在完成了這些任務之後,1營還要繼續沿著49號高地和48號高地,繼續朝著老山方向進攻,配合主力部隊殲滅佔領老山地區的敵人,1營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在戰鬥正式開打之前,14軍的軍長改變了原先對1營的作戰方案部署。

雖然1營依舊是去執行穿插任務,但是軍長改變了原計劃1營的穿插路線,把穿插路線提高了整整400米。

1營從原計劃的山腳下穿插,變成了從山坡上穿插,就需要整支隊伍從80號和59號高地之間越過邊境線,沿著79號、1214號還有78號高地進行迂迴穿插。

那麼,軍長為什麼要突然間改變原來的部署呢?

軍長給出的理由是這一條路線山高林密,茂密的叢林便於部隊的偽裝和隱蔽,可以在出其不意之間打擊敵人。

圖|1連進行戰前動員,受領作戰任務

軍長給出的理由是這一條路線山高林密,茂密的叢林便於部隊的偽裝和隱蔽,可以在出其不意之間打擊敵人。

從主觀意願上來說,軍長的想法其實不無道理。

但是在這次突然改變原有作戰方案的事件當中,軍長毫無疑問犯了主觀盲動主義的錯誤,只看到了密林有利於部隊的作戰隱蔽,忽視了客觀存在的惡劣地形條件。

而且這條路線上樹高林密的特點,越南人也是心知肚明,早早地就在這條路線上部署了火力網。一營從這條路線進行迂迴穿插,可謂是正中越南人的下懷,正正落入了包圍圈中。

果不其然,最終1營損失慘重,沒能完成攻佔1072號高地的任務。這一次任務失敗,和軍長臨時改變原有作戰部署、主觀盲動有關,軍長難辭其咎。

圖|對越反擊戰期間,我軍炮兵舊照

1984年4月28日凌晨5點56分,14軍的炮兵依照原有作戰計劃,開始向老山地區實施34分鐘的炮火準備。

14分鐘之後,也就是6點10分的時候,1營還在高山密林當中朝著目標艱難行軍。就在這個時候,1營戰鬥隊形的腰部和尾部遭到了越南方面炮火的猛烈打擊。

越南軍隊採用了裝有瞬發引信的炮彈,這些炮彈一接觸到樹枝就會立刻爆炸,爆炸的彈片形成了彈片覆蓋的火力網。這對於在行軍過程中沒有防禦工事保護的士兵們,顯然是滅頂之災。

在1營腰部和尾部的部隊是營指揮所、火力部隊以及承擔著預備隊任務的2連,越南軍隊這一次提前預判和火力部署,給我軍造成了慘重的傷亡。

圖|解放軍戰士正在發起猛烈的攻擊

越南部隊在這次行動中採用的瞬發引信效果非常恐怖,越南在經歷了和美國十年的戰爭之後,對於轟炸方面的了解和經驗非常多。

這種瞬發引信非常適用於高山密林地區的作戰,傾斜而下的彈片可以大規模殺傷步兵。

而且與此同時,除了轟炸之外,越南軍隊還對這個地點進行了幾個小時的瘋狂掃射,落入包圍圈的戰士們躲無可躲,戰場上一片血肉橫飛。

如此慘痛的後果僅僅是因為把穿插路線提高了400米。

在這次被伏擊的戰鬥當中,原本承擔著預備隊任務的2連損失慘重。在經過1214高地、78號高地東側之後,整支部隊損失將近一半,連隊的傷亡就達到了50多人。

但2連在身處絕境的情況下,依舊沒有放棄抵抗,奮力謀求突圍。2連連長王仕田、指導員高少林為了率領著隊伍突圍,身先士卒,帶領著部隊進行衝鋒。

但是越南軍隊的轟炸和掃射如影隨形,在慘烈的戰鬥當中,副連長叢明壯烈犧牲,連長王仕田和指導員高少林先後被如雨點一般的密集炮火炸傷,整個2連失去了指揮調度。

這個時候,擔子就落到了身為副指導員的汪斌身上。汪斌本來是負責帶領炊事班執行戰場上的救護和彈藥補給工作,也就是後續的戰地後勤工作。

圖|老山作戰中,我軍戰士舊照

在完成了戰地後期任務之後,汪斌遇到了負傷的指導員高少林,高少林任命汪斌作為代理連長,繼續指揮連隊戰鬥,汪斌可以說是臨危受命。

汪斌也是不辱使命,工作認真,和司務長韓金才和通訊員邵文忠一起,一邊在戰場上搶救傷員,一邊收攏部隊朝著營指揮所靠攏。

令人感動的是,當汪斌得知副連長叢明壯烈犧牲的消息的時候,汪斌主動向營長劉年光請纓,去戰場上找回叢明的遺體。營長劉年光同意了汪斌的請求。

就這樣,汪斌把收攏起來的部隊交到了2排長韋成文負責的警戒營指揮所。安頓好了一切之後,汪斌就帶著司務長韓金才和通訊員邵文忠朝著敵人的縱深方向出發了。

但是途徑48號高地的時候,汪斌的小隊和越南軍隊的一個小分隊遭遇了。越南軍隊率先開火,韓金才和邵文忠不幸犧牲,汪斌也是左腿中彈負傷。

因為汪斌是指揮員,所以當時他背著861指揮機、指揮旗還有望遠鏡,而敵人也是通過這幾樣裝備辨認出汪斌是一名指揮員。

不湊巧的是,當時的汪斌左腿中彈,喪失了移動能力,只能在原地和敵人周旋作戰。

圖|緊握手榴彈的我軍士兵

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中,汪斌身上的衝鋒鎗給了2排的一個火箭筒手,這個時候的汪斌身上只剩下了兩顆手榴彈。

當打光了所有的手榴彈之後,汪斌想要拿下邵文忠身上的衝鋒鎗。可是因為左腿中彈,汪斌無法快速移動,被一擁而上的越南士兵打暈之後俘虜了。

當汪斌從昏迷之中甦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他被捆在了一截樹幹上,被幾個越南士兵往山下拖,軍人的直覺告訴汪斌,他被俘了,現在落到了敵人的手裡。

據說在當時,汪斌在打光了手中的手榴彈之後,曾經朝著遠處的6班班長花國順大聲呼喊:「快向我開槍!」可是花國順實在不忍心朝著自己的戰友開槍,只能看著汪斌被俘虜。

圖|越南監獄舊址

到了第二天下午,汪斌被轉移到了越南方面的監獄裡,越南人解開了捆綁著他的繩子,給汪斌戴上了手銬。

到了晚上,看守只給汪斌送來了半盒米飯和幾顆花生米,打開了汪斌的手銬之後離開了囚牢。汪斌對自己被俘的處境非常悲痛,想要利用那一根曾經捆綁自己的繩子自殺了斷。

可是當他把繩子系在了窗戶柵欄上的時候,被看守發現了。幾個人立刻衝進屋子把汪斌拖了下來,而且對他一頓暴打,來懲罰汪斌的自殺行為。

時間沒過多久,汪斌就被送到了越南河內關押。

在關押初期,越南方面對汪斌可謂是極盡折磨之能事,除了對汪斌進行打罵之外,還對汪斌進行了包括電刑在內的摧殘和折磨。

圖|越南監獄內的囚犯舊照

在這一系列的折磨之後,越南方面對汪斌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囚禁。在這囚禁期間,汪斌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受到了無盡的折磨。

時間來到了1986年的秋天,在肉體和心理承受著雙重折磨的汪斌產生了越獄的想法。汪斌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終於在1987年的7月19號逃出了監獄。

按照汪斌的計劃,他是想著跑到位於河內的我國大使館尋求幫助的。但是長期的監禁生活和虐待讓汪斌的身體極度虛弱,還沒跑出去多遠,他就被越南士兵抓了回去。

然後又是一輪非人的毒打,汪斌被監禁的生活就這樣還在繼續著。

圖|被中國軍隊俘虜的越南武裝人員

汪斌真正走出監獄是在1990年的1月19號,這一天中越雙方在友誼關與同登公路的零公裡處舉行了雙方戰俘的遣返儀式,汪斌也是遣返名單中的一位。

和汪斌一道被遣返的還有白之禮、王念順、姜文達、繆甫榮5個人。在這其中,汪斌是唯一的軍官。

汪斌在長期的監禁之後,終於獲得了自由,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國。

在回國之後,汪斌在南寧停留了將近一個月,然後由成都軍區接回雲南,回到了自己的118團,在團衛生隊接受治療和審查。

圖|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隊

汪斌在越南的監獄裡度過了將近6年的歲月,越南監獄的條件極其惡劣,而且越南方面對汪斌也是非打即罵,一直用各種殘酷的手段來折磨著汪斌。

汪斌從越南返回到國內的時候,身體狀況差到了什麼程度呢?

汪斌作為一名高大壯實的山東漢子,而且還曾經是一名軍官,回國的時候卻只剩下了37公斤。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皮包骨,可見越南監獄的生活是多麼惡劣。

除了嚴重的營養不良之外,汪斌在長時間的監禁生活中還患上了許多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胃出血、胃下垂、偏頭痛、嚴重失眠、便血等一系列疾病。

這些疾病還有巨大的精神壓力,無時不刻不在折磨著汪斌,把汪斌搞成了這個樣子。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場景

回到祖國後,汪斌的情況獲得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與密切關注,他的疾病在團衛生隊也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料,汪斌一點一點恢復了起來。

其實最折磨汪斌的並非是肉體上的折磨,而是精神上的巨大壓力。汪斌一直對自己的被俘耿耿於懷,始終放不下這個擔子。

最後讓汪斌真正有所改觀的,是陳賡大將的兒子陳知建的一次探望。

陳知建對汪斌講:「如果我們相信了那些關於你變節投敵的傳言,是絕對不會來看你的。既然我們來看你,就說明你的問題有了答案,你應該放下包袱,好好養病。」

圖|開國大將陳賡之子陳知建先生

在為期一年多的審查之後,關於汪斌的問題,組織上已經有了答案,給出了最後的結論——汪斌在被俘期間,沒有投敵叛國行為,恢復軍籍、黨籍和幹部職務。

這一處理決定,非常好地體現了組織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及對同志的關懷之情。而且組織上考慮到汪斌的軍齡和之前的職務,還有在戰場上的良好表現,還授予汪斌上尉軍銜。

汪斌在衛生隊的細心照料下恢復了健康,在組織的精心關懷之下,也卸下了一直困擾著自己的精神包袱。

在恢復了健康之後,也就是1993年初期,汪斌離開了深處多年的部隊,回到了山東老家。

圖|上世紀山東城市風貌

在如夢似幻的十幾年後終於回到了故土,汪斌決定轉業,在山東省鄒城市的電力系統工作。

沒有了戰場上的血肉橫飛和炮火連天,也沒有了監獄裡的非人虐待和精神折磨,汪斌終於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這也是那一代人,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之後,最為渴求的平靜生活。

也許在汪斌的腦海深處,南疆戰場上那無邊的戰火和喊殺震天,會一直迴響在耳畔,讓他更加珍惜眼下的平靜生活。

圖|兩山輪戰戰爭場景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支軍隊當中,戰爭基本是不可避免的話題。而在戰爭中,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就是戰俘。

戰俘問題一直是敏感而又繞不開的話題,我們很多人對於戰俘問題一直都存在一個比較大的誤區,那就是對投降和被俘的概念混淆不清。

其實這兩個詞彙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和概念,投降的意思就是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放棄抵抗,自己主動向著自己的敵人投降,最後導致了自己自願被活捉,這種情況下叫做投降。

對於一名軍人來說,最大的恥辱就是主動放下武器,朝著自己的敵人投降。

圖|戰場上,投降的士兵

而被俘的概念和投降截然不同,被俘是一種客觀情況。在戰爭當中,被俘是一個中性詞彙,可以說被俘是一個可以包含投降情況的詞彙。

也就是說投降的結果一定是被俘,但是被俘的原因,很有可能不是投降。

對於軍人來說,投降無疑是可恥的,但是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什麼樣的極端情況都會出現。比如說在戰場上彈盡糧絕,沒有了物資和彈藥的供應,士兵陷入到了極度的饑渴狀態之中。

或者是士兵陷入了沒有武器抵抗,赤手空拳的絕境;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身負重傷,喪失了抵抗能力,或者是失去了意識。

圖|炮火連天的戰場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現代戰場上的轟炸較為密集,很有可能會被爆炸震暈過去。在這種喪失自主意識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被俘虜。

所以說在戰場上,「投降」和「被俘」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一定要區分清楚。

當然,對於那些在戰場上貪生怕死、主動屈膝投降的人,恥辱和鄙視就是他們最好的註腳。

而對於那些奮戰到最後一刻,但是由於其他不可抗力原因而被俘的戰士們來說,他們依舊是為了祖國和人民而戰的英雄!

圖|如今的中國軍隊

回顧這一段又一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戰爭史,我們其實不難發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每一場戰爭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使命和深遠意義。

每一次戰爭都穩定了我國的邊疆安全和戰略發展穩定。

正是無數先烈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打擊敵人,才有了如今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戰略上的穩定。

正如毛主席的教導,叫做「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而我們的新中國正是以不怕戰爭的態度,才贏得了後來的和平和穩定。

向這些英勇無畏的為祖國和平穩定而奮戰的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完-

相關焦點

  • 老山唯一被俘軍官汪斌,被越南迫害5年,回國後陳賡之子前來慰問
    第二階段,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而西線部隊也按照預定計劃攻佔了沙巴、封土、鋪樓等地,特別是諒山被攻克後,越南門戶大開,首都河內岌岌可危,解放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於1979年3月5日,班師回國。第三個階段,邊清剿、邊撤退階段,時間為:3月6日-3月16日,至此,中越自衛反擊戰僅僅打了一個多月,就以中國軍隊勝利而告終。
  • 老山戰役為什麼能打10年之久?
    由於我國無法忍受越南的多番挑釁,被迫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在此次戰爭落下帷幕以後,雖然越南軍隊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們進一步侵佔我國領土的想法,所以,等到越軍調整作戰部署之後,越南軍隊有私自在老山等地修建軍事基地,並再次對我國展開了進攻,在這種情況下,長達十年的老山戰役就此打響。
  • 老山戰役為何能打10年之久?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
    1945年日本戰敗偷襲,日軍也從越南撤離。越南人心想天下終於太平了,但沒料到越南又陷入了美蘇冷戰的困境,然後發生了內戰。有一場戰爭是極其特殊的,在雙方軍事實力懸殊較大的時候,一場老山戰役持續了10年,局部戰爭出現了無數次拉鋸戰,整個戰役基本都在打消耗戰,這就不得不讓感到疑惑了。實際上戰爭的時長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先是基於雙方的軍事實力以及綜合國力,戰爭會消耗大量的金錢,極其考驗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接著交戰時間跟雙方的政治戰略意圖也脫不了關係。
  • 1949年解放軍金門戰役被俘之後的命運
    金門戰役被俘戰士被集中管理等待送往臺灣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的9000餘名官兵揚帆渡海,夜襲金門島。他們搶灘登陸,鏖戰三天,終因後繼無援、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沒。晚上,我們被十幾個國民黨兵關押在瓊林的一個院子裡。天黑後,開始我們還能聽到古寧頭方向時急時緩的槍炮聲,那一定是251團和253團仍在苦戰。後來,由於一整夜加一白天的連續作戰,疲勞至極的我們都席地熟睡過去……被俘後的第一個夜晚過去了。第二天醒來,我們發現院子裡不知何時又增加了四五十名被俘的解放軍戰友,幾乎佔滿了整個院子。大家都衣衫襤褸,疲憊至極,更有一些傷俘走進來就昏倒在地上。
  • 二戰時,日本一共俘虜了多少個盟軍將級軍官?
    從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到1945年日軍投降,盟軍方面除菲律賓遊擊隊一度扣押了座機失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中將外(很快釋放),沒有在戰場上俘虜過其他日軍將級軍官。盟軍俘虜日軍軍銜最高者是兩名大佐:美軍在衝繩戰役中俘虜的日本陸軍第32軍參謀八原博通大佐,國軍在安徽俘虜的日本海軍駐漢口武官衝野亦男大佐。
  • 戰爭規模不如朝鮮戰場,為何老山戰役卻打了近10年
    老山系列之戰,是中越自衛反擊戰的後續之戰,其戰爭的殘酷血腥內幕,鮮為人知。老山戰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許世友、楊得志指揮的系列戰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復戰,經過近10年的血戰,解放軍收復老山、者陰山。
  • 老山戰役規模不大,為何打了10年之久?其實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但是令我國沒有想到的是,越南軍隊竟然在我國撤退的時候尾隨我軍部隊,直接搶佔了邊境騎線點。邊境騎線點對於一個國家的邊境來講是相當重要的存在,具有絕佳的打擊優勢,因此在老山戰役初期,我國其實是不佔優勢的。 再加上越南搶佔的是老山地區,這個地區將相當於我國邊境的一道天然屏障,為了保衛國家安全,這個戰略高地是絕對不能丟失的,於是我國便與越南展開了艱難的老山戰役。
  • 韓戰才打了3年,規模不大的老山戰役為何打了近10年?
    抗美援朝規模之大、戰況之慘烈眾人皆知,但即便是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就算加上志願軍沒投入戰鬥的時間,總共也只持續了3年便徹底結束。再來對比一下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山戰役,作為一場局部性的小規模戰役,為何卻打了近10年才結束呢?
  • 這個日本兵被俘後當了新四軍,參加過淮海戰役,一直做到團級幹部
    這個日本兵被俘後當了新四軍,參加過淮海戰役,一直做到團級幹部 中國內戰爆發後,撤歸日木人的工作被中斷,以東北地區為主的數萬日本人不得不被留了下來。
  • 老山戰役為何能打10年之久?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是啥
    說到著名的老山戰役,就不得不提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自衛反擊,也就是1979年打響的,其直接結果為把越南方面逼入河內地區,然而就在越南方面準備號召全體國民進行全民皆兵的作戰之時,中國政府宣布了撤軍。
  • 他與龍潭三傑齊名, 唯一與毛主席單線聯繫超級臥底, 結果被關押22年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後沒有什麼印象,其實範明有一個身份,即唯一一個與毛主席單線聯繫的特工。 範明,原名郝克勇,1914年生,陝西西市臨潼縣人。郝克勇的父親曾是西北軍的創始人之一,當年曾在楊虎城手下擔任一個營長。從小受到的父親的影響,郝克勇萌發了參加革命的理想。1938年,郝克勇加入中國共產黨。
  • 一個老山戰役,為什麼能打10年之久?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
    提到老山戰役,就必須要說一下對越反擊戰,整個對越反擊戰又可以被分為兩個階段,前面屬於自衛反擊,開始於1979年,最後的成果就是我軍達到了越南首都附近,可是當越南氣氛緊張,準備舉國反抗時,我軍開始撤回國內。後期,也就是第二階段,對越反擊戰宣布結束以後,越軍感到很不甘心,陸續派出小股隊伍,在老山和者陰山附近修了很多防禦工事。
  • 對越反擊戰只打了一個月,為什麼老山戰役卻打了10年?
    可越南並不甘心, 隨即又捲土重來, 在我國較為偏僻的地區又開始修建大量軍事, 為徹底打消越南的侵略野心, 中國再次出兵, 兩軍在老山附近展開了持續十年的戰役, 俗稱老山戰役。 很多人不解, 明明反擊戰只打了一個月就勝利了, 為什麼一個老山戰役卻打了十年之久呢? 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就知道了。
  • 180師政委被俘,回國免職到農場,27年後恢復身份,軍級待遇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戰役。史進前率193師突破臨津江,攻佔彌陀寺。沿議政府南北鐵路、公路設防,掩護主力東線作戰準備。5月3日晚,在檢查途中遭炮火襲擊身負重傷,不久回國。  1951年11月5日至30日,50軍在空軍配合下連續組織4次渡海作戰,攻佔椴島、大和島、小和島等十多個島嶼,殲敵570餘人。
  • 中越戰爭秘史:老山戰役為何打了10年,內幕塵封多年!
    老山戰役打了10年,比8年抗戰時間還長。這在中國軍隊的戰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從戰略學的角度看:一場戰爭要打多久,這取決於戰爭雙方的軍事戰略意圖和軍事實力,而更主要的是取決於戰爭雙方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政治戰略意圖和經濟、軍事實力。
  • 陳賡在越南:軍官會上,一番話聽得越南軍官津津有味,結果大勝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段陳賡大將,參與智慧越南人民軍打敗法國殖民軍的事跡,充分證明了其軍事指揮藝術的高超,確實值得後人敬仰。 1950年7月,陳賡應越南共產黨主席胡志明的邀請,前往越南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與法國殖民軍決戰。
  • 明明我軍更強,為何還讓老山戰役打了10年?原來各有各的目的
    抗日戰爭中,中國和日本對抗了14年,對戰爭來說,時間算得上比較長的了,但好在終究是我們趕走了侵略者。可是沒想到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是有過一些戰後,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在此戰中最著名的老山戰役,也讓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我軍事力更強,為什麼此戰還能打10年之久呢?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就明白了。
  • 二戰時這名德國軍官,因顏值高被釋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位德國軍官因為他的高顏值而救了他的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德國軍官有多帥,究竟他的顏值有多高! 因此,當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時,來自其他國家的憤怒讓德國軍隊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要接受法庭審判,而不考慮士兵的官職。尤其是那些德國高級軍官直接被判處死刑。 然而,一位名叫馬克思·溫舍的德國軍官雖然也受到了法院的審判,但因為太英俊而沒有被處決。不僅如此,他甚至在1995年才去世。這種遭遇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據了解,馬克思·溫舍爾出生在德國一個普通家庭。
  • 1941年中條山戰役,中國軍隊以17萬對10萬,為何如此慘敗?5點原因
    1941年5月,中條山戰役爆發,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中將指揮第33、第36、第37、第41、第21、第35師團,獨立混成第4、第9、第16旅團,第3飛行集團,騎兵第4旅團再加上部分偽軍,共計約10萬餘兵力對中條山地區發動進攻。企圖一舉掃清黃河以北的國民黨軍,確保華北安定。
  • 老山戰役,我軍給養是怎麼解決的?
    越南緊鄰中國,是中南半島的大國,但是在亞洲只能算中小國家,放到全世界這個範圍更是地地道道的小國。小國的戰略視野一般比較狹窄,對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問鼎世界政治的幻想。中越戰爭的殘忍血腥到現在仍讓人心驚膽寒,從1984年到1989年,發生了著名的中越邊境老山輪戰。解放軍先後抽調多個軍區的精銳部隊,輪流到老山地區參加堅守防禦作戰,守衛祖國神聖領土,打擊來犯的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