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震撼開營,內容驅動成為文旅開發趨勢?

2020-10-23 睿途旅創

10月20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打造的全國第一個營地正式開營!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選址於淄博,淄博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系魯中南山地丘陵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質構造變遷塑造了其獨有的景觀,古生代海洋沉積體上發育了喀斯特地貌,形成「溶洞」奇景。火山巖形成了多種形式的臺地、熔巖被景觀,還發育了獨特的地貌白色景觀。

豐富的煤炭資源成為燒造陶瓷、琉璃的原料,特有的地貌形態奠定了齊地崇尚精工巧藝的社會風尚,可謂一部自然和文化都極其豐厚的大書。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總建築面積900㎡。《中國國家地理》秉持「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之理念,深入探索與挖掘淄博自然、地理和歷史資源,主題聚焦在了齊地風貌和本土動植物,旨在天地的鏡相裡,以深厚的淄博文化為根基,打造國內獨特的文化、自然科普以及戶外運動的優質目的地。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分為地理文化館、戶外探索基地、系列運營活動幾個板塊,通過這三大核心板塊呈現淄博的「海岱齊風、葳蕤自然」,倡導萬物一體、和諧共生的關係,以及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營地自然教育,從而打造一個不設圍欄的自然體驗地,一個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營地公園。

地理文化互動體驗館「北極星」

區別於傳統展館,地理文化互動體驗館由中國國家地理專業內容團隊,深度挖掘、梳理淄博山河之美、人文之盛,結合當前最前沿的多媒體聲光電以及互動場景支持技術,以創意互動、數字沉浸體驗等高科技方式展現淄博之美。

地理文化互動體驗館從淄博三千多年的城市記憶中,擷取齊長城、姜子牙,以及誕生於此的中國第一部農書《齊民要術》等代表性亮點,融匯進 11 項沉浸交互體驗。在這裡,你可以走進三稜鏡空間,換一種視角感受齊地之美。

以展項「時空隧道」為例,它從文物中提取了齊地獨具特色的瓦當紋、陶器紋、雨點釉,以及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字,設計出一組變幻莫測的幾何藝術陣列。

陣列中的每個圖案由一枚枚紋樣推演而成,圍繞中心點放射,給人以和諧、對稱的視覺震撼。置身其中,宛如穿梭時空。

時空的另一端,是「齊國往事」。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齊地已經屹立於東方,它是春秋五霸之首,也位列戰國七雄之冠。

這裡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長城;孕育出中正平和的齊韶;也是足球的發源地;琉璃如月之照、窯口火光千年不息;《齊民要術》則留下了先民關於因循自然、馴化植物的農事經驗。

展館將《孔子聞韶圖》轉換成了動態、可觸發的體感交互,當你觸摸孔子周圍的人物,流光浮動中琴、瑟、笙漸漸出現,由三組樂章構成的《風·雅·頌》組曲奏響了。

在「琉璃之城」前,與提取自釉面的數字藝術畫面互動;在玻璃磚鋪就的「齊長城」前,看齊地歷史風雲變幻;走進數字光影鋪就的星空湖水中,感受自然的靜謐和美好。

你還可以穿過 2 米多高的巨型數字花叢,去尋找《齊民要術》裡的植物;在互動翻版上了解植物王國的趣味科普知識,感受植物之美。

展館內設置了趣味、可感的語音導覽來講解齊地的歷史文化知識,遊客掃碼即可收聽、查看。

戶外探索基地北鬥臺地

以不破壞自然為準則,倡導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為目標,營地開闢了戶外探索基地北鬥臺地,包括野營區、分級別徒步線路、無動力遊樂設施以及適合當地的戶外運動等,並自主研發了昆蟲、植物、化石等相關課程,以期為遊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戶外體驗。

北鬥臺地入口處的生態魚塘和垂直花園,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暗藏玄機。

魚塘分深淺兩層,保證魚和草的和諧共生,為了給水生物們一個清爽的家,池塘配備了6個物理淨化倉,淨化後的水,以人工疊泉的形式重歸池塘。

這些水富含氧氣和礦物質,是比自來水更有營養的生命之源。手機控制的滴灌系統,最終可以將池中水運送給牆上花。

區別於普通的桁架、盆栽式立體綠化,淄博營地的植物牆是一面鮮活的垂直小花園。雖然植物紮根的基質僅幾釐米,但特殊的結構讓它們能夠根系相鄰、90度垂直於地面自由生長。如果有小鳥光顧,鳥糞攜帶的種子也可以在此生根發芽。

營地上帳篷排列組合成的北鬥七星,被分別命名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與命名為「北極星」的地理文化互動館遙相呼應。

在考察研究當地生態系統的基礎上,臺地還從源頭規劃種植了 300 多種鄉野植物,挖掘呈現了花椒和花椒鳳蝶、馬兜鈴和絲帶鳳蝶、椿和斑衣蠟蟬等華北代表性物種。圍繞這些物種,自主研發了昆蟲、植物相關課程和趣味體驗,及相關衍生品,初步形成了文化體驗消費的閉環。

從營地出發,還可以走向「悅野山谷」,走向半山天然崖洞「對話荒野」,走向齊長城遺蹟「對話古今」。給久居城市的人們創造深入密林、觸摸歷史的契機。

中國國家地理團隊旨在希望換一種視角和體驗方式,讓人們在自由觀看、交互和探索中,了解到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在旅行中完成從審美愉悅到知識習得的蛻變。

系列運營活動

營地的後期持續運營,將會策劃開發與當地文化關聯的系列活動。邀請專家、名人、大V 等影響力嘉賓做系列駐場項目及活動,為營地持續引流,並策劃系列營地教育內容,為孩子們提供高品質的營地自然教育和完善的營地教育服務。

淄博營地並非獨立的營地建設項目,它以營地形態切入顏神古鎮文旅市場,為當地文旅景觀帶來更多亮點,升級遊客群體,培育城市的消費新業態。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成立於1950,作為引領國人探索自然、地理、戶外熱潮的內容刊物,《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一直以獨特視角梳理中國景觀之美,追索中國文明歷史,以全新地理文化格局重塑國人文化自信。2020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創刊70周年,「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是其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而發布的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旨在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IP。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帶和最豐富多樣的景觀類型,因此,中國國家地理營地還將計劃根據氣候帶及生態系統,將中國劃分為近50個獨特的地理單元,並挖掘每一個地理單元的本土地域特色在營地中呈現,以品牌·內容·科技賦能在地文旅,打造更多的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以科學的視角和科技的手段,梳理、呈現每一寸土地的差異化之美,開創屬於中國自己的原創文旅IP。

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的運營效果還處於未知,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優質的文旅項目,一定要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要體現出獨有的地理地域特色和獨特的文化風貌。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與挖掘,中國的山河之美、人文之才能得以傳揚。

文章素材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淄博晚報,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全國首個!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博山開營
    【文旅融合】全國首個!他說,5月份籤約開工,10月20日就試運營開營,僅僅100多天的時間,就建成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是整個文旅行業的驕傲。鄉伴文旅集團很榮幸能參與到整個計劃和實踐中,一起見證中國國家地理推動文化傳播體驗的全過程。隨著中國國家地理品牌的進入,隨著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的落地,必將讓更多人看到淄博、看到博山。鄉伴文旅集團也將會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最堅實的合作夥伴, 一起推動理想村和整個文旅行業的做大做強。
  • 今日開營落戶淄博!全國第一個《中國國家地理》營地,來打卡叭!
    中國第一個《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在淄博今日(10月20日)開營了!你還不知道這個地方?有哪些好玩的?小愛帶你一起來看看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作為一本極具知名度的精品雜誌,受到國內外很多讀者的喜,而由其打造的全國第一個營地落地淄博,充分說明了他們也極其看好淄博這裡的旅遊資源,今天(10月20日)《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將正式開營。先來放幾張圖片給大家看看,這地方到底什麼樣子?
  •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落地淄博,效果圖曝光!快來看看
    日前,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項目籤約暨開工儀式在淄博博山區舉行。打造以地理文化為主題的本土營地IP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淄博營地位置得天獨厚,地質構造變遷塑造了獨有的景觀,古生代海洋沉積體上發育了喀斯特地貌,形成「溶洞」奇景,火山巖形成了多種形式的臺地、熔巖被景觀,這裡還發育了獨特的地貌白色景觀。
  •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將在淄博投入試運營
    經過緊張的籌備,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將在淄博投入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2020 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創刊 70 周年,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 IP。
  • 海岱齊風 葳蕤自然|中國國家地理首家營地開啟試運營
    10月20日上午,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在淄博博山「紅葉柿巖理想村」迎來試運營開營儀式。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聚焦於齊地風貌和本土動植物,通過地理互動館、北鬥臺地和悅野山谷三大核心板塊,呈現了淄博的「海岱齊風、葳蕤自然」。
  •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即將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
    2020 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
  • 甘孜州首批19個文旅驛站揭幕開營
    12月9日,甘孜州文旅驛站揭幕開營儀式在瀘定縣五裡溝大渡河文旅驛站一號營地舉行。全州首批3個新建和16個改建提升的文旅驛站正式揭幕開營,標誌著甘孜州全域旅遊基礎設施與配套建設邁出了新步伐、規定服務與理念服務實現了新提升、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翻開了新篇章。
  •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將在淄博投入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
    2020 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創刊 70 周年,我們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 IP。
  • 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將在淄博投入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
    2020 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創刊 70 周年,我們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 IP。經過緊張的籌備,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將在淄博投入試運營!淄博是一部自然和文化都極其豐厚的大書。
  • 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中國國家地理」要打造地理文化主題的...
    與這些項目不同,「中國國家地理」想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打造以地理文化為主題的本土營地IP。 今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辦70周年,在用戶閱讀習慣從紙媒轉向線上平臺的大背景下,其雜誌年發行量每年仍處於增長狀態。
  • 中國國家地理陽山營地要來啦!
    中國國家地理陽山營地要來啦!近日,中國國家地理·陽山營地框架協議正式籤約,將建設「中國國家地理陽山營地」,打造極具品牌辨識度和大眾認可的文旅地標,助力陽山文化和旅遊加速高質量發展。
  • 從泱泱齊風看至美中國!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迎來試運營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0日訊10月20日上午,中國國家地理首個營地在淄博博山「紅葉柿巖理想村」迎來試運營。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中共博山區委書記劉忠遠,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房敏學,鄉伴文旅集團董事長兼創始人朱勝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等出席開營儀式。
  •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舉行試運營開營儀式!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舉行試運營開營儀式!,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總經理郭穎謙、廈門朗鄉集團董事長李亞明、水哥王昱珩、黑弓創始人王志鷗等嘉賓夜話文旅,齊繪藍圖、共謀發展。
  •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即將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
    》創刊 70 周年,我們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 IP。
  • 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初體驗
    近期落地的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藉助科技藝術、自然課堂,以及室內外連貫的文旅體驗,綜合呈現了淄博的海岱齊風、葳蕤自然。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換種方式親近自然、感受至美中國!從科學傳媒到文旅目的地,我們注重用趣味體驗,傳遞屬地的自然人文內核。
  • 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即將試運營!於方寸之間,探索遼闊天地!
    2020 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 70 周年,我們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能呈現中國之美的本土文旅 IP。
  • 首個營地,就在淄博
    2020 年正值《中國國家地理》創刊 70 周年,我們首次嘗試從傳媒出發,探索文旅,正式發布了「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子品牌,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內容驅動型文旅目的地,致力於打造有地理文化內涵
  • 中國國家地理·營地、鄉伴樹蛙專家組到普洱茶康養小鎮考察
    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代基凱 文 通訊員 李明 鄢凡凱 圖)6月21日,「至美雲南」大滇西環線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專家組一行到普洱茶康養小鎮踏勘考察,探尋中國國家地理·營地與華僑城普洱茶康養小鎮的產業發展共贏模式,助力打造有普洱本土地理文化內涵的旅遊營地,為遊客提供頂級在地文化和自然感知體驗
  • 研學洛陽,讀懂中國!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正式開營
    7月26日,2020年洛陽市暑期文旅活動啟動儀式暨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開營儀式在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天街舉行。隨著「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課程融創中心、「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等先後授牌,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正式開營。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稟賦為研學課程的設計開發提供天然優勢洛陽作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是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中心,研學資源豐富。
  • 江敦濤出席中國國家地理•淄博營地臺地篝火活動
    10月19日晚,中國國家地理市委書記江敦濤,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與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總編輯李栓科,鄉伴文旅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朱勝萱,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總經理郭穎謙、廈門朗鄉集團董事長李亞明、水哥王昱珩、黑弓創始人王志鷗等嘉賓夜話文旅,齊繪藍圖、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