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沒有一任總統能夠逃脫財閥的束縛,被驅逐出境也被認為是最幸運的懲罰。1948年韓國建國以來的歷任總統
李承晚(1948-1960年)流亡美國、客死異鄉
樸正熙(1961-1979年)死於非命
全鬥煥(1980-1988年)前不久被判8月牢獄之災,緩刑2年
盧泰愚(1988-1993年)牢獄之災
金泳三(1993-1998年)牢獄之災
金大中(1993-2003年)兒子被判刑死刑,自己在09年病逝
盧武鉉(2003-2008年)自殺身亡
李明博(2007-2012年)牢獄之災
樸槿惠(2012-2017年)慘遭彈劾,牢獄之災。
文在寅(2018-至今)結局未知。
從歷史上看,韓國的歷任總統似乎都沒有得到好下場,即便是金大中的自然死亡,也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那麼真的都跟韓國財閥團有關係嗎?看看韓國的歷史和財閥的發展可以告訴你真相。
韓國財團的發展起源
朝韓戰爭後,韓國國內百廢待興,原來在這裡投資的日本企業開始被低價拋售,韓國國內開始出現不少有遠見的經濟家,收購了這些企業,然而當時的情況也並不理想,日本早期為了應對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工業主要布局北方,而南方多數為農業。在當時出現了很多脫南者,和現代情況相反。
樸正熙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發動了軍隊政變,自任韓國新總統。但是和大多數政變總統一樣,軍隊出身的他認為自己的政權並不穩固,開始想方設法發展經濟,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才是當時最關鍵的。於是樸正熙就搭上了美國的線,要求扶持韓國經濟。美國和日本就開始瘋狂地給韓國貸款,後來樸正熙又發現,工業才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保證,又開始扶持韓國最早出現的企業。隨後在樸正熙在任的18年時間(1961-1979)韓國GDP翻了16倍。也正是這樣,讓韓國當時一度成為了亞洲四小龍。
而正是樸正熙這樣扶持大型企業的發展,讓韓國出現了資本壟斷,並且在後來各個集團還出現了聯姻政策,讓集團壟斷得以延續。各集團之間的商業模式繼續。而控制著韓國經濟大動脈的商業集團開始膨脹自信,讓他們認為能夠觸及政治門面。隨後開始通過扶持某個政黨的候選人,開啟了政商勾結的時代。
韓國財團的野心
後來他們發現,雖然能夠得到官方的庇護,但是要左右韓國的政治還是不可行的,樸正熙在實施這個扶持項目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軟禁了三星會長,最後三星交出了自己三家銀行得已自保。
有人說這為樸正熙79年被人刺殺的事情埋下了伏筆,但是其實不然,樸正熙被刺殺完全是因為當時中央情報部的金載圭與中央警衛室的車智澈,兩人都是樸正熙提拔的重要幫手,但是兩人在政見上不和,最後在宮井洞事件中,金載圭槍殺了樸正熙和車智澈。
再回到韓國財閥的問題上,後來的三星二代會長死去不久的李健熙和副會長李在鎔都因為政治問題,被韓國青瓦臺抬進了局子。
而後的全鬥煥,也曾因為財閥不給韓國政府支持,被全鬥煥給安排了,韓國的國際商事就是在全鬥煥時期被他一聲令下被叫停。全鬥煥直到今年,才被判了8個月,並且還是緩期2年,免於牢獄之災。
同樣 1990年,盧泰愚統治時期,韓國國內房地產行業火熱, 一些財閥想控制韓國的房地產來發財,但是被盧泰愚下令警告:你們這些搞實業的,發財的地方是電子信息和傳統行業,誰要是不把佔有的空地賣了,要炒地皮,我就把這些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一分為二,自己好自為之。
於是乎,韓國企業再也沒有涉及過炒房地產的事業。所以,文在寅上臺之後要改革財閥,也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
青瓦臺魔咒
韓國的青瓦臺魔咒讓很多人認為是韓國財團背後的搗鬼,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是,韓國國內的政治鬥爭的結果,即使財閥的力量再大,也無法成為威脅總統的存在,因為韓國可以扶持一個財團的崛起,必然也可以扶持一個新的財團。生死都掌握在韓國的政治局面下。
文在寅的結局會如何?文在寅如今的局面非常糟糕,在替自己如同兄弟一般的盧武鉉報仇後,文在寅要面對的事情還有很多,對外日本的經濟制裁依舊沒有鬆動,美國在軍事駐軍上的極限施壓也沒有放鬆,在國外的多重壓力下,韓國國內要求文在寅下臺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好在今年的疫情和文在寅的堅持,讓他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今年的4月韓國國會大選,文在寅所代表的共同民主黨以壓倒性方式取得勝利。
文在寅在今年疫情控制上裁斷果決,對美國施壓的方面,寸步不讓,奪回了大多數的軍事自主權和研發權,並且還在這些年拿回了80個基地中的68個,還剩最後的12個。和自己的兄弟盧武鉉一般,文在寅目前的政治生涯還算清廉。而盧武鉉即便清廉,但是李明博卻不願意放過他。盧武鉉曾經因為李明博對身邊的人進行調查,他的妻子和哥哥受賄600美元,韓國媒體惡意揣測更是捏造了「田埂手錶」等虛假事件。讓盧武鉉選擇自殺身亡。
文在寅的結局如何
雖然強大如同文在寅,一再要求改革財閥,也在現代集團的手中,將李明博斬落馬下。但是在職期間,對政黨對手的下手,就註定了文在寅也會像盧武鉉一樣,遭到政治排查。
財閥不能左右韓國總統的生死,但是能夠成為時任韓國總統的工具,總的來說,財閥是依附在韓國當局的,實現目標的一種工具,是韓國政府控制財閥的生死,而不是財閥左右韓國總統的生死。
韓國歷任總統的最後結局,外因大於內因,政治對手遠大於財閥因素。文在寅忠誠,且為民著想,但是韓國政黨間多年的歷史恩怨,註定讓文在寅沒法妥善脫身。
很有可能會因為在處理對外關係不當,或是任何一點小的賄賂問題,遭到政治清算。畢竟韓國的真實社會,是電視劇都不敢拍出來的劇本,甚至很多的燒腦韓國電影,都取材於韓國的現實社會,都是韓國的現實寫照。
話雖如此,文在寅是個為民的好總統,也是韓國最後的英雄,敢於向財團進行改革。不過還是希望文在寅最後能夠擺脫青瓦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