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典範:帕特農神廟

2020-12-1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美之典範:帕特農神廟

  希臘神廟三種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現代仿製)

  帕特農神廟遺址

  我們生活的當代,是一個信息過剩的全球化時代,高速變化的生活景觀在逼使我們追新求變的同時,也促使我們渴求認知和把握人類精神更深層面的穩定與和諧。本欄目希望在梳理和解析中外藝術史上的藝術大師及其經典作品的基礎上,從歷史縱深展開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共同性和多樣性的追溯。讓我們在這片天地中一起來豐富藝術體驗、開拓文化胸襟、提升精神品格。

  在人類建築史上,要選擇一個「美的典範」,無疑是古希臘神廟帕特農。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童年時代的理性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晶。

  帕特農修建在雅典衛城山。公元前490-488年的馬拉松戰役,希臘人戰勝了波斯人,為紀念勝利,雅典人修建了這座神廟,但是10年後波斯人捲土重來,大敗希臘人,佔領了雅典,帕特農在戰火中被摧毀。

  現在以廢墟狀態佇立在雅典衛城山的帕特農,是古希臘著名政治家、雅典執政官伯裡克利在其執政時期(公元前461—429年)組織重建的。作為雅典城邦的領導者,伯裡克利的政治胸懷表現在這樣的話語中:「雅典是希臘人的學校」,「我們的城市向全世界開放」。為了銘記戰敗的恥辱,希臘聯軍曾立誓言「被波斯人毀滅的聖殿不再重建」,但公元前450年這一誓言被解除,伯裡克利堅持要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更加龐大、更加壯麗輝煌的神廟,以此展示希臘人的智慧和偉大。

  伯裡克利委任雕塑家菲迪亞斯作總監,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和卡利特瑞特作設計師,在後三人的主持下,帕特農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動工,到公元前432年總體工程完結,歷時15年。新建的帕特農初始具有雙重功能:其一,祭祀雅典城邦守護神雅典娜;其二,作為希臘聯邦提諾同盟的金庫。帕特農經歷了近千年供奉雅典娜的時期,在羅馬帝國時代和拜佔庭時代先後被改建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1458年又因為土耳其人的佔領改成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人從海上攻擊土耳其人據守的雅典衛城山,炮火擊中了神廟內的一個火藥庫,炸毀了神廟的中部。現在我們看到的帕特農就是這場戰火摧毀後的大致面貌。

  希臘神廟有三種基本模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這三種柱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立柱的底面直徑和立柱高度之間的比例差異。多立克柱式粗壯,愛奧尼亞柱式相對纖細一些,科林斯柱式最為纖細修長。其二,柱頭裝飾圖樣不同,多立克柱式的柱頭只有圓形和方形重疊的柱頂板、沒有花樣裝飾,愛奧尼亞式的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形裝飾,科林斯柱式的柱頭則是蕨類葉狀裝飾。多立克神廟雄偉莊嚴,愛奧尼亞神廟委婉淑靜,科林斯神廟纖細窈窕。羅馬建築家維特魯威曾這樣比喻:多立克式是父親的風格,愛奧亞式是婦人的風格,科林式是少女的風格。

  帕特農是一座多立克式神廟,它朝東背西,大殿分為前廳和後廳;前廳供奉雅典娜神像,後廳則為存放財物的庫房。在神廟大殿外部,由50根多立克立柱組成的柱廊圍繞著大殿。這50根立柱的體量、排列組合及其與大殿各層面的比例關係,構建並決定了帕特農的建築風格和美學意蘊。

  帕特農無疑給予了我們一種父親般的莊重威儀,它把大理石的沉穩體質凝結為渾然一體的雄偉氣勢。但是,帕特農卻又具有其他多立克神廟所不具備的秀麗靈和,使得這座無機的、沉重的大理石建築帶給我們一種有機的、輕盈的絕妙美感。帕特農猶如一隻逸然棲息在雅典衛城山頭的神鷹,當你從愛琴海向北岸眺望的時候,會驚訝於這座古老神廟似將鼓翼而飛的靈氣。

  那麼,帕特農這種與大理石的沉重無機相異的審美特徵從何而來?

  帕特農所獨有的輕盈靈和氣質,根本上來源於其巧妙的數量比例。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萬物皆是數」,崇拜數,追求最完美的比例,是古希臘理性世界觀的一個典型表現。畢氏發現了音樂的八度音程規律,認為最完美的比例是1∶2。多立克柱式的嚴格比例規則就是1∶2。而帕特農,不論是立柱直徑與高度的比例,還是柱子直徑與各柱子軸心間距離的比例,以及神廟整體寬度與長度的比例,均接近於4∶9,這種比例既同1∶2相近,又有所改變。對這座神廟的建築測量顯示,它從局部到整體都可以納入黃金分割比的秩序中,但是,又絕不是嚴格遵循這個比例秩序,而是微妙地改寫了精確尺度。在遵循與打破比例之間,帕特農達到了精妙的平衡,這種奇蹟般的平衡賦予無機的建築以有機的和諧——靈和。

  探察帕特農的細節,從下往上觀看這些立柱時就會發現,從立柱的基礎到立柱的中間部,都是輕微向外鼓起的;但從中間部再往立柱的頂部,又是輕微向裡收束的,這就改變了我們對立柱的視覺感受,使得立柱不是在簡單地承受重量而是有一種壯碩的肌肉向外張揚的力量感,富有彈性。而柱身上刻畫的豎立線條,不僅使立柱在凹凸變化中富有肌理質感,且強化了向上升騰的力量。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在立柱頂部柱頭的地方,與柱頂板相接的部分,是非常細膩地收束著的,這就減輕了視覺中的壓力感,讓立柱反而有一種向上升騰的感覺。

  再者,帕特農東立面的八根立柱由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大了柱間距,這樣的變化是要給予我們一種中間寬鬆而兩端緊束的感覺,從而在松與緊、張與弛之間塑造了一種平衡感。更重要的是,這八根立柱底座的水平線和它們上端中楣的水平線並不是嚴格水平的,相反它們均是從兩側向中間輕微隆起的,我們所看到的帕特農輕盈上揚的感覺就主要來自於這兩條水平線的輕微隆起,和前面我們所說的對立柱粗細變化的微妙處理。對帕特農的建築測量表明,正如它遵循而又打破精確比例,整個神廟沒有一條直線。所謂沒有一條直線,就是微妙地修改了建築材質的機械物理性使之富有有機生命感,因此我們看到的帕特農是建築家的匠心獨運,將一座無機的大理石建築灌注了活潑曼妙的生命感,使之成為一個富有生命神韻的藝術傑作。

  探究帕特農的建築理念,我們不得不引入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帕特農的建築家從細節到整體,遵循而又打破精確的比例,給予建築直線微妙的曲度,不僅是要給神廟灌注靈動的生機,而且是要賦予神廟深刻的人性意味和人文理想。帕特農的立柱底面直徑1.9米,這是一個人體尺度;古埃及的阿蒙神神廟主殿立柱底面直徑3.6米,這是一個超人的尺度。從建築尺度到結構細節,帕特農建築家都是以人為尺度,從人的視角和感觸出發,不僅灌注生機予冰冷的大理石,而且使它們稟賦人的靈性和理想。

  「帕特農」在希臘語中意指「處女之室」,又代指「雅典娜之室」。據希臘神話傳說,雅典娜是從宙斯的頭頂誕生的,在俄林普斯眾神中,她象徵著智慧。柏拉圖說,這個世界是神照著他的那個永恆不變的和最完美的模型創造出來的,是永遠只有一個的世界。這個世界,是「萬物皆是數」的理性精神和「人是萬物的尺度」的人本精神的理想結晶。作為「雅典娜之室」,帕特農以它奇蹟般的生氣靈和,不僅成為智慧之神雅典娜的象徵,而且也正是柏拉圖所謂「永遠只有一個的世界」的永恆象徵。

  (肖鷹 作者為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相關焦點

  • 帕特農神廟,殘缺的美,給你一種目不轉睛瞻仰它的力量
    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Temple)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巖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長方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這座神廟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廟頂已坍塌,雕像蕩然無存,浮雕剝蝕嚴重,但從巍然屹立的柱廊中,還可以看出神廟當年的丰姿。帕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帕特農神廟之名出於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σ的轉寫,意為「處女」。
  • 帕特農神廟為什麼叫完美的神廟?
    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帕特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埃雷赫修神廟等。這些古建築無可非議的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來的大量的珍貴遺蹟,集中展示了希臘的古代文明。巴特農神廟(又稱雅典娜神廟)是雅典衛城最著名的建築,它是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紀念碑,代表了古希臘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被稱為「神廟中的神廟」。顧名思義,雅典娜神廟是祭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廟,「雅典」之名即源於此。
  • 專題 ▌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帕特農神廟:秩序,儀式,尺度,光及氛圍……形式,情感……理解挖掘具有真實性的現代主義本質……【往期熱度專題:生土建築(z17),「鏽」色可觀(z22),紅磚·戀(z24),「素」面來襲(z28),自然共生(z30),「草屋」集(z32
  • 博物志 | 帕特農神廟 之二
    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文明的標誌性符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我們分兩期介紹帕特農神廟,今天是第二期。△ 帕特農神廟,拍攝於2008年晚期歷史【基督教堂時期】帕特農神廟被精心維護了近一千年。△ 2018年的帕特農神廟納什維爾的帕特農神廟納什維爾的帕特農神廟是一座對古希臘帕特農神廟完整1:1複製的建築,坐落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
  • 探索古希臘帕特農神廟建築之謎
    一直到現在我們談美依然要追溯到那個時代。他就是古希臘。有這樣一句話,叫言必稱希臘,什麼意思呢?從褒義上講啊,大概就是說古希臘文明很牛。你三句話都離不開他。我們今天知道西方的哲學美學都曾經在古希臘到達過一個巔峰。古希臘建立了美的典範,而這其中表現在藝術形式上最巔峰的就是建築。今天我們就去探索一下古希臘的建築。
  • 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也譯為「巴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帕特農神廟之名出於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σ的轉寫,意為「處女」。設計這座神廟的建築師為伊克梯諾(lctinus)和卡裡克利特(Callicrates)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農原意為貞女,是雅典娜的別名)。此廟不僅規模最宏偉,坐落在衛城中央最高處,廟內還存放一尊黃金象牙鑲嵌的全希臘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菲迪亞斯親手製作)。它從公元前447年開始興建,9年後大廟封頂,又用6年之後各項雕刻也告完成。
  • 帕特農神廟的璀璨綻放
    它的重要性並不是因為它的基本形狀——複製了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就發展起來的多利克神廟的樣式。更確切地說,使帕特農神廟變得偉大的,是其設計上的數理性與比例上的和諧優雅,它的名聲源自它的美。卡利科瑞特(Kallikrates)與伊克提諾斯,帕特農神廟,雅典,衛城,約公元前447—前438年。潘泰列克大理石,地基面積為70米×31米。
  • 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農原意為貞女,是雅典娜的別名。此廟不僅規模最宏偉,坐落在衛城中央最高處,廟內還存放一尊黃金象牙鑲嵌的全希臘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它從公元前447年開始興建,9年後大廟封頂,又用6年之後各項雕刻也告完成。
  • 發光的帕特農神廟,全新勞斯萊斯古斯特美在哪裡?
    如果要問新古思特美在哪裡,那麼最毋庸置疑的就是美在頂級,頂級的美。 新「女神」站在發光的帕特農神廟上,只需一句話就可以闡述新古思特在外觀上的變化。
  • 帕特農神廟,神秘且藝術
    帕特農神廟位於希臘雅典衛城的最高處石灰巖的山崗上,是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又譯「巴特農神廟」。帕特農神廟之名出於雅典娜的別名。拉丁字母中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να的譯寫,意為「處女的」。柱式上,帕特農神廟採用的多立克柱式。
  • 王以欣:帕特農神廟及其歷史滄桑
    你將看到衛城山上那座壯麗的廟宇,那頑強矗立的大理石石柱和殘破的牆垣,在夕陽殘照下泛著淡褐色的光,給人無限悽美之感和震撼心靈的精神力量。那就是護城女神雅典娜的聖殿——舉世聞名的帕特農神廟。歷史的滄桑歲月給她留下累累傷痕,但她依然美麗、莊嚴、雄渾而崇高。
  • 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專為供奉雅典娜女神而修建
    當他腹中的墨提斯臨產時,宙斯變得頭痛欲裂,作為眾神之神,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無奈之下,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菲斯託斯出面,由他打開自己的頭顱,徹底找出頭痛的根源所在。隨著頭顱被打開,諸神皆大驚失色,只見一位體態婀娜且容貌絕美的女神從裂開的頭顱中緩緩走了出來,她就是雅典娜。
  • 在帕特農神廟腳下迎接2019
    而她的家,從陽臺上就可以看到帕特農神廟。從雅典機場出來,谷歌地圖和蘋果地圖都沒有顯示路程規劃。我和女兒找到地鐵,卻不知道該怎麼乘坐。一個看似三十多歲的高個男子見我們在找站牌,問是不是來旅遊的?聽到Yes後他立即拿出兩張地鐵圖給我們。我一看5歐一張表示不要,他說:「No No! It’s free. Welcome to Greece.
  • 如果有人問,說到雅典你想到什麼,99%的人都會想起帕特農神廟
    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廟,帕特農神廟主要也被做金庫之用。在千年歷史中,這裡也曾被用作天主教教堂、清真寺、甚至火藥庫,足見其經歷之豐富。儘管歷盡滄桑,但是幸運的,帕特農神廟在後來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護,對它的修復工作如今仍在進行。我們去到的時候,神廟那黃金比例的正面被腳手架蒙了個嚴實,沒能看到那標誌性的景色,還是略有遺憾。
  • 帕特農神廟遺址——雅典娜的神殿
    關於雅典娜的故事和傳說有很多,帕特農神廟就是雅典當地人為了表示對這位女神的敬仰,專門 為她修建的,當作雅典娜女神光顧人間的休憩之地。為受人尊崇的女神修建的神廟肯定很不一般,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現在,它依然是雅典娜於人間的落腳之地 嗎?帕特農神廟可謂是雅典衛城上最主要的建築,這座神廟始建於公元前447年,正式啟用是在公元前438年。
  • 帕特農神廟,智慧女神雅典娜一定會永遠佑護雅典,佑護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思維跳躍處是你不老的傳說,目光流轉處是你斑駁的身影,古希臘文明精華的浸潤,愈久愈醇。雅典,這個海水與陽光塑造的古老城邦,島嶼上隨意一塊石頭都有上尋千年的故事。2500年歲月斑駁幻化了風沙,卻無法消蝕帕特農神廟曾經極致的美麗。
  • 《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玉麒麟-協助拍攝
    帕特農神廟位於希臘共和國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巖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又名巴特農神廟。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第1幅圖】此作品由舟山攝影愛好者鄔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
  • 勞斯萊斯古思特帕特農神廟中網奢華別致
    勞斯萊斯古斯特標誌性的帕特農神廟進氣格柵以近乎垂直的設計繼續展示在世人面前,內含20組LED燈巧妙昭示其風骨。矩形的LED級雷射前大燈組搭配C型LED日間行車燈給人帶來一定科技感的同時,又不失勞斯萊斯應有的設計之美。
  • 「希臘國寶」帕特農神廟,雅典娜女神的神廟,雅典衛城中心建築
    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廟,是整個雅典衛城的中心建築也就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帕特農神廟坐落在雅典衛城中心最高處,規模宏偉,呈長方形,有前殿、正殿、後殿一共佔地約2300平方英尺。46根34英尺的大理石柱子撐起整座雄偉的神廟。
  • 帕特農神廟,令全世界仰望的古希臘文明殿堂
    巴爾幹半島南端是古希臘文明的搖籃,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已經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了,而如今殘存的帕特農神廟遺蹟則是希臘精神的代表。帕特農神廟聳立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的最高處,在城市的哪個地方都可以仰望。人們說,沒有哪座城市能像雅典一樣,抬抬頭就可以看到一座2000多年的文明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