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2月7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首屆「歐洲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專項培訓」12月6日在線圓滿落幕。來自法國、比利時、瑞士法語區以及法國海外省留尼旺在內的法語區大中小學和相關教育機構的本土漢語教師120人參加了12月4日至6日為期三天的在線培訓。
此次培訓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辦,以適應歐洲法語區日益增長的漢語教學需求和針對2020新冠肺炎疫情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的新常態,進一步提升漢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建立歐洲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資源共享、經驗交流、溝通互動的有效平臺,促進歐洲法語區漢語教學的蓬勃發展。
本次培訓的培訓師均由歐洲資深一線本土漢語教學專家擔任,培訓中既有譽貫全歐的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會長白樂桑教授帶來的《中文教育有沒有獨特性?》的主旨講座,也有法國阿爾多瓦大學東方學系中國文學特級教授、2019年法蘭西學術棕櫚獎章獲得者、阿爾多瓦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金絲燕帶來的《文化轉場:中古漢語訓詁》和巴黎大學東亞語文學院副教授、巴黎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齊衝帶來的《漢語形態學》的講座。同時法語區本土漢語老師們熟悉和推崇的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博士,中文系副教授法裔安其然Arnaud Arslangul老師為培訓帶來了《篇章結構和漢語形態句法習得關係》的工作坊。安其然老師參與編輯的《你說呀!》《你說吧!》《你說呢?》系列法語注釋漢語教材深得法國本土漢語老師的喜愛。
作為2020歐洲英德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的三部曲,日前11月27日-29日德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培訓成功舉辦,同時12月11日-13日還將舉辦英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為了推動跨區域授課和互動,分享資源、交流經驗,增進溝通,12月4日-6日的法語區培訓還特別邀請了英國和德國本土漢語教學專家代表為法語區的本土老師帶來了別開生面的工作坊。其中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教師、英國漢語考試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召集人宋連誼老師帶來了《網課時代的漢字教學》,並特別邀請了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語言中心褚菁老師和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楊璇老師做了現場精彩分享。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中小學孔子學院優秀孔子課堂資深中文學科主管寇優老師連同英國教師資格證書持證教師尹海燕和冷雪年帶來了《線上線下中小學課堂管理》的工作坊。德國伯樂中學漢語教師張雲剛老師也為培訓學員們講述了《集中識字》和正在攻讀對外漢語教學法博士學位的王燕老師講述了《針對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方法盒》。
整場培訓專家們寓教於樂、娓娓道來,學員們認真聽講、積極互動,學員除分組討論、完成課堂練習和作業外,還在留言區與專家和其他學員們互動討論,有效溝通,充分利用線上Zoom平臺的強大功能和居家聽課省去舟車勞頓的便利,在疫情肆虐的嚴峻形勢下保持了良好的心態和高昂的學習態度,使培訓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願在線參加培訓的學員紛紛表示收穫滿滿,一分鐘都不想走開,全是乾貨。
主辦方為全勤參加培訓且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和反饋問卷的學員們頒發了培訓證書,並為全體學員每人提供獲贈法語注釋教材10本、防疫品一份和半價購買漢語教材等優惠福利,為本土漢語教師加油打氣,鼓勵老師們面對疫情壓力迎難而上,適應線上線下漢語教學的新常態,努力做好本職漢語教學。
參加了德語區和法語區培訓的白樂桑教授在授課結束接受《歐洲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參加德語區和法語區的本土培訓,他感受到老師們對具有針對性的本土化培訓是很滿意的,以不同的視角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的需求有兩類,一類是對中文教育的本體問題,也就是說中文教育的一些核心的、關鍵的問題,還有對中文教育的課堂教學的問題,所以這次本土培訓由本土培訓師擔任主講,能保證其適用性和意義。(黃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