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鬥門舊街:一條舊街,記錄了珠海的多少過往故事-榮光騎樓中

2020-08-25 桂臨塞上

珠海,是一個人文歷史底蘊豐厚的城市。是珠江三角洲沿海旅遊城市。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有「幸福之城」,「浪漫之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之稱。

但是珠海叫珠海之前,其實是從黃楊山下的鬥門開始它的幾百年城市化歷程的!明朝嘉靖《香山縣誌》載:「鬥門墟在黃梁都,二、五、八日」。農曆每月逢二、五、八為墟期延續至今。隨著發展,後來鬥門墟建官署,築土城,辦鄉學,逐漸成為黃粱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滄桑巨變,現在保存有鬥門舊街,曾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鬥門古街是以前鬥門鎮的商業街,珠海市目前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清末民初風情古街,全長500多米。鴉片戰爭之後,鎮內常有船隻來往於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商賈來往甚多,每逢墟日,墟內車水馬龍,農副產品購銷兩旺。許多外國商人看中鬥門鎮,紛至沓來在鬥門鎮投資經商,使墟鎮街道洋貨充斥。 由於商貿業發展迅速,當時墟鎮舊街的建築已滿足不了商貿業發展的需要,所以,由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採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陸續建起布匹店、百貨店、中藥店、米鋪、錢莊等,沿街建築基本採用南方特色的「騎樓」結構,蔚為壯觀。

珠海的歷史痕跡還是很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南宋末年發展起來的。崖山一戰,十萬南宋軍民跳海,更有眾多南宋遺民如同珠盤散落下的珍珠,藏匿在珠海周邊,隱姓埋名繁衍生息。現在到鬥門很多村子,都會發現,當地在家族祠堂供奉的都是南宋末年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還有趙氏後人,族譜上顯赫地標明了他們皇族的身份!

只是現在很多有關他們家族祖先的故事和傳奇都只出現在人們的口口相傳和粵劇的表演劇目裡,可能這些是他們記住祖先的一種方式吧。

「騎樓」是嶺南建築的代表,都是因為陽光毒辣,四季多雨,「騎樓」形式的建築可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多熱的天,多大的雨都不耽誤人們「行街」、購物。這也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建築形式吧!鬥門古街也和很多嶺南古鎮一樣,難得的是它保留著整條街完好的騎樓。騎樓的門廊、簷下、屋頂有許多精緻的灰雕,樓上的窗戶嵌著彩色玻璃,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西洋和嶺南建築的結合體味道。

鬥門舊街不算長,以前舊街熱鬧,布店就有十幾間,像廣英祥、大昌、祥盛等等,米鋪有合昌、泰豐、正安、洽和行、厚信行等。至今古街的商鋪門頭上還保留著原有的名字,像勝蘭、順天隆、泰昌等就是,一些店鋪還保留著門檻、「趟門」。雖然一些店鋪已經人去樓空,依然有幾家操持傳統手藝的商鋪開門迎客。

上個世紀40年代,戰亂頻發,物資匱乏,除了自產自銷,老街還是澳門走私貨的中轉站。有經商意識的農民,或者由中間人引薦的富人,會走進「有貨」的店鋪,讓店家從裡間拿出通過澳門進口的布匹、煤油,甚至是糖。每當圩日,北部的廣英祥等十餘間布匹店人頭湧動。二馬路附近,美新等幾間百貨與同和堂等五六間藥鋪同樣車水馬龍。再往南,走到豬仔街,還有合昌、厚信行等二十幾間米鋪和近10家木材鋪在招徠顧客。

老街繁榮時期的屋主,大多在幾十年前就離開鬥門,或是出國,或是到了大城市。留下來的,這幾年很多都過世了。業主將物業交給親戚暫管,但時間長了,親戚去世或者搬家了,這些沒主人的房子就破敗了。

或者這些都是中國所有古鎮面臨的一個問題,一邊是風情萬種,古韻悠長,一邊是開發利用,兩者的矛盾不能有效統一。古鎮日益凋零的人氣是古鎮發展的桎梏,想要靠單純的旅遊帶來人氣不現實,來旅遊的人想看的是古建築,但是更想看的是當地的民風民俗吧?小鎮寂寥,死氣沉沉,怎麼能共贏?單靠一些毫無特色的小商品,怎麼能攬住遊客的心?

鬥門鎮:得黃楊山之精華,鍾靈毓秀;感珠江水之哺育,人傑物華。英才輩出,人文蔚起;聖跡賢蹤,可憶可尋。鬥門鎮從宋朝起就是歷朝都司巡檢駐地。從南宋時期的潮居裡,至今已有1000年歷史。如今的鬥門鎮,不僅是宋皇族後裔的聚居地、著名的僑鄉,還形成了以「一山一寺一溫泉,一皇一將一家族」為獨特文化特色的美麗歷史古鎮,被譽為浪漫珠海的旅遊後花園。

榮光已經遠去,怎麼發展才是重點,這是所有古鎮都面臨的問題,遊覽過很多古鎮,情況都雷同,同質化嚴重,雖然有的古鎮當地都修舊如舊,看著也韻味十足,可是,要麼就是商業化過度開發,要麼就是沒有保護意識。這些矛盾都需要開發者的協調和思考。

古建築可以複製,但是底蘊不能模仿,一旦失去就找不回來了。來旅遊的人就是想來感受一個地方的底蘊和人文風景,如果光是一個空殼,還有什麼參觀的意義呢?

舊街上基本都都是二層小樓,簪花浮雕繪畫都讓人讚嘆它的精美和繁雜

中西合璧,如同一件件建築藝術品!

現代的痕跡已經滲透。

拐角過去就是現代建築了,

大多數店面都關張著,舊街顯得冷清

可能是太陽太過毒辣,前來遊玩參觀的人不多。走在舊街裡,感受到一種久違的休閒。

中式裡透著一種洋氣

當年繁華的時候,這裡應該是各色人等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最初的倒爺在這裡才對吧?

翻修和煤翻修的對比

新翻修騎樓的富麗堂皇,沒翻修的騎樓斑駁滄桑,歷史感一下就在對比中體現出來了。所以,很多東西不是簡單的複製翻新就能達到效果的!

整齊美觀的騎樓

據說這裡節日還是很好看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遇到機會!

有空就來看看吧!

舊街只不過是鬥門旅遊的一個點,此外,南門村,(菉)猗堂,接霞莊和舊街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旅遊體系,來珠海,不要只顧著珠港澳大橋,珠海的底蘊就藏在這裡,不感受一下有些遺憾哦。

這裡是珠海!發現珠海之美!感受珠海之美!

我是,謝謝閱讀關注!

四川

廣西

相關焦點

  • 珠海鬥門舊街:一條舊街,記錄了珠海的多少過往故事-榮光騎樓中
    隨著發展,後來鬥門墟建官署,築土城,辦鄉學,逐漸成為黃粱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滄桑巨變,現在保存有鬥門舊街,曾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鬥門古街是以前鬥門鎮的商業街,珠海市目前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清末民初風情古街,全長500多米。鴉片戰爭之後,鎮內常有船隻來往於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商賈來往甚多,每逢墟日,墟內車水馬龍,農副產品購銷兩旺。
  • 在珠海的人,一定要去趟鬥門舊街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沉澱而鬥門舊街,就是珠海的繁華舊夢聽說在珠海的任必須要去一趟鬥門舊街舊街不是很長卻濃縮了珠海多年以來的歷史記憶這裡很多賣艾餈的舊街居民,每家的肯定都會有自己的「拿手味道」。小店由爺爺那代開始傳下來,是一家開了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的麵館,地道的鬥門舊街人,都是吃著八號麵館的面長大的。
  • 探訪:珠海保存最完整的騎樓街,見證鬥門百載商埠繁華
    鬥門舊街,位於珠海鬥門鎮鬥門墟,舊街全長500多米,騎樓林立,主體建築中融合中西方各國建築風格,是珠海保存最完整的騎樓街,也是珠海的名片之一。舊時分布有百貨、布匹、藥店等,可見是商賈雲集之地。(鬥門舊街)由於商貿業發展迅速,為了滿足發展的需要,當時由外國商人和本地富商一起,醞釀修建街道、房屋。由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採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鬥門舊街)沿街建築採用南方特色的騎樓結構,這些建築構成了現在鬥門鎮清朝異國風情古街的主貌,蔚為壯觀。 (鬥門舊街)雖然鬥門舊街遠離珠海市區,但一到節假日,舊街會迎來大批遊客。
  • 嶺南騎樓風格!就在珠海這裡...
    鬥門又添一個網紅打卡點!淡黃色的外牆超大跨度的拱門還有中西合璧的「外廊式」設計......那就是鬥門舊街遊客服務中心!珠海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了解到鬥門舊街遊客服務中心按照「國家高級別旅遊景區」標準建設於去年10月動工經過一年建設今年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對外試運營
  • 夏日走進珠海鬥門清朝古鎮,欣賞獨特騎樓建築的藝術魅力!
    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是位於廣東珠海鬥門鎮鬥門墟的這條清朝時期建的古街,鬥門古街的騎樓建築群是典型的嶺南民居,也是珠海市為數不多的歷史街區,因尚未被商業開發而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時代特徵,其建築裝飾藝術也極具特色,是珠海市乃至廣東省的一筆建築文化遺產。據說鬥門古街它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才建立起來的,全長大概500多米,此街大多數為中西建築風格組合的獨特騎樓。
  • 在鬥門買了房的珠海人,估計要笑瘋了吧……
    鬥門的繁華不止於此,眾多新商圈正在規劃建立,一個個改成城市格局的項目,也在不斷影響幾百萬珠海人的生活。它們不斷塑造鬥門這片區域繁華的另一面,成了它發展進行中濃墨重彩的點綴。該村舊村場的100多間古民居中,至今還有近70%保存著清代時期黃泥牆和具有嶺南特色的青磚房屋。2009年入選廣東省第二批古村落,成為珠海市第三個「省級古村落」。 很難想像,作為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還能找到像網山村這樣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依山而建的村莊竟有如此美麗,盼今後能充分挖掘打造。
  • 本地人才知道的「珠海吃玩攻略」來了!
    一座城市吸引人的要麼是美景,要麼是美食在珠海鬥門有一條幾百米的長街剛好符合這個標準它不僅凝聚了珠海清末民初的文化歷史也集聚了許多珠海市井地道小吃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是去這座城市的圖書館、博物館其實想要了解珠海這座海濱人民的日常最快速的方式,是透過清朝古街的小角落
  • 珠海鬥門古街遊記
    鬥門舊街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你仿佛可以肆意的切換,在一個新與舊、嶺南和南洋建築的地方,做一場南國舊夢。鬥門古街,主體建築中融合嶺南風格和西方各國建築風格的獨特騎樓,是別的地方很難見到的獨特建築,目前,鬥門墟古街依然保持著原貌。
  • 來珠海鬥門旅遊有補貼領!
    來珠海鬥門旅遊有補貼領!著力促進文旅消費幫助鬥門旅遊市場恢復活力」2020廣東人遊鬥門」活動今天正式拉開帷幕!活動首日近200名來自中山及珠海本地的遊客參團到鬥門遊玩是不是迫不及待呢這裡有一份出遊線路請注意查收遊玩路線一:蓮洲通用機場 -> 十裡蓮江 -> 午餐 -> 停雲小鎮品蓮花產品 ->蓮江村(或石龍村)遊玩路線二:閒雲藝術中心 -> 時令水果採摘 -> 午餐 -> 鬥門舊街
  • 鬥門寶藏打卡點!中西合璧,很多本地人沒去過……
    「遊客服務中心建設與鬥門舊街保持統一的建築風格,建成展示鬥門區旅遊形象的對外窗口。」項目負責人楊薇介紹,中心外立面顏色採用傳統騎樓的黃色風格,中西合璧的「外廊式」建築結構,中間建有超大跨度拱門,配有雕花彩窗,相關裝飾不僅沿用了鬥門舊街特色建築元素,還借鑑了廣州、開平等嶺南地區騎樓建築風格。
  • 共享舌尖上的美味 珠海鬥門美食節國慶即將啟動
    本屆美食節將劃出不同美食區域,包括鬥門特色美食、珠海精品美食、嶺南風味美食、港澳風情美食以及四海系列美食。同時開展以「說、探、評」系列活動尋找鬥門民間美食,詮釋鬥門美食的魅力。此外,鬥門有關部門將組織開展10項鬥門傳統文化活動並開闢特色旅遊線路,促進美食與旅遊的融合。
  • HALO 鬥門--珠海
    2006年第一次來珠海鬥門,大巴從鬥門高速出口下來,到了鬥門汽車站。從鬥門汽車站去新青的新公司,公交車一路顛簸在彎曲的小道上,那時真不敢想珠海就是這個樣子。今天,鬥門作為珠海發展最慢的一個區,變化也挺大了。
  • 珠海旅遊玩什麼
    Tips:山房路上的每家咖啡廳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那家有著近40年三角梅的因為愛咖啡院;唐家茶果店的蘿兜粽是珠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唐家人才會包,所以來了記得品嘗,但只有周末才開門。  || 北山村 - 鬧市中的古村落
  • 珠海十五大著名美食街 珠海美食街有哪些 珠海最值得去的小吃街
    小編為你整理了珠海十大著名美食街,包含了南屏海鮮街、灣仔海鮮街、鬥門海鮮自助一條街、橫琴海鮮一條街等珠海有名的海鮮街,還包含了888美食街、夏灣路夜市小吃街等珠海夜市小吃一條街,還有石花東飲食文化街、唐家灣山房路美食街、五洲花城美食街、蓮花路美食街等珠海著名美食街,以及水灣路酒吧街、鬥門酒吧街等珠海酒吧美食街,一起來看看吧。
  • 反思珠海——珠海應重視鬥門的發展
    珠海原本不缺豪情,立市至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市長、市委書記梁廣大就有「梁膽大」之稱,其風頭最勁時差不多可直追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珠海不缺硬體,一般中小城市不敢奢想的大港、大橋、大機場、大鐵路、大工業、大旅娛設施,珠海或有或已在籌備動工中;珠海原來也不缺對人才的吸引力,「百萬重獎人才」曾轟動全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引來了十幾所高校開辦校區、分校或產學研基地,迄今在校大學生數量已居全省第二
  • 珠海這裡終於要開了!
    珠海這個知名旅遊景點即將恢復開放!小憩修整後,或能帶給你驚喜!御溫泉4月15日恢復營業受疫情影響,暫停營業了兩個多月的珠海御溫泉度假村傳來好消息,4月15日正式恢復營業。默默升級全新面貌迎客暫停營業兩個餘月,珠海御溫泉度假村卻一直沒閒著。據度假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借著暫停營業的時間,御溫泉一直在加快推進升級改造。目前多項綠化美化工程已完工,站南大街、長盛火車站等熱門拍照景點也已完成升級。
  • 珠海尋古:「鬥門八景」之一的菉猗堂,就在南門村
    珠海鬥門鎮旅遊經典線路:金臺寺-排山村-鬥門騎樓舊街-接霞莊-南門村菉猗堂建築群,適合休閒一日遊。(南門村菉猗堂)菉猗堂為趙氏宗祠在最左邊,旁邊還有兩座趙氏祠堂,一為崑山趙公祠一為逸峰趙公祠。三座祠堂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 逛網紅景點、打卡非遺美食,珠海鬥門鄉村遊「元氣復活」!
    經過多年努力和積極探索,鬥門區在打造「粵港澳休閒旅遊目的地」進程中邁出了新步伐,以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為抓手,「春看花、夏採摘、秋收穫、冬精品」,逐步構建村景交融、村景合一、處處是景、處處可遊的鬥門全域旅遊格局。今年「五一」期間,按照省市部署,鬥門區委區政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採取多種措施恢復鄉村旅遊市場。
  • 珠海好吃的、好玩的、好逛的都在這裡了!
    ● 珠海·最好玩【漁女雕像】珠海的象徵,被譽為珠海的「自由女神像」,坐落在情侶路中間,背後還有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淇澳島】珠海唯一可以開車上去的島嶼,有著「小鼓浪嶼」之稱,島上居民熱情開朗,民風十分淳樸,生活悠然自得,是不可多得的悠閒好去處。【板障山幻彩隧道】現今國內最長的慢行景觀隧道,隧道中有3D手繪和巨幕投影,簡直不能再驚豔了。
  • 珠海好吃的、好玩的、好逛的都在這裡的了!
    ·最好玩【漁女雕像】珠海的象徵,被譽為珠海的「自由女神像」,坐落在情侶路中間,背後還有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香山湖公園】珠海最美的公園之一,據說整個公園都是用修幻彩隧道的土建成,非常的環保。在這裡可以賞海天景色,享嶺南神韻。【接霞莊】藏在珠海鬥門的一座隱世秘境莊園,這裡萬木蔥蘢,綠色如染,流水潺潺,暗香盈袖......處處美景相迎,連呼吸都是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