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臺南品小吃,真像走進一座大型的食物博物館,種類何其多。臺南美食又與臺北、臺中有較大的區別,自成一格,乾濕軟硬鮮甜冷熱魚肉葷素,目不暇接外就只能埋怨自己的胃容量不夠大。我相信,每個不起眼的小門面裡,都蘊藏著讚不絕口的美味,令人神魂顛倒。
小公園擔仔麵
地道傳統平民滋味
說起臺南美食,首先令人憶起的就是擔仔麵了。當年靠著捕魚維生的漁民,在漁獲的淡季為了持續生計,只得挑著根扁擔四處走街串巷叫賣自製的麵條,這也是百年老店度小月最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其實,在臺南的街頭巷尾,還隱藏著許多地道好食的擔仔麵,比如西門圓環旁的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入夜,店主才拉開門面,掛起擔仔麵店家標誌性的昏黃色紙燈籠。沒有那些名店考究的桌椅和精緻的屏風擺飾,招覓客人僅憑著灶上久久熬燉而噴香竄鼻的肉臊香味。
坐在低矮古灶旁的師傅利索地抓面、下面、起面、灑肉臊汁和配菜,一氣呵成。待面上桌,我帶點儀式感地雙手捧起小碗,盡情聞一下面的香氣,馬上能打開味蕾。用筷子輕輕拌勻灑在面上的肉臊,再喝一口湯,感受混合著蒜香和醋酸的鮮蝦高湯之美味。
之後,就可以大口大口爽快淋漓地吃下整碗油麵,連甜蝦、香菜、豆芽都不捨得放過。擔仔麵份量都很小,兩下三口就可以吃完,是最好的宵夜補給品之一。感受純樸滋味的同時,也可體會到飲食歷史沉澱下的豐厚底蘊。
地址:西門路二段317號
老牌鱔魚意面
二十七秒快炒絕技
中正路的康樂市場自日據時代就是臺南小吃的聚集地,鬥轉星移間雖已不復以往的熱鬧繁華,但還是保留了幾家百年老店。老牌鱔魚意面已經是家族第三代,老闆兼大廚有獨步江湖的「快炒二十七秒」絕技。只見他速度極快地將大蒜爆香後,猛火翻炒鱔段、辣椒、洋蔥,再精準地灑入五印醋、烏醋和清醋,快炒後加入肉骨高湯、米酒、醬油繼續爆炒至起鍋。
我為他一氣呵成的技藝叫好的同時,伴隨著轟隆的聲勢和火勢,也已聞到強烈的鑊氣和焦香。鱔魚入口完全沒有土腥味,肉質細嫩口感爽脆,甜、酸、甘、辣的複合滋味纏繞在舌尖。熱油炸過的意面也蓬鬆順口,老闆嫻熟的火候控制和精準的快炒功力令人讚嘆。還意猶未盡的話,麻油鱔魚面線湯和幹炒鱔魚也是錦上添花的選擇。如此這般,怪不得引得成群的本地食客和遊客上門排隊,一睹風採一嘗美味。
地址:中正路友愛街206巷6號康樂市場113號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