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築師設計「水管屋」 幫助解決住房難題

2020-12-12 樂居財經

北京時間17日消息,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香港人口密集——具體來說,大約有740萬人聚集在一片1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與此同時,那裡的房價也在急速飆升,很多人無法承受居高不下的住房成本。

針對這一問題,一位當地建築師推出了一個獨特的解決方案,將巨大的混凝土水管改造成迷你公寓,然後將其堆疊在閒置的城市空間,這是一種建設公寓樓的快捷方式。這些迷你公寓將以便宜的價格租給年輕人,幫助他們解決住房問題。

香港建築師羅發禮在接受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採訪時稱:「在我們的城市裡,我們正面臨一個實實在在的負擔能力問題。在香港,大多數人幾乎無法負擔得起住在一個像樣的房子裡。」

羅發禮認為,他設計的被稱為O-Pod的「水管屋」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案。

這個主意是去年8月他在監督一個建築工地施工時突然想出的。他注意到現場有一些剩餘的混凝土管道,發現它們很大,很結實,很安全,而且沒人使用。他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設計並建造了O-Pod的原型。

這不是羅發禮首個「瘋狂的」發明,他每年都會推出一個挑戰自己的項目,但這是第一個引發全球關注的。幾個月的時間裡,《紐約時報》、BBC、《南華早報》和《商業內幕》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羅發禮還收到了紐西蘭、南非和美國夏威夷一些公司關於設計方面的諮詢。

今年4月,羅發禮與深圳一家開發商籤署合同,將於7月開始在深圳建設首個O-Pod開發項目。

他表示:「如果我們能與政府,甚至私人土地所有者和製造商合作,我們可以非常便宜地建造O-Pod,然後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將它們出租給那些難以負擔住房的年輕人。」

羅發禮設計並建造的O-Pod原型位於東九龍前製造業地區觀塘的一座橋下,由兩段混凝土排水管制成,居住面積約100平方英尺(約合9.29平米)。他的目標是創造一種便宜、易於維護,而且建造迅速的東西。

當你走進去後, O-Pod讓人感覺既寬敞又明亮。儘管地面面積只有不到10平米,但彎曲的牆壁和傾斜的燈光使它感覺起來更大。

裡面還配備了一個書架和一張桌子,也可以作為餐桌使用。雖然O-Pod的未來迭代很可能會發生變化,但羅堅信建造適合用戶需求的住宅和滿足多種用途的家具。

羅試圖將技術貫穿於他從事的每個建築項目中。最終,他想像房屋將像「鋼鐵俠」的盔甲,因為它們增加了居住者的能力。舉個小例子:他認為未來的O-Pods將是理想的智能家居,所有東西都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控制。

O-Pod裡面還有一張可以摺疊的沙發床、書架、小冰箱、微波爐和空調。

甚至還有一個單獨的浴室房間,裡面有廁所和淋浴

雖然目前每個O-Pod的造價為1.5萬美元,但羅希望與政府和私人土地所有者合作,創造創新的模式,幫助年輕的香港人取得進步。

羅發禮表示,理想情況下,O-Pod將以每月3000港元(約合400美元)的價格出租。這筆錢的三分之二將投資於訪客的儲蓄帳戶,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將用於維護房屋。

通過投資房客三分之二的租金,並在房客搬出去後將這些投資所產生的收益還給他們,羅希望O-Pod能成為年輕人「建立希望」的地方。

對於香港的租房市場來說,每月3000港元將是極低的。在這個市場上,一套公寓的租金很少低於1萬港元,而許多細分單位的租金則在6000至8000港元之間。

羅發禮表示,「這絕不是一項商業盈利的業務。這更像是我想做的幫助人們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香港建築師創水管公寓 解決住房難問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8年1月16日訊,如何解決住房難?建築師James Law推出水泥管公寓房,舒適又經濟。
  • 香港出現用水管制成的「水管屋」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住房問題一直困擾著底層老百姓,對於房子:價高買不起、房租貴也租不起。於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香港出現了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房屋構造,除了最常見的?房,還有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當然,也包括接下來要介紹的水管屋。   近日,由香港本地建築師設計的水管屋引發網友關注。
  • 這就是香港的「水管屋」,面積僅9.3平方米,造價約10萬元
    過去8年來,香港一直被評為世界上平均房價最高的城市,在大多數香港人的生活中,幾乎無法承擔高昂的房價。可以說,香港正面臨著世界上最嚴重的住房危機。去年,香港建築師James Law設計了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用改裝的混凝土排水管來造房子,被稱為「O-Pod」,它們可以堆疊,最大限度地節約空間,成本也很便宜。
  • 香港推出新房型「水管屋」,每套僅11平米賣10萬,換成你會買嗎?
    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築設計者和政府都在絞盡腦汁,盡力解決。香港就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條件十分緊張的城市。普通收入的家庭,基本想要在香港買上一套滿意的房子,是不可能的。香港的住房價格在全世界排名第二高,據統計香港的人均住房面積大約是7~8平米。
  • 香港又出「水管屋」新概念,這回可以名正言順睡天橋底了!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繼「劏房」「籠屋」之後,寸土寸金的香港,為解決底層人民的住房問題也是操碎了心,這不,最近又拋出了「水管屋」的概念!
  • 高密度下的香港,14㎡水管中蝸居
    設計採用常見的2.5m直徑混凝土水管為基礎,低成本建造出一人/兩人用的微生活公寓,水管房將在1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內包含起居、烹飪和洗浴空間。示意圖適逢仁濟醫院考慮設立過渡屋,於是與建築師一拍即合,轉到荃灣海興路地段繼續推行計劃。這批水管房選址荃灣海角街及海興路交界,地皮規劃用途為休憩空間,臨近海濱,荃灣路行車天橋就在旁邊,附近是工貿大廈。
  • 兩節水管改裝成個家
    上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設計周的「城創新活」展覽活動期間,人們看到了一個不尋常的住房想法。
  • 香港推出豪華「水管房」,讓你3000港幣有個家!
    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700多萬人口生活在僅1000多平方公裡的島上。本來就小的土地面積,卻只有20%的土地能建房子,難怪香港房價勇奪世界第一呢。許多家庭都是擠在無法直立行走的納米公寓裡,有什麼方法能緩解香港日益嚴重的住房問題嗎?
  • 香港推出水管公寓 設施齊全只賣10萬!
    讓你腦洞大開 秀兜APP10萬元的水管公寓>在房價日益增長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就連香港那1.4平方米的棺材屋的租金都不是人人支付得起的。難道住不起房子的人,真的要往混凝土水管裡面鑽了嗎? 如何解決住房難?香港建築師推出水泥管公寓房,舒適又經濟。
  • 香港擬建首個「水管屋」項目 料2020年末可入住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水管屋」在香港的首個項目擬落戶荃灣海邊空置地皮,仁濟醫院計劃向香港地政總署租用地皮5年,放置約110至130個「水管屋」住房作為過渡性房屋,每個住房可住1至4人,以低於市場價格出租給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家庭或個人,或現正住在房等基層住戶。
  • 香港推出的「水管房」,11平米售價10萬,有效緩解香港住房壓力
    香港一直是一座繁榮的大都市,經濟實力強勁,發展速度保持在理想的增長速度上,還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之一,這裡的發展機遇固然是很多的,因此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人對繁華的香港非常嚮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香港,原本土地面積就不大,還要容納那麼多的人,就出現了很嚴重的住房問題。
  • 香港推出「水管屋」,使用面積10平米,售價10萬元,你會買嗎?
    我們都知道,香港是一個人口密度十分高的城市,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十分昂貴的,房價也自然變得很高。這種小屋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這種小屋名叫水管屋。顧名思義房屋的外觀與水管並沒有什麼兩樣。據了解,水管屋的外殼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水泥管,然後人們在水泥管內部進行精裝修,最後就變成了這種水管屋。
  •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想必從小看TVB,聽粵語歌長大的孩子,心中都存在一個香港夢吧!電視中看到的旺角、沙尖咀、南丫島、大澳、廟街,歌曲中唱的百德新街、皇后大道東.......等等。
  •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想必從小看TVB,聽粵語歌長大的孩子,心中都存在一個香港夢吧!電視中看到的旺角、沙尖咀、南丫島、大澳、廟街,歌曲中唱的百德新街、皇后大道東……等等。
  • 香港這所城市,遠比你看到的要有智慧
    有過「港漂」經歷的自己,在看過了香港最靚的景,食過香港最好味的嘢之後,反而想和大家聊聊繁華港都背後的那些事兒,今天先說香港住房吧。講到香港的住房,相信即使沒有在香港居住過的朋友,也一定聽說過香港嚴峻的居住環境。
  • 香港政府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附實探)
    每間水泥管道屋可入住1-4人,按照規劃,這個天橋底的空地可容納約250至350人。而荃灣的這一批水管屋最快將會在2019年年底底落成,2020年年底就可入住!不過,這個圓滾滾的柱子真的能住人?為什麼放置在天橋底還讓人住?
  • 香港的「水管房」,11平方米10萬一套,如果放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經濟的高速發展給香港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與此同時,香港的高速發展也吸引了數量龐大的外來人口赴港工作、學習、定居,佔地面積不大的香港卻富集了數百萬常住人口。如此一來,如何解決人口住房問題,就成了一個治理難題。
  • 香港推出的「水管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套售價只要10萬元!
    如果和大家談到香港這個城市的話,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TVB。在這個繁華的都市裡,真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城市的房價可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高,也是全球所有的城市當中房價最高的一個。有些人在這裡不但買不起房,甚至連租房也沒有達到條件。
  • 香港人設計的水管屋,一套只售12萬港元,房內生活設施面面俱到!
    用寸土寸金這樣的詞語形容香港是再合適不過了,對於生活在基層的百姓而言,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都會有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才會有一些社會牛人別出心裁,設計出一些創意十足的房子。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水管屋,聽名字也不難想像這種房屋的造型,以混凝土水管為基礎經過一些後期的裝飾和設計之後,完全可以滿足居住要求而且面積也不小,能夠容納1~2個人居住除了能夠解決居住困難的問題之外,還可以保證舒適的享受。
  • 香港現「水管房」僅需10萬
    最近,香港街頭竟出現了「水管屋」!   房屋設計還頗有創意!   阿白帶你一睹「水管屋」的真面目!   羅發禮以大型水泥水管為基礎,   為年輕人設計建造了一種過渡性質的共享水管屋,   以期待為香港的房屋政策注入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