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問,古代人為什麼那麼聰明?千百年前發明的東西為什麼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卻無法復原?還有很多流傳下來的古籍為什麼無法參透?不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3本奇書,一直被人們研究,可惜始終參悟不透。
第1本奇書叫做《馬前課》,作者就是三國時期鼎鼎大名的諸葛亮,諸葛亮有多麼聰明相信大家都知道,那麼這本書裡寫了什麼呢?
《馬前課》,顧名思義,就是在出兵之前,站在馬的前面佔卜一課,就是佔卜一卦的意思。全書共14課,每1課代表1個朝代,預言了這個朝代的興衰治亂。一說到「佔卜」,大家腦海裡一般會浮現出龜甲、銅錢等物,但諸葛亮的佔算方式不一樣。
諸葛亮分別將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指根分為6個象限,由拇指逐一掐算,結合月、日、時辰來順序排列,其順序分別為大安、流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根據推算結果,來決定此次軍事行動的行動部署等。(有點掐指一算的味道)
後世的人因為佩服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就把他的勝利歸結於《馬前課》這本書,紛紛對它展開研究,民國時期一些無良商家以盈利為目的,大量發行《馬前課》,還故意把諸葛亮的其他預言強加進去,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馬前課》基本是民國時期的「改良版」。
第2本叫《魯班書》,一看名字大家就知道是中國建築、木匠界的「鼻祖」魯班的作品,它是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分為上下2冊,上冊是「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那麼一本建築類的書大家為什麼參悟不透呢?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這句話出自《葵花寶典》(金庸《笑傲江湖》),當年東方不敗為了練成神功,成為天下第一,竟然真的揮刀自宮,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小說裡虛構的內容。
但是在《魯班書》的開篇,也寫了異曲同工的一句話——「欲學此書,必先絕後」(或者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看到這麼一句話,相信無論古今,大家都很難接受,為什麼學習魯班的建築奇書還要絕後?原來,在這本書裡,還有許多傳說中的奇門遁甲、符號等難以看懂的東西,比如「緊箍咒法」、「草繩變蛇法」、「解五瘟法」等奇詭的東西。
當然了,除開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裡面還是有很多實用的建築、木匠技巧,甚至還教你怎麼向僱主討薪、懲治惡霸,但很多資料都是民間老匠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缺乏可靠的證據支持。
第3本叫《推背圖》,是唐代著名的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的,裡面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5者,預言了從唐朝開始之後的數千年歲月將會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甚至提出了「帝制時代——共和時代——大同時代」的歷史觀。
千百年來,很多「別有用心之士」利用這本《推背圖》來鼓吹他們的舉動,蒙蔽百姓甚至是統治者的雙眼,騙取錢財、地位,至於為什麼大家現在已經無法參悟透徹這本《推背圖》,就是因為各朝各代別有用心之人的篡改。
目前為止,《推背圖》的版本達到100多個,其實大家只要隨便購買幾個不同版本的《推背圖》,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多麼矛盾,誰也不知道哪一本才是原始的《推背圖》。
對於古人的智慧,我們向來是表示肯定的,但是對於別有用心人士的行為,我們應當表示質疑和唾棄,你們覺得呢?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宿命論研究:推背學概論》《馬前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