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的春天,我厭倦了京城霧霾沉沉的生活,帶著女兒,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去了哪兒呢——福建廈門,一座美麗的海濱之城。
很有意思的是,一下飛機,就下起了濛濛細雨。所以廈門最初給我的印象是綠意盎然,氣候宜人的。
因為我是第一次來廈門,人生地不熟,只好由當地的計程車司機給推薦到一家部隊賓館。幸運的是這家賓館早上有豐盛的早餐,服務也還周到,我的心情變得暢快了起來。
我們先是遊玩了有著「中國最美大學」之稱的——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那婆娑高直的椰子樹,對久居北方的我來有一種很新奇的感覺,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異域的世界,很興奮的拍了很多照片。
接下來坐計程車暢遊了廈門的環海路,深邃的大海,是那樣的遼闊和壯觀,整個環海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然而另外一個景點就在我們的眼前了,它就是已被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的景區——鼓浪嶼。
鼓浪嶼是廈門一朵璀璨的明珠,有著音樂之島的美稱。它誕生了很多音樂家,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就出生在鼓浪嶼,更有很多文人學士和鼓浪嶼有關。所以鼓浪嶼是那麼的令人嚮往——海灘,詩情畫意,鋼琴,老房子以及它主人背後的故事。
你聽說過這麼一首歌曲嗎——《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在八十年代廣為傳唱,如今它已是廈門的品牌之歌。因為鼓浪嶼和我們的寶島臺灣緊鄰,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島也曾割讓給日本,鼓浪嶼和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去鼓浪嶼要坐渡船,因為我不了解當地情況,坐了一艘較貴一點的船,坐這種船的好處就是有講解員給講解關於鼓浪嶼的一些傳說和歷史。而坐普通的輪船,只需片刻功夫,就到了對岸的鼓浪嶼。上了小島之後,我按照事先對鼓浪嶼的了解,去追尋它的遺蹟。
首先我們去了菽莊花園,菽莊花園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它的主人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思鄉情結。 園內還有個鋼琴博物館,很多形狀不一,古典的老鋼琴就擺放在博物館內。
當然菽莊花園和鋼琴博物館、日光巖我都是走馬觀花。我最感興趣的是島上的音樂學校和老教堂,還有那不同風格的老式建築,這些都是一些名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不知女詩人舒婷是否還生活在鼓浪嶼,或許因為颱風和對小島的保護和建設,很多名人早已搬離。但是我還是看到了幾個學生的身影,音樂學校還在,我未免想入非非,浮想聯翩,如果女兒能在島上讀書,我能居住在這樣一個美妙的所在,那該有多好啊。但是我忘記了有颱風的日子,也是那麼的驚心動魄,令人膽戰心驚。
夕陽下的鼓浪嶼太美了,天色已暗淡,我還沒有返程,看霓虹燈下的鼓浪嶼是那樣的光彩奪目,像一棵銀樹開放著五彩繽紛的火花。
島上有工人在幹活,我便很是羨慕這些工人了,他們住在島上,能飽覽鼓浪嶼迷人的夜色,和它沉靜後的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