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太空人永遠因太空沉睡,唯有他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2020-12-26 天天讀詩詞

1971年6月6日上午8點,一艘名為「聯盟11號」的宇宙飛船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它的目標是載著飛船中的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軌道中,與空間站禮炮1號進行對接試驗。

僅僅花了不到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聯盟11號就成功與空間站對接,三名太空人完美操作,成功轉移進入了禮炮1號空間站中,並且在軌道內一待就是2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為世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6月29日下午,聯盟11號成功與禮炮1號空間站分離並開始返航,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3名太空人在高興之餘都沒有穿太空衣,結果返回艙卻發生了失壓意外,3名太空人最終窒息而亡,等到返回艙回到地球時,3名太空人的身體已經失去了溫度,如同睡著了一樣。

諸如此類的太空事故其實在世界航天史上還發生過很多次,許多太空人都因此而喪生,目前人類抵達最遠的地方就是月球而已,但有這麼一個「人」,他卻已經飄出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天文之子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克萊德·威廉·湯博,他出生於1906年的美國伊利諾斯州,小時候的他就對天文 十分感興趣,常常在晚上躺在家裡的草坪上看天上的星星,向父親詢問這些星星的名字和故事。

但他的父親並非是天文學家,自然大部分談湯博的問題他都答不上來,於是湯博便開始自己找各種書籍來看,他甚至還自學瞭望遠鏡的製作方法,自己給自己造了一架天文望遠鏡,從此開始觀察星空。

他一開始把關注力都放在了木星和火星上,並且不斷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當1929年他把觀察結果送到了亞利桑那州的勞維爾天文臺時,天文臺的工作人員都驚訝於他的才能,便讓他進入了天文臺中工作。

冥王之父而在此前,天文學家勞維爾已經通過計算預言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但始終沒有找到證據。得知了此此事的湯博便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海王星之外,開始尋找第九大行星的蹤跡。

他沒有使用計算的方法,而是用一種比較法來尋找天空中的移動物體,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他最終拍攝到了一顆不大不小的星體,正是後來的冥王星。

當時天文學界都為了這「第九大行星」的名字而爭論不休,最後使用的卻是一個11歲的英國小女孩兒提議的名字——羅馬神話中冥王的名字「Pluto」,從此這「第九大行星」就成為了「冥王星」。

雖然冥王星在2005年的時候被從行星行列除名,正式成為了矮行星中的一員,但是冥王星的發現依然是天文學中非常重大的貢獻,1997年湯博逝世之後,也仍然被視為「冥王星之父」。

飛出太陽系2006年,NASA發射了一顆名為「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的太空飛行器,它的任務是前往太陽系邊緣對冥王星和冥衛一進行探測,同時對冥王星所處的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進行研究和探索。

而身為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也「登上」了新地平線號中,當然,是以骨灰的方式。新地平線號就這麼載著湯博前往了遙遠深空之中,並且在2015年的時候,新地平線號掠過了冥王星,向著更外圍的小行星群飛去。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星空就充滿 了想像,而我們也常常說中國人的夢想是「星辰大海」。正是因為湯博等等科學家的存在,才讓我們對於天外之物越來越熟悉,讓我們前往「星辰大海」的夢想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我們只有繼續砥礪奮進努力學習,才能站在偉人的肩膀上,在航天事業上取得進一步的突破,為整個人類謀求更廣闊的未來。

相關焦點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當時正是飛船和空間站分離的關鍵時刻,不知為何飛船的壓力閥門出現了鬆動,開始向外漏氣,就這樣,飛船內部的環境一點點被抽成真空,太空人因為長期處於真空狀態,沒有足夠的氧氣維持呼吸,最後不幸永遠沉睡在這浩瀚的宇宙中。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起初,飛船的安全性尚不可控,科學家不敢把太空人送入太空,但為了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們最終決定由動物代替人類承擔這一使命。1957年11月3日,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被蘇聯送入了地球軌道,它的成功昭示了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希望。然而幾個小時之後,由於太空衣隔熱性不佳,萊卡最終化為了一團火球,直到今天,它的屍體和太空艙仍滯留在地球軌道上。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起初,飛船的安全性尚不可控,科學家不敢把太空人送入太空,但為了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們最終決定由動物代替人類承擔這一使命。1957年11月3日,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被蘇聯送入了地球軌道,它的成功昭示了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希望。然而幾個小時之後,由於太空衣隔熱性不佳,萊卡最終化為了一團火球,直到今天,它的屍體和太空艙仍滯留在地球軌道上。
  • 他至今漂流太空,早已遠離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永遠回不了家
    文/玉濁清他至今漂流太空,早已遠離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永遠回不了家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太空的探索,很多人為了探索太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例如中國古代的萬戶,他被譽為「世界航天第一人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有能力探索外太空,人們再也不用依靠想像去編造那些美好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可以腳踏實地的去探索宇宙,可是即使科學再怎麼發展,也還是有一些太空人為了探索太空光榮犧牲了。
  • 18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他已遠離冥王星,成為走出太陽系第一人!
    太空探索總是伴隨著危險,雖說如今的科技十分發達,讓很多前往太空的太空人都能安全反悔,但也是有一些人永遠的留在了那裡。說起對於太空的嚮往,早在上個世紀就是開始研究,前蘇聯是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上太空的國家,奠定了人類走向太空的基礎,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各國陸續研發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若沒有充足的準備就會出現危險,多年來的升空讓18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更是有幾位在回家的途中出現意外,他們的精神也是值得全人類的緬懷。
  • 距離地球最遠的男人,如今已經飄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航天夢,而日新月異的科技,也讓人們逐漸揭開外層空間的神秘面紗,先是有太空人被送上太空,到了1969年,人類的足跡也登陸上了月球。但是你知道距離地球最遠的男人是誰嗎?如今已經飄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 史上死得最遙遠的人,再也回不到地球,最後一個即將飄出太陽系
    當然,也有人是狂熱的天文愛好者,這樣的人,反而希望自己死後漂浮在他熱愛的宇宙之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史上死得最遙遠的人,再也回不到地球,最後一個即將飄出太陽系。他們中有的人是被迫死在太空之中,還有的人則是因為生前對天文事業的貢獻與熱愛,而被人們將他們的骨灰送到太空中,也算是對他們的致敬與感謝。
  • 人類永遠無法離開太陽系嗎?聽完科學家的分析,明白了
    近期在科學朋友圈裡,有一個非常不錯的話題受到了圈友的廣泛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有關人類是否能夠在未來離開太陽系。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很早就被一些科學愛好者拿出來討論了,甚至一些比較有名的科學家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有人認為,人類將永遠被束縛在太陽系,不能離開,為此還列出了幾大理由,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
  • 太空中漂浮著5個人的遺體,有3個是太空人,剩下2個是什麼人?
    細數人類實行的太空任務,發生了4次事故,一共有18位太空人喪生。在這18人裡,有3個人的遺體至今還在太空中流浪,剩下了14位太空人則是在地面遇難,火箭升空時失敗,他們連遺體都沒有留下。太空中的人類遺體只有3個嗎?其實還有2個人,他們的遺體也在太空中。這5個人都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天就來認識一下他們。
  • 太空中漂浮著5個人的「遺體」,有3個人是太空人,其他2個是誰?
    從人類進入航天時代以來,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也不少了,有18個太空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犧牲。還有3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準確的說,太空中一共有5個人的「遺體」,有3個是太空人的,剩下的2個也是值得尊敬的人。首先是美國天文學家尤金,他的骨灰被埋在了月球上。尤金是個天才,20歲的時候就取得了加州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
  • 世界上死得最遠的5個人,一人葬在月球,一個快飄出太陽系
    但是世界上有5個人堪稱死得最遠的五個人,其中一個甚至不在地球,快要飄出太陽系 。第一個是尤金·舒梅克。他是美國的天文學家,為美國的航天事業起到了難以磨滅的作用。尤金·舒梅克仿佛是為了宇宙事業而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都在致力於研究行星。在這名科學家臨死前,他的遺言就是希望自己的遺體能夠埋葬到月球上,讓自己死後與月球相伴。
  • 世上死得最遠的5個人,其中一個最厲害,快要飛出太陽系了
    太空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他們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事業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在活得眾多成就的背後一些國家的太空人也同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遺體被留在了外太空,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死的最遠的人,中國在這個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至今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故。
  • 太空浮屍之謎:那兩具「星際屍體」,根本不是地球太空人的,而是...
    到他誕辰100周年時,人類終於啟動了冥王星的探索計劃,這時美國航空航天局提出了大膽的建議,他們希望克萊德·威廉·湯博的骨灰能夠陪伴著這一探測器一同前往冥王星。湯博的家人欣然同意,就這樣,新地平線號正式啟程。
  • 唯一葬在月球的人類,三個在太空犧牲的太空人,你知道嗎?
    太空始終承載著人類的所有夢想,但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巨大的危險和付出。有些人為了太空奉獻自己的一生而名垂青史,有的人則在地球之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大年,我們不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地球之外長眠的人類英雄們。NO.1,唯一葬在月球的人類。
  • 冥王星的發現,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太陽系
    1930年1月23日、24日,一位在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工作的年輕天文學家,正在一片小夜空上拍攝恆星位置的照片,尋找可能預示著太陽系邊緣某處運動的異常現象。他拍下了照片,然後把它們放在一邊,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找到了他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3位屍「屍骨無存」的太空人,有一位的預計2020年飄出太陽系
    於是衍生出一個新型職業,太空人。在初期,太空人是個危險係數極大的職業。因為科技的不完善,經常會有太空人喪命在宇宙,運氣好的遺骨還能帶回地球,運氣不好的只能一直漂流在宇宙。這和漂流在海裡河裡不一樣,宇宙中充滿著黑洞,失重的環境下更是讓人難以找尋這些遇難太空人,他們的屍骨只能一直漂流。有一位太空人的屍骨甚至已經出了太陽系。
  • 或許我們永遠也飛不出太陽系!
    截至2020年旅行者1號已經在宇宙只孤單的飛行了43年之久,飛行距離已達200多億公裡,但如果換成光年單位來計算,就連1光頭都沒有飛出去,或許我們永遠也飛不出太陽系。旅行者一號過去人們普遍任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緣,只要它穿過冥王星就相當於飛出太陽系,但這個答案明顯就是不正確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理論,只要宇宙中的天體,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
  • 難怪人類飛不出太陽系,外圍出現一堵「牆」,旅行者1號被擋住了
    ……在幾十年航天發展中,最偉大的航天工程莫過於60、70年代實施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從1961年開始,到1972年結束,短短11年時間裡人類相繼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人類在地球以外星球的登陸,這是人類的一個偉大壯舉,至今人類沒有哪個航天工程可以超越阿波羅登月工程,所以阿波羅登月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的巔峰之作。
  • 旅行者1號推進器沉睡37年被喚醒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星際空間...
    今年40歲的「旅行者1號」太空飛行器,在太空深處的成功點火測試了一組航跡修正推進器,而這組推進器已經「沉睡」了37年後。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的星際空間啟動發動機。 NASA網站發布的新聞截圖 「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NASA飛得最遠、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2012年,它離開太陽系(太陽系邊緣的標準附後文
  • 太空迷,「宇宙級直播」即將在廣東科學中心發生!
    展覽通過實物、模型、互動展品以及360度全景影像,帶來沉浸式的太陽系漫遊體驗,講述人類探索太陽系的故事,科普太陽系探索成果,使觀眾有機會與遙遠太空零距離接觸,全身心感受宇宙魅力。 展覽還配套豐富的科技課、DIY動手做等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領略太空科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