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篇關於埃及的推文,想起2018元旦的埃及遊。這是那年回來後整理記錄的一些個人體會和觀感,可以當遊記,但也不算純粹的遊記。看對埃及感興趣的朋友挺多,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微笑]
歷時13個小時的飛行,終於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
機場直接落地籤,兌換好埃及境內貨幣埃及磅。此時的國內已是晚餐時分,而這裡正是陽光燦爛的午後
出得機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凌亂無序的車輛和高架上一列剛巧駛過的地鐵…
開羅第一映像:從擁有大量建於20世紀初的歐洲風格建築的城西富人街區,一路穿行至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築為主的城東老區,破舊不堪的城區在藍天豔陽下呈現出一種的灰色的基調
鬧市區的「CITY OF THE DEAD(死人城)」:這是開羅著名的「卡拉發」墓地,面積有6平方公裡。這裡地下埋著死人,而地上住著活人(大約有100萬)。也因為這些特殊的「活人」居民,「死人城」變成了開羅最有名的貧民區
道路邊隨處可見堆放著的砂石堆,馬路沒有紅綠燈,車輛隨意停放,兩邊的房屋裸露著鋼筋和外牆,凌亂的城市建設和擁擠無序的交通讓這座城市更顯得喧囂塵上
隨處可見的清真寺和宣禮塔:美輪美奐的伊斯蘭建築讓人讚嘆,心底卻一直覺得穆斯林是一種恐怖的存在,而就在前一天,開羅南郊一所教堂剛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導致至少十人被槍擊死亡…
高高地薩拉丁城堡靜靜地凝視著一街之隔的活死人墓地,滿目蒼涼;
而看著街上不時走過的身穿白色長袍帶著頭巾的阿拉伯人,不禁想起記憶裡童年的那本《一千零一夜》,那一盞阿拉丁神燈…
開羅懸空教堂(ElMuallaqa):它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
當然不是真的懸空,上面是白色,下面是黑色。所以有點懸空的效果。旁邊有很多鮮豔的壁畫,配著白色,很文藝
入住的酒店,環境很好,別墅式度假村,窗外就能看到金字塔。只是不知是時間長久還是疏於維護設施,酒店的硬體實在堪憂,第一晚就因為洗澡的熱水問題折騰到凌晨……
酒店清晨,空氣好得似乎能感覺到那份一絲不染的純淨
從開羅出城一路向北,沿著沙漠公路行駛3小時左右,進入埃及第二大城市,位於埃及最北端地中海沿岸的避暑勝地-亞歷山大!
薩瓦裡石柱:這一根孤峙於塞拉皮姆寺廢墟上的擎天巨柱,是亞歷山大城的城徽:聞名遐邇的龐貝石柱,又稱薩瓦裡石柱或騎士之柱。這是一根高達27米的粉紅色亞斯文花崗巖石柱。建於公元一世紀左右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時期,柱頂頂著花形柱頭。
在網上看到過純淨藍天下一柱沖天的聖景,而這一刻在烏雲籠罩的天空下,更有一種運籌帷幄蓄勢待發,即刻就可撥得雲開見日出的氣勢!
石柱周邊的塞拉比斯神廟遺蹟,仿佛周圍居民住宅區裡一個永久性的工地,雜亂無序
據說這是埃及豔后和凱撒大帝在此居住時用過的浴缸
埃及一年中最冷的冬季氣溫也在18-20度上下,對於沙漠地區的日夜溫差也早有體驗,一早出發時特意套上了薄羽絨服,而亞歷山大還是冷出了意料之外…
地中海的風肆虐得讓人凌亂;
藍色的海水翻湧著,周而復始地在海面上劃出條條銀邊,浩浩蕩蕩地撲岸而來;
驀然而至又驟然而止的一陣陣大雨更讓人狼狽不堪…
和地中海連為一體的凱特貝城堡:這裡曾有著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蹟之一亞歷山大燈塔,燈塔因在兩次地震中極度受損,最終沉入海底。後來為防止土耳其入侵,當時的埃及國王命令用燈塔遺址的石料在燈塔原址修築了這座城堡。
陰雲下短暫的平靜,卻似醞釀著一場更大的風暴
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亞歷山大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曾是人類文明世界的太陽,它與亞歷山大燈塔一起,是亞歷山大城各項成就的最高代表。它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可惜它到底是什麼模樣卻無人知曉,只因這座舉世聞名的古代文化中心,於3世紀末被戰火全部吞沒。
如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原圖書館的舊址上,主體建築為圓柱體,頂部是半圓形穹頂,會議廳是金字塔形。據說最令人稱奇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的主體建築都像是一輪斜陽,象徵著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可惜,當時卻未曾留意……
蒙塔扎皇家花園:這座被稱為埃及的夏宮的宮殿,被椰棗樹林和地中海式風格的建築環繞著,漫步在海邊,很難相信自己正身處在非洲的土地上。
只是這今天的最後一站已經冷得無心賞景,匆匆按一張證明自己來過,便縮回了車裡…
走過路邊小店,被這一盞小小的神燈吸引,把它帶回了家
神秘莫測的金字塔,至今都讓人心存敬畏!據說,直到現在,若把新鮮的肉食放入金字塔內,依然長久不腐!
如此近距離地觸摸金字塔,曾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一場想像而已,而此刻登上塔身,撫摸著這一塊塊巨石,思緒已然穿越了五千年的時光,隱隱的,仿佛聽見了上帝拯救人類靈魂的聲音…
獅身人面像~史蒂芬克斯:人們一般認為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是用來鎮守法老墓地用的,它是智慧與勇猛的結合。其實,獅身人面像並不是只有埃及開羅才有,只是在開羅的這一座最大,而且是最古老的。
埃及博物館是必須去看看的,那裡收藏著埃及考古的最精華,對於我們而言能縱觀一個國家、地區的歷史變遷,流經歲月。可惜時間有限,若是有心一一細看,只怕一周時間都不夠!
只是很奇怪,這裡很多展品都是裸露著陣列的,參觀者可以隨意觸碰…這難道是另一種保護方式?
博物館最珍貴的展品是埃及國寶-圖坦卡蒙黃金面具。純金的面具精美絕倫,讚嘆之餘忍不住遐想:套在這樣一張面具裡面的該是怎樣一張臉?毋庸置疑,這樣的國寶是不讓拍照的!
從開羅前往紅海,整整七個小時的車程,沿著蜿蜒無盡的沙漠公路在撒哈拉中穿行
大漠深處的公路休息站,竟然是想像不到的熱鬧…
是夜,到達紅海已是暮色四合,華燈齊放之時,入住紅海沿岸花園酒店。
一早推開窗,不禁眼前一亮…
早餐後坐船出海。
這是一場沙漠與海洋的約會,紅海,鑲嵌在撒哈拉的一顆藍寶石!
「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沙幼……」所有的詞語都表達不出一眼萬年的驚豔~
盡享紅海的純淨湛藍,驚嘆撒哈拉的一望無際…
竟然釣起一條石斑魚!
紅海是全球頂級潛水聖地之一,擁有全世界最美麗的暗礁、珊瑚礁和豐富的海底生物。在帥哥教練的指導下,慢慢下潛,感受著陽光、海水帶給肌膚的衝擊,靜觀五彩繽紛的水下美景,仿佛邂逅了另一個奇幻的世界…
船行大海深處,一群海鷗從海天一色間逐浪而來,潔白、矯健的身影在藍天與大海間翻飛著,展現出一種美和力的光彩,如此生機盎然
被鄰床的阿拉伯小女孩頭頂的帽子吸引…
午餐後出發走進撒哈拉途中,這匹站在卡車上的馬兒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看它很安靜地站在車上,完全無視我們的嬉笑好奇,似乎早就習以為常…
終於走進撒哈拉!風沙瀰漫遮雲月,羌笛聲聲大漠寒。成長於西北大漠,雖已遠離多年,大漠情結卻更甚!
我聞著芬芳跋涉著無限遠,只為看清你的容顏!這一刻,我站在沙漠高處遙遙遠望,心中唱響的是那一曲《我的樓蘭》
夕陽漸漸西下,一盤渾圓的落日貼著沙漠的稜線,大地被襯得暗沉沉的,透出一層深紅,徐徐拉開的昏暗的天幕,籠罩了整個沙漠,油然而生的悲壯和蒼涼
撒哈拉至今還生活著埃及唯一的少數民族部落:貝都因人。
住草房睡沙床,織布放牧誦經,不通水電,日月星光為伴,大漠深井取水
他們封閉在沙漠深處,過著原生態無拘無束的遊牧生活…
離開紅海,穿行4個多小時的沙漠公路,到達埃及古城盧克索。這也是一個少雨乾熱的城市,一路能感覺到氣溫的逐漸攀高。
沙漠深處的公路休息站
之前對埃及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金字塔、木乃伊和埃及豔后,對盧克索所知甚少。原來這裡是世界著名的古城之一,滿城遍布古蹟,有點像我們的古都西安。
這裡最著名的是古代法老們修建的眾多大大小小的神廟,這些恢弘的建築在歷經殘酷歲月的洗禮後帶給我們的仍是無盡的震撼!
世界最大的神廟卡爾納克神廟群:記得《尼羅河慘案》裡,有一個鏡頭是眾人走在一根根巨大無比的石柱間,這就是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石柱大廳,共有134根6人才能環抱的巨型石柱,氣勢宏偉,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長15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
此刻,我也置身在這鱗次櫛比高聳入天的石柱間,抬頭望著石柱頂端依然清晰可見的浮雕,想像著修建完成時的神廟會有多麼的令人嘆為觀止!歷經三千多年的風雲變幻,石柱無一傾倒,浮雕鮮豔依舊,令人驚嘆!
這座神廟群規模宏大而錯綜複雜,它的歷史長達十三個世紀,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宗教遺址。這裡展現著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築、廊柱、庭院、大塔和方尖碑,甚至還有聖湖。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雕像就位於其中,它是卡爾納克神廟裡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柱壁和牆垣上也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豔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
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們的塑像也在此站立了幾千年,幾千年的風侵雨蝕,雕像大多只剩下了下半身…
盧克索神廟:盧克索神廟供奉的是底比斯三神,太陽神阿蒙一拉,還有他的妻子穆特和兒子洪蘇。它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建成,後又經拉美西斯二擴建,形成現今遺留下來的規模。
古埃及人似乎對這樣的巨型石柱情有獨鍾…
神廟前的廣場是當地居民的日常消閒場所,三三兩兩曬著太陽聊著天
廣場一角,一群廣場鴿正在和餵食的遊人嬉戲著,發出歡快的"咕咕"聲
街頭即景
午餐後擺渡過尼羅河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就如我們的黃河、長江。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幾千年來尼羅河水亙古不變平靜地流淌著,從開羅到盧克索,兩岸風光各異,卻一樣在陽光斑駁處,看到了幸福
遊船上的歡樂一刻
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間原野上的兩座巖石巨像--門農神像
雕像高20米,因嚴重風化面部已不可辨識。據傳,羅馬統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現了裂縫,每當起風的時候,孟農像就會發出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悠揚婉轉的歌聲般的聲音,十分神奇,仿佛在向人們訴說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有過的傳奇。但後來經過修補之後,孟農像再也沒有唱過歌。
埃及的武則天--哈採普蘇女王神殿
哈採普蘇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圖特摩斯二世死後,她作為太后為年幼的圖特摩斯三世處理朝政,之後自立為女王。她把自己的陵廟建在峭壁上,以一種優雅的效果顯示其統治的長治久安。
陵廟分為三層,刻有許多富含深義的浮雕。
存放女王棺木的墓穴,所有葬品都已被移交至埃及博物館。現已是一座空穴,仍有專職警衛在門前把守。
傍晚時分到達埃及帝王谷。
帝王谷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牆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像。(陵墓內部不允許拍照)
這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巖峽谷,這條山谷綿延數百裡,面向尼羅河,背靠群山,山勢險峻幽遠,不易攀登。幾個世紀以來,法老們就在尼羅河西岸的這些峭壁上開鑿墓室,用來安放他們顯貴的遺體。埃及國寶--著名的圖坦卡蒙黃金面具正是出土於此!
此刻,夕陽下的山谷呈現出一派金色,似乎也在彰顯著皇權的高高在上…
陵墓修建在懸崖峭壁上,地勢險峻。
氣勢宏偉的陵墓群
隨著時光流轉,朝代更迭,過了3000年後,如今的帝王谷只是一個古代陵墓的保護區,四周已是一片破敗不堪的荒漠。
凌晨四點多,睡眼惺忪地出發,趕在日出前到達熱氣球基地。
滿天飄飛的熱氣球迎著日出的方向而去,陽光把山脈、房屋染成一片金色…
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熱氣球漂浮在天空,美麗壯觀,讓人震撼,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內心未泯的童心被喚起……
看過很多次海上日出,山上日出,熱氣球上看日出還是第一次…
在黑人帥哥駕駛員的操控下,熱氣球緩緩上升,正是日出時分,空氣中的薄霧讓這熱氣球之旅越發的奇幻。看著眼前這般美景,突然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浪漫感動…
成百上千隻漫天飛舞的熱氣球,旋巡在山谷間,漫遊在城市的上空,如一顆顆墜落凡塵的星星在飛舞,將天空裝扮得絢麗爛漫…
尼羅河蜿蜒而來,逶迤而去;整個城市如這晨光,充滿生機!
夢想就像這熱氣球吧,要有熱情才不會墜跌!
在一片村莊旁的田園裡,熱氣球安全著陸
走在埃及的鄉間小路上,並不覺得和江浙一帶的某個小村田間有什麼不同,只是迎面而來的村民那張完全不同的臉孔,告訴我們這裡是非洲,是埃及!
正在收割甘蔗的村民,友好地跟我們打著招呼
好一派田園風光
離開盧克索去往亞斯文,在旅遊警察的帶領下,車行在沙漠深處,沿途遍布大漠小村。據說,這裡的人民大多從未走出過沙漠,他們的物質需求極低,幸福指數卻很高!
不時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坐在街邊無所事事的樣子,看到我們的車,跟我們揮手問候著,那種簡單的快樂洋溢在神態之間,讓人能感覺到他們對生活的滿足和安心。(幾乎沒有停留,沒能留下一些照片)
這裡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但它也是著名古城、旅遊景點和貿易中心。在古埃及時期,亞斯文被認為是埃及民族的發源地。
街頭即景
兩個男孩在垃圾箱裡翻撿遊客扔掉的麥當勞
埃及的"三峽"--亞斯文大壩這裡曾是世界第一大壩,由於三峽水庫,現在成了第二大壩。111米的亞斯文水壩,將腳下波濤翻滾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攔腰截斷,南望是寬15公裡長500多公裡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湖--納賽爾湖。
大壩盡頭,彰顯當年蘇聯對埃及援助的埃蘇人民友誼塔
任意景點都可見到的荷槍實彈的警察(偷拍的)
傍晚,乘坐風帆船過尼羅河去往河中今夜入住的島上酒店。夕陽西下,白帆藍天,碧水微漣,蕩舟一番,妙不可言
跟著遊船的當地孩童,一路大聲地唱著歌不肯離去,直到有遊客給了小費,還不要清涼油!
踏上小島回望,夜色下,風帆在橘色燈光的映照下,悠悠徐徐地,如一面巨大的黃綢招展著,風動隱隱…
酒店大堂裡的歡歌起舞…這是個歡樂的民族,無論何時何地,一言不合就能嗨起來……
還有幾個小時,這次旅行就將到達終點…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中國,古埃及,伊拉克(古巴比倫),中國是唯一延續的文明。
★穆斯林分兩個教派,蘇尼派和西亞派,埃及是蘇尼派國家,伊朗是西亞派國家
★阿拉伯王朝近1000年歷史
★埃及100萬平方公裡,70%是撒哈拉沙漠,90%的人口生活在尼羅河三角洲
★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臺灣故宮博物館,埃及博物館
★墨西哥也有金字塔
★埃及最多的阿拉伯人不是古埃及人,古阿拉伯人是通過遊泳進入埃及
★埃及國花:蓮花
★埃及是法國香水的原料基地
★全世界有34個城市叫亞歷山大,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是最大的,也是埃及最大的城市,700萬人民,80%信仰伊斯蘭教,20%信仰基督教
★沙漠深處的貝都因族,人口不滿100個人
★盧克索,意為:皇宮的城市
穿越千年的傷痛,只為求一個結果;穿越千年的哀愁,是你在盡頭等我,為了見你一面,我願做那撲火的飛蛾。我願犧牲一切,只願你一切安好。---《法老的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