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最後一天,中美俄各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
冬天,在北半球的很多地方,大雪覆蓋著廣闊的荒野,閃著寒冷的銀光!
12月中旬的最後一天,北京、華盛頓和莫斯科,都已經是寒冬,中美俄各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天,是澳門回歸20周年慶的前一夜。與北京的嚴寒相比,南海之濱的澳門溫暖如春。
喜慶的活動,一場接一場。在當天的晚宴上,新華社描述說,在熱烈的掌聲中,最高領導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有一些話,聽來格外意味深長。
比如,他這樣說:愛國愛澳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特別是面向青少年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所有學校升掛國旗、奏唱國歌全覆蓋,使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鞏固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思想基礎。
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深明,「家和萬事興」、和氣致祥,講團結、重協商,不爭拗、不內耗,自覺抵制外來的各種幹擾。
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爭執,不內耗,自覺抵制外來的各種幹擾。
言簡意賅,但似乎有富有深意。
讓人刮目相看的,還有即將卸任的澳門特首崔世安的講話。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崔特首有一段話這樣說: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最寶貴經驗,就是全面準確實施憲法和基本法,其核心是澳門對國家政治體系、國家核心價值的準確理解和真心擁護。
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但濃縮的都是精華,內涵是相當豐富的。
澳門最寶貴經驗是什麼?就是全面準確實施憲法和基本法。
請注意,不僅僅是基本法,還有前面的憲法,而且要全面、準確。
核心是什麼?是澳門對國家政治體系、國家核心價值的準確理解和真心擁護。
如果不能準確理解,不能真心擁護,各種離心離德,那怎麼可能有澳門的今天。
崔特首,你說給誰聽的呢?
這一天,最高領導人還說了這樣一段話: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我國從一窮二白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從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創造了人間奇蹟。現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
聽來,確實讓人振奮!
這一天,還有一場慶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在晚會最後環節,大家齊聲唱響《歌唱祖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大家久久不願散去。19日這一幕,是澳門也是中國,當天最燃的一幕。
(二)
在太平洋彼岸,北京時間12月19日上午,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如果按照時差,嚴格地說,還是華盛頓18日夜晚,但鬥爭在後半夜還在繼續。對美國政治的影響,應該比擊斃「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拉迪來得更加重要,更意味深長。
新華社發自華盛頓的報導:由民主黨人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18日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遭眾議院彈劾的總統。
在議員們數小時「舌戰」後,眾議院當晚舉行全院表決,首先以230票贊成、197票反對、1票出席的結果通過濫用職權彈劾條款,隨後以229票贊成、198票反對、1票出席的結果通過妨礙國會彈劾條款。
主飛彈劾案的民主黨人、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說:「今天是一堂全國公民課。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就是玩忽職守。」
言外之意,民主黨已經忍無可忍,必須替天行道。
投票結果,共和黨都反對,民主黨都贊成。
一句話:美國正式開始了彈劾時間。
川普由此作為第三位被正式彈劾的總統,載入史冊。哪怕他全身而退,這也必然是他政治遺產中的一個汙點。
更兇悍的政治鬥爭正在展開。考慮到轉眼就是美國大選年,真是山雨欲來啊。
或許可以這樣說,美國政治鬥爭進入了最高潮,我們將有幸見證一場最激烈最離奇的鬥爭,情節足夠戲劇化,比好萊塢還好萊塢,比紙牌屋更紙牌屋。
免費看大戲,各種美麗風景線,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當天,川普很生氣,身在密西根州的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回應。
只發了一張圖,就是下面這張,而且置頂展示。
這是一張黑白照片,川普正中端坐,右手食指指向大眾,配文:事實上,他們不是想搞我,他們是想搞你……
憤怒溢於言表,儘管川普說,「不知道你們怎麼樣,反正我很開心」。
(三)
同一天,在更加寒冷的莫斯科,興致勃勃的普京,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記者會。
全世界最著名的馬拉松記者會了吧。今年持續了4小時18分鐘。據官方統計,共有1895名俄國內外媒體代表報名參加。
談成績,談問題,也談川普彈劾案的政治遊戲,還談談自己的家庭,當然還有一些深刻的反思。
成績有目共睹,反思卻更讓人關注。
比如,在這場記者會,普京就坦言,1991年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為什麼會這樣的結果?
在普京看來,原因之一,就是列寧當初的加盟共和國的制度設計。
在他看來,列寧設計了一個以民族劃分的加盟共和國的蘇聯體制,而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一些加盟共和國的邊境,其實都是胡亂劃的,這導致了大量的矛盾點,蘇聯解體後,各種矛盾都暴露出來……
普京有點感慨萬千。確實,蘇聯解體後,一個又一個加盟共和國獨立,然後則是一地雞毛,俄羅斯與喬治亞,俄羅斯與烏克蘭,以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都曾爆發過激烈的戰爭。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存在問題,大廈怎麼可能安穩?
普京很感慨,他還告訴記者們:你們都知道,我曾長期是一名特工,為蘇聯克格勃工作,一個非常政治化的機構……以我今天的經驗看,我理解,意識形態的問題,同時也是地緣政治問題。
所以,當被問及是否要將列寧遺體移出紅場,普京的回答很坦率:我的立場沒有變。在很多俄羅斯人還與蘇聯過去密不可分的時候,這不是一個要觸動的問題。
這是普京的治國理政經驗啊,儘管以非常痛心的方式披露。
(四)
三件大事,都在各自國家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影響未來很多年。
當然,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大事,有喜劇,有悲劇,更多悲喜劇。
就在這個年底:
中東多場戰爭仍在進行中,無數人仍生活在動蕩死亡威脅之下!
法國大罷工還在繼續,整個國家似乎都在癱瘓中。
英國脫歐看來已沒有懸念,而蘇格蘭也在醞釀第二次獨立公投。
印度很多地方也不得不宵禁斷網,一個新公民法讓印度陷入了大混亂。
因為智利的動蕩,今年APEC峰會都沒能開,為什麼幾毛錢的地鐵加價導致了一場全面的危機……
有著太多太多的教訓,值得所有國家治理者深思。
包括普京最新的反思:為什麼蘇聯會分崩離析,為什麼意識形態的問題,有時也是地緣政治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一個國家要能長治久安,就更需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家和萬事興,不能瞎折騰內耗啊。
四中全會聚焦這個問題,可以說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道理啊。而且,現在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要有憂患的意識。
所以,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有一句話就這樣說: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徵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
請注意這九個字: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
還不僅僅是未雨綢繆了,而是必須要做好預案了。這應該是更深沉的憂患意識吧。
1000多年前,蘇軾在《晁錯論》中就這樣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簡單翻譯就是:天下的禍患,最難以解決的,莫過於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卻存在著難以預料的隱患。
越是勝利在望的時候,越需要未雨綢繆、警鐘長鳴!
中國,走到這一步太不容易,千萬要小心,千萬別驕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