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王志明)12月19日上午,為期三個月的南山區第22屆教育科技節,在前海港灣學校圓滿落下帷幕。本屆科技節共設20個比賽項目,5000多師生參加了不同類型的比賽,最終195個小製作和創意製作獲得表彰。
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南山區教育局的領導下,南山區教科院於2020年9月至11月舉辦了南山區第22屆教育科技節。
本屆科技節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共設20餘個比賽項目,既有傳統的頭腦奧林匹克、小發明、小論文、科技實踐活動、機器人等比賽項目,也有創意製作、編程等現場發揮比賽項目。全區中小學共有師生五千餘人次參與了各項賽事的比賽。學生作品進一步突出了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特點。在本次閉幕式上,學生們還對優秀作品進行了展示。
「希望獲獎師生再接再厲,充實科技創新教育內容,豐富科技創新教育成果,形成以發展學生跨學科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南山科技創新教育特色,為南山建設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南山區教育局副局長夏育華在會上對南山區科技創新教育提出了5個要求,一是要打破傳統觀念、思維方式的束縛。二是要注重傳承與創新,讓創新成為自然狀態。三是要關注創新與兒童關係,保護好創新的種子。四是要將知識技能的學習作為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石。學習是個艱苦的階段,是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五是要把握好基於網際網路的迭代創新等發展新趨勢。他希望在學校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中,要在根本上改革教育體系,變革教育空間、課程、教與學方式方法,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提新的問題,樹立真正的顛覆性創新。
伴隨著南山社會經濟發展,南山教育以「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讓每一位教師都精彩,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為教育理想,堅持立德樹人,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世界一流教育。在科技教育方面,早在2009年,育才中學就通過與國家戰略性科研機構合作,實施「少年科學家培養計劃」。同年,南山區教育科技節啟動。2014年11月,南山教育局與共青團南山區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三方聯合打造成立南山「少年創新院」,促進教育、文化、科技等資源的有效對接和融合,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2017年3月,南山區教育局出臺了《南山區科技創新教育特色建設方案》,分學段對創新項目學習的內容、形式、師資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各學段功能定位、育人目標,重點內容,使其依次遞進、有序過渡。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南山教育建設了50多個學生科技社團,孵化了一批科技專利,開發了一批科技好課程,培育了一批學生小課題,培育了200多位小院士,孵化了一批學生創新成果,建設了26個學生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