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累計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0-12-25 西部網

12月2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魁英出席,介紹切實加大陝西文物保護工作力度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羅文利從考古發掘、文物保護、提升服務社會水平、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全省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情況,並表示將繼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部署規劃好「十四五」工作,推動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十三五』期間開展主動性考古項目103項、配合基本建設項目540餘項,發掘古遺址、古墓葬1.6萬處(座)、出土文物4萬餘件(組)。」據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介紹,「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30年來,陝西有26項考古成果入選,約佔全國的1/10,特別是近3年來,連續每年有2項入選。高陵楊官寨遺址、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初顯

據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魁英介紹,近年來,陝西組織開展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和排查工作,實施「陝南地區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專項調查」,創新性地將文物調查、規劃和保護維修力量整合;實施陝北革命舊址保護修復、延安老城區重點革命舊址環境整治提升等眾多專項工程,中央、陝西省財政投入約5億元文保專項資金實施大批革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挖掘革命舊址內涵策劃展覽陳列,提升革命舊址和紀念館展示陳列水平,推進老舊紀念館改陳布展,支持新建紀念館陳列布展,打造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工程。

同時,我省積極創新革命舊址利用方式,利用窯洞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體驗式窯洞群,通過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價值和內涵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線路,設立扶貧公益崗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建設陝西革命文物大資料庫,推動19家革命紀念館實現線上展出。5年來舉辦革命文物展覽900餘個、開展活動2400餘場次、參觀人數超8000萬,大批展覽引起強烈反響並在全國獲得榮譽。

陝西博物館達325座 年均接待觀眾超4900萬人次

「大批收藏保護展示優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博物館、紀念館相繼建成,主體多元、類型豐富和體系完備的省、市、縣、鄉鎮、村五級博物館構架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上半年在省文物局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共325座,平均每11.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26萬人的平均水平,全省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超4900萬人次。」

著力提升安防能力,積極推進文物安全大防控體系建設,全省群眾文保員突破8000人,志願者巡查田野文物成為全國試點省;利用北鬥系統、無人機監測等高科技手段開展安全巡查;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落戶陝西,建成全國首個文物消防安全訓練中心。持續加大打擊文物犯罪力度,全國首創打擊防範文物犯罪7項工作機制,公安、文物部門連續8年開展「鷹」系列聯合專項行動,累計破案2823起,打掉犯罪團夥456個,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3346人,追繳涉案文物16553件,有力震懾犯罪行為,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積極創新文物出境展覽模式

今年以來,陝西充分發揮以秦兵馬俑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為代表的文物資源優勢,創新對外交流方式,努力突破疫情影響,保持與國際合作夥伴的有效溝通,持續增強陝西文物承載的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陝西省累計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2月2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魁英出席,介紹切實加大陝西文物保護工作力度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十三五』期間開展主動性考古項目103項、配合基本建設項目540餘項,發掘古遺址、古墓葬1.6萬處(座)、出土文物4萬餘件(組)。」
  • 我省累計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2月2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魁英出席,介紹切實加大陝西文物保護工作力度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字體:大 中 小】   4月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在北京揭曉
  • 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素有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5月5日下午在北京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入選,至此,我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位居全國首位,並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淮陽平糧臺城址入選
    、最為完備的城市排水系統●最早的城市「中軸線」南北大道●最早的雙輪車轍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5月5日下午在北京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成功入選。至此,我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居全國首位,並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跟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於5月1日至5日舉行線上終評會,這是該活動舉辦30年來首次面向公眾直播,通過央視新聞微博等平臺即可體驗「雲考古」,這場全方位的「考古盛宴」讓公眾深深領略了考古的無窮魅力。
  •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1-01-12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昌吉一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咱們昌吉州的 奇臺石城子遺址被評為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山大青島校區考古團隊成果 入選今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來源:青島晚報)近日,《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文化遺產研究院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 山東大學李佔揚團隊考古成果獲評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本站訊]近日,Archaeology(《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該考古成果於今年6月份以「A Paleolithic bird figurine from the Lingjing site, Henan, China(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發表,李佔揚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歷史文化學院方輝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弗郎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新疆「疏勒城」青海吐蕃墓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二〇一九「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新疆「疏勒城」青海吐蕃墓入選  日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項目等入選。
  • 榆林又一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與石峁遺址息息相關
    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一文,宣布了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正式啟動。
  • 血池遺址獲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月12日,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鳳翔縣文物旅遊局、鳳翔縣博物館、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聯合組隊發掘的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榮獲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甘南一地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近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我州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下頜骨化石研究成果在古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引起轟動,獲得科技部「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教育部「2019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Science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Archaeology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上海青龍鎮遺址、陝西雍山血池等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出爐,包括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浙江慈谿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等考古項目獲選。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開展
    央廣網西安7月15日消息(記者雷愷)「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今天(7月15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展出文物精品175組300餘件,展期3個月。「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匯集了劉家窪等遺址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是自國家博物館展出後,首次在陝西面向公眾集體亮相。
  • 廣東省考古所30年7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廣東省考古所」)首任所長徐恆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分别致辭,對省考古所30年來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考古所成立30年來,共有7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中國考古界創下了特別的紀錄。
  • 20項目入圍2018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四川考古項目渠縣城壩遺址...
    20個項目入圍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本次入圍終評的20個項目,分別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  多個項目都屬於「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渠縣城壩遺址為全面了解漢晉帝國對郡縣一級的管理以及普通民眾的生活提供了新材料  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2月19
  • 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近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甘南州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下頜骨化石研究成果在古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引起轟動,獲得科技部「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教育部「2019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Science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Archaeology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和ScienceNews
  • 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山西已有13個項目14次獲此殊榮  山西日報報導,4月12日下午,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共同發掘的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以揭開山西古代陶瓷業的神秘面紗而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至此,山西考古已有13個項目14次獲此殊榮。
  • 新疆「疏勒城」、青海吐蕃墓等入選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日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項目等入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每項考古新發現都深化了我們對一個學術領域的認識,也提出了新的線索和需要持續關注的研究方向。這些上榜項目填補了哪些考古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