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我國將近2400多年的封建歷史,可以說每一代王朝中多多少少都有那麼幾個與眾不同的帝王。不過,這其中最能盛產奇葩帝王的朝代,那還是非大明王朝莫屬了。
朱元璋畫像
因為,從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揭竿起義一路歷經坎坷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始。一直到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宣告明朝覆滅為止。整個明朝這276年的歷史當中,確實是出現過許多與眾不同的奇葩帝王。譬如,痴迷於木工技藝的朱由校,生平只娶一人的模範丈夫朱佑樘,還有的喜歡煉丹修道的朱厚熜等。
朱瞻基畫像
不過,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明朝的帝王,卻是一位歷史公認的賢明之君,他正是明代的第5個皇帝朱瞻基。至於他這一生究竟有怎樣的傳奇經歷,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介紹一下。
首先、天生就是塊「皇帝料」。
說起明宣宗朱瞻基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展露出了過人的才智。當然,這與朱棣對他的悉心栽培確實也有很大的關係。譬如,朱棣不僅讓最優秀的翰林學士從小給朱瞻基授課,同時還讓名師指點他學習武藝。
朱棣劇照
而朱瞻基自然也沒有辜負爺爺的培養,其少年時便已經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全才。更為難得的是,朱棣在許多次徵戰中還專門把朱瞻基帶在身邊。並且,還在實踐中教導他如何統兵和布陣。除此之外,朱棣還常帶朱瞻基去走訪村野,讓他真切地體會民間的百態。
朱瞻基劇照
總得來說,朱棣對朱瞻基的栽培可謂是事無巨細。而朱瞻基也沒有讓爺爺失望,他幾乎把朱棣布置每一項「科目」都以優異成績提交完成。因此,朱棣對於朱瞻基這個孫子一直都非常鍾愛。
其次,歷史罕見的「父位子保」。
歷代封建王朝皇位的世系傳承,基本上全都是子承父業的繼承形式。換句話說,就是只有父親在奪嫡的過程中成功保住皇位的繼承權,那麼其子嗣後代才有繼承皇權的可能。可朱高熾(朱瞻基的父親)的上位之路,卻是靠著兒子朱瞻基才得以保住的。
朱高熾劇照
雖說,朱高熾按身份確實是朱棣的長子。但是,一向喜文厭武的他不僅打仗不行,同時身體更是因為過於肥胖的緣故而體弱多病。因此,從未帶兵打過仗的朱高熾,自然也就毫無半點軍功了。反觀他的2個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則是武藝卓絕,還常在隨朱棣出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以至於朱棣一直都不怎麼待見朱高熾,而對於朱高煦和朱高燧卻是十分喜愛。
朱瞻基劇照
當然,朱高熾也並非是一無是處。自幼喜歡都市的他不僅學識淵博,同時待人極為寬厚贏得了眾臣愛戴。不過,朱高熾之所以能順利繼承皇權,事實上多半還是沾了兒子朱瞻基的光。
朱瞻基劇照
無論是在太子之爭中,朱瞻基向朱棣多次進言替父解圍,還是朱瞻基一如既往的優秀表現,這些都讓朱棣更加堅定了傳位給朱高熾的決心。再加上古代封建禮制中「立長不立幼」的傳統,這才保住了朱高熾的皇位。
再次,海晏河清的「仁宣之治」。
朱高熾執政不足10個月的遺憾離世,也讓朱瞻基很早便開始了自己的執政生涯。朱瞻基在位時不僅平定了朱高煦和朱高燧2位叔叔的反叛,同時也順道解決了明朝削藩的問題。而且,朱瞻基在邊疆問題上,更是御駕親徵確保了邊境的安寧。這也為明朝國內整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朱瞻基劇照
除此之外,朱瞻基在位時還極其重視民生。其施政的核心內容包括農業發展、海貿交易和削減稅賦等,這些舉措皆讓明朝的國力變得更強。還有鄭和在歷史上的第7次遠航,也是在朱瞻基執政時期完成的。據記載,當時隨鄭和遠航的總人數多達2萬有餘。而且,鄭和船隊沿途訪問過的國家更是達到了20多個,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了。
最後,一代英主的「早逝之謎」。
縱觀朱瞻基從26歲登基,一直到36歲駕崩。他在位的這10年中整個明朝可謂是國泰民安,就連在史書中亦是享有「仁宣之治」的美譽。那麼這樣一位文武兼備的一代英主,為何僅執政10年便匆匆離世了呢?
朱瞻基劇照
據說,其原因可能與朱瞻基愛玩蟋蟀的這個愛好有關。關於這一種說法,主要是說朱瞻基在繼位後對「鬥蟋蟀」十分沉迷。根據《宣德鼎彝譜》中記載的相關內容所述,朱瞻基因為極愛蟋蟀,所以用來裝蟋蟀的容器也就十分講究。其中就有一種叫做"倭源白水鉛"的容器。
因此,許多人猜測朱瞻基很可能是由於慢性鉛中毒而死,可見癖好一旦到了痴迷的程度確實是害人不淺呢。
朱瞻基劇照
當然,這一說法也只不過是一種猜測罷了。事實上史書關於皇帝駕崩這一類事件,一向都寫得十分隱晦。所以,這一說法實際上並未正史能作為旁證。
朱瞻基劇照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較為科學的說法則認為朱瞻基36歲早逝,事實上和朱家的遺傳基因可能有一定的關係。畢竟,明代16個皇帝中長壽的帝王確實是為數不多。而反觀明代夭折的皇子皇孫等,史書中倒是記載了不少。
那麼大家覺得朱瞻基在36歲壯年早逝的原因到底是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留下您寶貴的看法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