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何被稱為中國的悲傷?一次決堤就淹死百萬人

2020-12-16 勇哥讀史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唐朝詩人王之渙一首千古絕唱《登鸛雀樓》,將黃河的波瀾壯闊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幾千年來,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被中國人尊稱為「母親河」。可是,黃河還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的悲傷」。據統計,從公元前168年到1840年,2000年間,黃河流域一共發生了316起大小洪災。算一下,平均約6年就有一次洪災。如此高的洪災頻率,在世界各大河流中是極為罕見的。

其中,在1887年發生的一次洪災,造成黃河決堤,一次性就淹死了100多萬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洪災。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133年前吧。

1887年,中國正處於清朝光緒年間,形勢一片大好。

那時候,清朝早已平息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收復了新疆,西方列強暫時沒有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計劃,國內外形勢較為穩定。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啟動的洋務運動,正在轟轟烈烈進行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李鴻章奉命組建了北洋水師,從國外購買了一批新式艦船,成為保家衛國的堅強力量……

從種種情況來分析,將這段時期稱為「同光中興」,都是名副其實的。

然而,誰能想到,僅僅是一次洪災,就把「同光中興」打回了原形。

1887年春天,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隨著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春雨增加,黃河上遊、中遊地帶迎來了春汛。由於水利不興,河道管理不善,進入7月後,永定河、北運河、黃河等河流均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決堤。這些決堤帶來的損失不大,沒有引起清朝的重視,為後來的黃河大決堤留下了隱患。

9月30日,在經過連日暴雨後,積蓄了足夠力量的黃河終於爆發了,在鄭州出現決口。開始,決口只有30餘丈。只用了3天時間,決口就迅速擴張到300餘丈,相當於1000多米。渾濁的黃河水,像一頭咆哮的野獸,掙脫了堤岸的束縛後,向下遊撲去。堤外的城市、村莊,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被黃河水淹沒……

在這次洪災造成的大決堤中,鄭州、開封這兩座大城市都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清朝時期開封是河南省的省會,鄭州是一座新興城市,人口稠密,經濟活躍,這就使得大決堤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格外沉重。

按照正常的理解,發生洪災之後,官府應該第一時間組織人力堵住決口,賑濟災民,開展災後重建。可是,清朝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著力調集人手,防範人民起義。到了10月15日,清朝才發放10萬兩銀子的賑災款。到了11月9日,清朝才派遣禮部尚書李鴻藻奔赴河南,督辦河務,搶修河堤。

李鴻藻是清朝名臣,做過同治皇帝的老師,為官清正廉潔,卻並不擅長河道治理,因此搶修工程進展緩慢,而且不夠堅固,1888年6月又被洪水衝垮。經過反覆折騰,直到1889年1月20日河堤搶修工程才宣告完工。

光緒皇帝對李鴻藻的表現很不滿意,以督率無方之名將他罷免,革職留任。不久,李鴻藻回京述職,也未能恢復職位,直到1888年光緒皇帝大婚,才開恩讓他官復原職。

在1887年黃河大決堤中,「受傷」最重的,當然是當地老百姓了。清朝時期,國家沒有建立災害統計報告制度,因此難以知道精確的死亡人數。但從各種州縣誌記載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決堤,至少造成了150萬人喪生。

相關焦點

  • 國民黨不顧百姓挖開黃河堤壩,是對是錯?決堤又淹死了多少日軍?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一次偉大的反擊外來侵略的戰爭,再一次向世界人民證實了中國人民是不接受奴役和侵略的,打擊了日本人囂張跋扈的氣焰。但是,中國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了阻止日軍的前進,國民黨竟然不顧百姓的死活炸開黃河堤壩,那麼花園口決堤淹死了多少日軍呢?
  • 抗戰中蔣介石花園口決堤淹死了89萬百姓,又淹死了多少日軍呢?
    花園口決堤事件是抗日戰爭時期三大慘案之一,和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為抗戰三大慘案。事件的背景是1938年,李宗仁在臺兒莊在正面戰場第一次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日軍,取得了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蔣介石在勝利的刺激下,意預在徐州和日軍進行決戰,調集了20多萬中央軍主力前往徐州戰場。
  • 花園口決堤:原本準備在趙口挖開黃河,為何最後更換地點?
    此時日軍正在攻打開封,而中牟距離開封不過百公裡,所有人都緊張到了極點。就在這時,蔣介石打來電話,詢問決堤進度如何,商震如實回答:「挖掘近乎失敗,需要重新尋找地點。」其實,蔣介石對於炸開黃河堤壩也是很糾結的,因為專家明確告訴他,受災的群眾可能會超過800萬,至於會淹死多少人,沒人能給出答案。
  •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的,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
  • 蔣介石當年炸開黃河大堤,淹死了多少日軍?說出數字你可能不信
    說起中國歷史上遭受到的戰爭,其中最令國人深刻難忘的就是抗日戰爭,當時中國國力衰弱,國內戰亂不斷,這才給了日寇可乘之機,讓他們一舉入侵中國,在中國國土上肆意燒殺擄掠,殘害百姓。好在後來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後,終於將日寇趕出了中國。
  • 驚天慘案:蔣介石阻日軍決堤黃河淹死89萬百姓
    1938年,蔣介石下令炸開黃河大堤以抵抗日軍,致使89萬無辜百姓被淹死。  蔣介石的超級智囊—蔣百裡  就在薛嶽即將離開武漢,準備返回前線的當兒,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在這裡又一次見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天才軍事家蔣百裡。  蔣百裡又名蔣方震,被譽為中國現代兵學泰鬥,是蔣介石十分倚重的高級幕僚,同時也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的主要設計者。
  • 花園口決堤慘案淹死百姓89萬,蔣介石是如何掩蓋真相的?
    6月9日,是中國歷史一個最悲慘的日子。1938年6月9日,蔣介石下令「以水代兵」製造了慘絕人寰的「花園口決堤慘案」,雖然淹死了1000多個日本兵,但卻造成了89萬中國老百姓死亡,1200萬百姓受災,數千萬畝良田被毀,並導致連續兩年的中原地區大災荒、大瘟疫流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間悲劇。
  • 1938蔣介石在花園口下令決堤,淹死日軍萬餘人,他真的做錯了嗎?
    正所謂病急亂投醫,蔣介石一不做二不休決定來個玉石俱焚,下令將黃河的堤壩給徹底打開,以黃河水來斷絕日軍通往鄭州的道路。於是在1938年6月9日凌晨,國民黨軍隊直接在花園口大堤,以火炮直接轟出了大約7米寬的口子,黃河之水頓時洶湧而下。而且第二天又遇上黃河上遊的大雨,使得上遊水勢暴漲,將原先被轟開的口子又衝大了許多。
  • 花園口決堤,百萬平民代價擋住日軍鋼鐵洪流值得嗎
    在雙方力量對比上,中國必將由劣勢到平衡再到優勢,而日本則反之。這些精闢的論斷,極大的鼓舞了全國的抗日軍民,《論持久戰》在國民黨方面,也引起了強烈反響,就連小諸葛白崇禧也曾經向蔣介石提到過《論持久戰》並獲得認同。 1938年5月下旬,長崎、福岡等地的日本人收到了一些從天而降的傳單,上面寫著「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變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
  • 黃河決堤後果不堪設想,如今科技發達,卻也無法徹底治理好黃河!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黃河決堤後果不堪設想,如今科技發達,卻也無法徹底治理好黃河!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作為中國第二大長河,黃河造福了不計其數的沿岸百姓,如果沒有黃河,中國人民不知道該怎樣讀過這兩千多年的歷史。
  • 淹死89萬,餓死300萬,蔣介石下令花園口決堤有多荒唐?
    日本大本營立即下所有在中國的日本部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在徐州捕捉國軍主力,並予以圍殲。5月中,蔣介石猛然發現國軍即將陷入日軍的包圍圈,便匆匆下令放棄徐州,各部隊火速實施突圍。此時,土肥原賢二率領的日軍第14師團為了配合徐州會戰,阻斷第一戰區增援徐州的部隊,孤軍渡過黃河,挺進豫東。
  • 現在黃河很少決堤,為何晚清時期山東段幾乎年年決堤呢?
    黃河第六次改道示意圖 這是歷史上黃河第六次大改道,也是最後一次。 黃河改道入魯,使晚清山東遭受了空前嚴重的水災。 自1855年黃河改道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56年間,僅有4年沒有發生洪災,1877年至1904年竟然連續28年發生潰決。 幾乎年年都有決堤,有時甚至一年數決。
  • 近代一次人為黃河決堤事件,蔣介石「以水代兵」是對是錯?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當然,它也是一條著名的地上河流。由於攜帶了來自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大致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淤積太高,使得高出兩岸河面4~5米。於是歷朝歷代都在黃河上花了很多精力造河堤,防止黃河水漫出,造成巨大危害。
  • 面積廣大的大元王朝,滅亡的原因卻是一次普通的黃河決堤?
    但面積廣大的大元王朝,滅亡的原因卻是一次普通的黃河決堤,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而引爆這個炸藥桶的火星,就是元順帝至正十一年的一次治理黃河水患的工程。 l 黃河與大元帝國的生命線 黃河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中國歷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這個母親的脾氣可不好,時常會發怒,歷史上就有多次黃河決堤導致河水泛濫的災難。
  • 蔣介石竟曾下令炸開黃河堤,水淹日軍
    此時正在鄭州指揮戰役的蔣介石一看,日軍都要打到眼皮底下了,再加上將士勞累不堪,日軍如果包圍國軍,可能會將中國的一些主力部隊全殲!這下該怎麼辦?掘開黃河堤。這種以水代兵的計策,在國內外都不少見。內有關羽水淹七軍,吳佩孚挖開長江;外有荷蘭、俄國分別決堤逼退法軍。但這種做法也一定程度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採取這種措施的。
  • 日軍進攻鄭州,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堤壩,曾親眼目睹炸出黃河蛟龍?
    各說紛紜,有人認為龍是完全虛構的生物,根本就不存在;也有觀點認為龍是存在的,如果十二生肖只有龍不存在很不合理,龍真實存在,只是一般人遇不到。有傳言稱,當今世界上僅存三條蛟龍,其中一條在蔣介石炸黃河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當時稱為花園口慘案。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
  • 【開封黃河故事】以水為兵:從未走遠的歷史
    但當金軍一來,杜充卻不敢與之交鋒,下令開決黃河大堤,使黃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圖以此阻擋身後追兵。杜充決河非但沒有阻止金國東路軍,還致使當地百姓被淹死20萬人以上,因流離失所和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數更多。北宋最為富饒繁華的兩淮地區毀於一旦,近千萬人無家可歸,淪為難民。
  • 抗日戰爭黃河決堤真相,蔣介石急令撤退,前線國軍為何大惑不解?
    1938年6月9日,民國政府下令「以水代兵」,派遣部隊破壞黃河南岸渡口花園口,造成黃河決堤,史稱「花園口事件」。花園口決堤後,豫、皖、蘇三省出現了高達三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黃泛區,大江南北一片譁然,然而花園口決堤對於民國和日本來說均是一場預料之外的變故。
  • 淮海戰役,蔣介石為救徐州,居然想決堤黃河,並嫁禍給解放軍
    1938年,蔣介石為了遲滯日軍進攻,出了個昏招,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並嫁禍給日本人。決堤後,由於形成黃泛區這一巨大地障,迫使日軍於平漢路以東停止前進,使武漢會戰推遲了3個月。然而,花園口決堤給河南、安徽和江蘇等地的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淹沒耕地1200餘萬畝,造成黃泛區。共計有1200萬人受災,390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死亡。到了解放戰爭期間,蔣介石居然想故伎重施,再次決堤黃河,並嫁禍給華東野戰軍。
  • 1938年黃河決堤後的影像,村莊成澤國,群眾用腳踏車抽水
    1938年黃河決堤後的影像,日本人在其戰爭畫報上以「諸川汜濫」為題發的這一組照片。關於花園口黃河決堤的歷史老兵在前面的文章中有介紹過,決堤本來是為了阻止日寇進攻的,但若僅僅按人員傷亡來算,決堤的後果是一百比一,有資料顯示,在這場人禍中,死亡的中國人是80萬,而因洪水而亡的日寇僅僅是7000來人。對於災區裡的老百姓來說只能用悲壯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