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寨版Seven-Eleven(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的出現,瞬間打亂了重慶便利店市場的平靜。
3月初,一家名為「SEVEN-1」的便利店赫然出現在重慶市江北區北城天街商業區。
記者了解到,除了名稱與Seven-Eleven相似,SEVEN-1居然還打著「24小時高端便利店」的旗號,出售著700元一斤的大米和幾千元一斤的榨菜。這個才開業一個月的便利店品牌甚至還「叫囂」著「3年200家、5年上市」。
這讓重慶零售業界大感意外:「SEVEN-1」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有什麼來路?
一切都讓人覺得有些雷人。
便利店中的LV?
記者在SEVEN-1便利店裡看到,其商品以高端為訴求,進口食品佔比70%以上,兼營中國地方特色產品,而哈根達斯(盒裝)西南地區首家便利店進駐也成為其亮點之一。
SEVEN-1主要項目負責人江清平告訴記者,SEVEN-1目前在重慶有兩家,除了上述在江北區的一家外,在九龍坡區楊家坪也有一家。店鋪面積基本上是100-200平方米之間,24小時營業。跟傳統便利店的區別是,商品結構以高端進口為主,裝修高檔現代,收銀臺設計也和傳統便利店不一樣,更具有人性化特徵,另外還設置了休閒區,在店鋪逗留3分鐘以上的客人,都會享受店鋪免費提供的茶水、糕點等。
在服務方面,SEVEN-1更是以國際空乘服務標準作為服務的指標,採取了90度鞠躬迎送賓服務、一對一輔助購買(徵求客戶意見,並獲客戶同意的前提下)、提供免費咖啡、飲料、茶水等系列服務措施。同時,該店還提供以店鋪為中心,輻射半徑在5公裡以內,購物滿50元以上的免費送貨到家服務,免費寵物寄存,免費育兒講座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江清平還表示,SEVEN-1特別推出「海外代購專線」,消費者只需告訴店鋪自己所需商品名稱、規格、產地、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店方就會利用其全球採購網絡,為消費者滿世界搜羅。
小廟容不下大佛
這樣的商品、服務,「聽起來很美」,但重慶便利店市場空間能不能容得下這樣一位「貴客」,還得看市場本身需求。
世界知名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研究顧問部曾對重慶便利店市場做過分析。平均每擁有3000人的社區,就有一家便利店的市場需求。未來,重慶主城區按規劃將達到1000萬人口,便利店最低需求就有3000多家。而根據國外對便利店的研究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實際經驗來看,通常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正是便利店開始起步、潛力最大的時候。而2009年,重慶的人均GDP剛剛突破3000美元。另外,重慶市商委還出臺了對社區商業網點建設的扶持政策,每個社區便利店可獲6000元的財政補貼。
而目前重慶便利店的實際情況是,羅森便利店4家,互惠便利20家,十分利也開始進入了便利店市場,積極準備圈地。用重慶鳳梧超市總經理胡忠林的話說,重慶的便利店市場遠未飽和,大家都有機會。
但這些分析,對於有10年便利店工作經驗的江清平來說,還是有些不透徹。他指出,SEVEN-1就是要區別於傳統的便利店,比如羅森便利店,要走差異化路線,所以和傳統的便利店不存在競爭。
江清平所言差異化即表現在定位方面。由於SEVEN-1定位高端,所以其選址主要定位在省會城市核心商圈的A級步行街、高端廣場,也會考慮高端住宅社區,比如像重慶市龍湖小區就會考慮。以後也會進駐知名影院,目前SEVEN-1正跟萬達影院談合作。
江清平對於SEVEN-1未來的路成竹在胸。他的自信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幕後老闆,據他自己表述,其老闆來自勁牌投資,並笑稱SEVEN-1在資金方面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面是重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在前期考察市場的時候,他發現,重慶特殊地形造成其多個商業中心,每一個區有核心商業圈,消費者也很少跨區消費,所以高端便利店在各區都有穩定的客群,不會出現搶客戶的事情,這樣有利於SEVEN-1在各個商業格局中獨自為王。
目前,SEVEN-1正在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江清平也在忙碌著培訓人才,完善店鋪培育期的各項工作。根據SEVEN-1近期規劃,今年的開店目標數是10-20家,在重慶有10家,接著會進駐西南其他省會城市,包括貴陽、昆明等。長遠的計劃是3年後店鋪數達到200家,5年內力爭成為西南地區首家24小時連鎖便利店的上市公司。
飽受業界質疑
聽到SEVEN-1的口氣,四川WOWO便利總經理陳基祥用雷人、暈倒等詞來形容聽到這一消息的感受。他認為,SEVEN-1應該是一個高端小超市,稱為便利店有點勉為其難。在他看來,重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是日本的羅森便利店,但是重慶本土的十分利等也具有競爭力。而SEVEN-1的定位應該在高檔商業街和高檔住宅區,按重慶目前的水平,陳基祥並不看好其發展前景。
由於兩家店鋪開業時間都不足一個月,一些商品品項還不是太完善,各方面都在測試階段,所以江清平並沒有透露日營業額,但是他表示,營業額比預計的要好。而便利店的各項服務,比如代收代付業務目前暫時還沒有,但有一些其他服務項目,比如免費寵物寄存,雨傘租借等。
而SEVEN-1便利店名稱也讓業界一陣譁然,讓人很快聯想到Seven-Eleven,這讓SEVEN-1難免有蹭名牌、山寨之嫌。許多業內人士紛紛提出換名字的建議。但江清平的解釋是,這純屬巧合。他闡釋了SEVEN-1內在的含義,表示消費7天的需求都可以到這一家店來滿足,SEVEN-1的使用,並不存在侵權的問題。
在四川省商業連鎖投資開發聯合會會長冉立春看來,山寨在中國很普遍,從名包名表、電子產品,到服裝,現在到便利店,山寨在中國是允許的,許多小品牌山寨的兩條路,要麼從山寨過渡到自主品牌,成長壯大,要麼滅亡,他個人希望這家便利店能夠通過前者的方式成長起來。
同時,冉立春指出,許多便利店目前誤入歧途,跟夫妻店相比,無非就是看起來正規一些,有統一標識,打著便利的旗號,幹著社區超市的事情,不靠中間業務和鮮食盈利,而是靠商品毛利,跟普通超市的盈利模式沒有什麼兩樣。真正的便利店應該代收代付業務和鮮食盈利。從這個方面講,SEVEN-1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便利店。
SEVEN-1的未來究竟如何?一切都還未知。但一位業內人士的說法不無道理:先進和先烈只有一字之差,希望SEVEN-1不要成為便利店的先烈。
本文轉載來自: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