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永泰官烈村:傳承紅色基因 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

2020-12-20 福州明珠

永泰縣塘前鄉官烈村地處永泰、閩侯、福清三地交界,是革命老區基點村。1944年至1946年,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從南平建陽轉移到官烈村,領導全省人民開展革命鬥爭。近年來,官烈村充分挖掘紅色旅遊資源,創新綠色發展,讓革命老區煥發新的活力。

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館解說員 江娟影:我們官烈村和兔耳山是山脈連著山脈。當時我們省委1944年7月退到後面山上的時候,跟南陽之間是往返的,看過去就這麼一點點,其實送信息的同志當時就是要跋山涉水,送一個信息要走幾天幾夜來回。

眼前這張圖就是中共福建省委在閩中行動的路線圖。1944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從南平建陽轉移到官烈村,將機關設在柯坑,並成立了官烈黨支部。在黨支部的帶動下,不少官烈村的村民主動為省委機關傳遞情報、搭草棚、運送糧食。1945年5月,由於省委武裝力量頻繁出擊暴露了目標,敵人調集重兵進攻官烈村,官烈黨支部書記薛厚新及妻子林四妹,黨員王細水,遊擊隊員蘇揚棋、蘇揚泉、蘇揚林等6人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們不畏嚴刑,寧死也不肯說出福建省委的轉移線路,用生命換取了省委機關的安全轉移。

薛厚新兒媳 鄭增香:薛厚新和林四妹是我的公公婆婆。1944年,他們被國民黨抓到監獄裡去,由於沒有招供,一個星期就被槍決了。我的丈夫當時才11歲,也被抓上去關了一個星期,後來想盡辦法才把他帶回來。

紅色文化是振興的"密碼"。戰爭年代,官烈兒女為了掩護中共福建省委的戰略轉移,寧死不屈。如今,村民們在老區精神的指引下闊步前行,紅色旅遊文化氛圍越發濃厚。作為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館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省內外的幹部群眾、學生、部隊官兵來此參觀學習,重溫革命光榮歷史。

遊客 張文晶:聽講解員講了當時革命的艱苦歷程,感觸非常深,覺得在戰爭年代,在深山老林中為國家革命工作做這麼大的艱苦工作很不容易,教育意義很深。

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館解說員 江娟影:我們這個館是2005年修建的,2006年的9月30日進行開館儀式。建立這個館之後,方便參觀與學習。

除了紀念館,官烈村還結合村轄區現有的兔耳山、東龍泉寺、千江月休閒觀光農場等景區,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第三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村裡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村民加大農村特色種植力度,建立健全銷售網絡,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如今,村道拓寬了,健身器材安上了,老人館建好了,油菜花種起來了……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永泰縣塘前鄉官烈村村民 林賢清:老年館蓋一下,我們老人在這裡活動,看看電視,生活肯定好了很多,越來越幸福。

永泰縣塘前鄉官烈村黨支部書記 薛立榮:前一段時間我們紀念館也是剛剛提升升級。今年我們這裡有做一些油菜花種植,效果還可以,周邊很多自駕遊來這裡。接下來,結合鄉村振興,把官烈村紅色旅遊這一塊做大。

來源:福州新聞
編輯:王蕾 責編:莊穎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老區巡禮】玉環:傳承革命基因 打造...
    (大青村遠景)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8月21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浙江之聲記者陳博文 玉環臺記者倪孔法報導)上午,搭著渡輪航行15分鐘後,記者來到了位於樂清灣中的革命老區——玉環海山鄉大青村。
  • 讓紅色基因煥發出時代光芒
    這三封塵封已久的革命往事書信,是有上虞古縣城文史研究會會長史濟榮,多年來潛心研究古城歷史,追尋紅色歷史,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的成果。現史濟榮表示,將把這三封書信捐獻給上虞檔案館,長久保存下去,讓上虞人記住曾經有一位叫周達明的烈士為新中國的誕生灑盡了最後一滴血,永遠銘記先烈的功績。
  • 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興化市革命老區發展史》正式出版發行
    中國江蘇網7月22日泰州訊 近日,由興化市黨史方志辦、興化市老促會聯合編纂的《興化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發行。《興化市革命老區發展史》採用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編寫體例,運用時經事緯、點面結合的方式記述史實,採取夾敘夾議、敘論結合、以敘為主的方法展開內容,做到了史料與史論、歷史與現實、政治與學術的統一,文獻性、學術性、知識性相兼容。全書設「概述」「苦難深重 覺醒抗爭逐浪高」「救國救民 水鄉大地燃烽火」「軍民團結 建設抗日根據地」等8章31節,28萬餘字。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革命老區安平的紅色「夢」!
    革命老區的紅色「夢」——安平縣紅色文化傳承和發展見聞96年前的8月,弓仲韜在安平這片熱土播下第一粒紅色的種子——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臺城村建立,隨後革命的火種便以燎原之勢向冀中乃至全國燃燒蔓延,至今雖已滄桑近百年,但紅色文化和「兩個第一」精神在安平大地卻傳承不熄
  • 浙江四明山革命老區「走紅」 紅色基因遇「活態」傳承
    羅捷表示,在餘姚四明山大地上湧現了很多紅色故事,這些紅色文化的基因,為傳承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提供了鮮活的實例,並成為現代人有力的精神支撐。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些紅色記憶都是餘姚的寶貴歷史財富。圖為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
  • 舉行「弘揚老區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基地」授牌儀式
    10月11日,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河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共同在寶豐縣中原解放紀念館舉行「弘揚老區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向寶豐縣中原解放紀念館、洛陽市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等全省13個紅色場館授牌。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定西通渭:賡續長徵精神 煥發「紅色+」旅遊新活力
    中國甘肅網8月20日訊 (本網記者 王莉文)8月20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第三站來到定西市通渭縣,重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道路,感受「榜羅鎮會議  據介紹,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革命遺址紅色旅遊景區已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定西通渭:賡續長徵精神 煥發「紅色+」旅遊新活力
    中國甘肅網8月20日訊 (本網記者 王莉文)8月20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第三站來到定西市通渭縣,重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道路據介紹,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革命遺址紅色旅遊景區已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福建永泰"紅土地"舊貌換新顏 開發紅色旅遊資源
    中國網12月25日訊 記者從福建省旅遊宣傳中心了解到,如今的永泰縣革命老區基點村,放眼望去,嶄新的農舍樓院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文化廣場、村民服務站、群眾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數字經濟、網際網路、電商等對於村民來說,也不算是新鮮事了。永泰縣革命老區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迎來發展機遇,舊貌換新顏。
  • 長樂南陽村:擦亮紅色記憶 繪就革命老區新風景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長樂南陽村:擦亮紅色記憶 繪就革命老區新風景 2019-05-28 10:43:51  來源:福州電視臺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老區精神
    6月3日,我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召開,圓滿完成理事會換屆工作。省老促會會長陳開枝、省老促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姚澤源參加會議。市委常委陳光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換屆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會議聽取了市老促會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通過了《湛江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章程》的修改,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並為新當選市老促會第七屆理事會領導機構成員、個人理事代表頒發證書。
  • 傳承紅色基因 開創老區新局 立足區域優勢特色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高...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開創老區新局 12月7日至8日,甘肅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在平涼市、慶陽市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特色產業發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等工作。
  • 砲臺鎮青溪村:老區換新顏,煥發新活力
    青溪村是革命老區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1925年,廣東省農會特派員彭名芳奉命到潮汕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秋,在溝口村成立的揭陽縣第二區農民協會遷至青溪村明經公祠辦公,先後印發《犁頭周報》、開辦農民夜校、組織成立赤衛隊等,奠定青溪村農民革命基礎。1927年初,青溪村農民組織農會,吳啟青任主席,吳錦鉗、吳鄭有、吳木英負責有關工作。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交響音樂會隆重舉行
    9月24日晚,由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西省教育廳、江西師範大學主辦,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交響音樂會」在省藝術中心音樂廳隆重舉行。近800名觀眾現場觀看了演出。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 廣東南雄 紅軍長徵入粵...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 廣東南雄 紅軍長徵入粵首戰告捷 2019年06月22日 16:12:00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系列報導。
  • 中紅網:興國舉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基因傳承」論壇
    (中紅網紅色圖庫)中紅網江西興國2018年10月7日電(國藝新時代、中紅網紅筆桿)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今年7月印發《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紅色旅遊重打「年輕牌」
    2005、2011、2016年國家分批評選了300處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包含大約668個紅色旅遊景點。「中國革命的搖籃」的美譽。1、強化紅色景區歷史現場感營造年輕人選擇紅色旅遊,就是想在實地親身了解革命歷史,瞻仰革命先烈,感受歷史真實。因此,要做好革命文物舊址和遊客公共休憩區域的劃分,同時讓旅遊基礎設施的更新建設和紅色紀念設施相得益彰,突出情景化、歷史感、真實性,強化紅色景區的歷史現場感營造。
  • 發現最美鐵路,傳承紅色基因
    8月1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國鐵集團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尋找最美鐵路」網絡宣傳活動火熱啟程,中央和地方網信辦、各級主流網絡媒體、商業門戶網站和鐵路攝影達人等五十多人齊聚紅色贛鄱,走進京九鐵路、昌贛高鐵沿線,聆聽歲月、尋根追夢,相約赴一場別樣的「紅色初心」之旅。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走進大墩梁...
    8月17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來到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採訪。會寧廣播電視臺 李姝燕:今天,當我們踏上大墩梁,極目遠眺,黃土高山層層疊疊,墓碑旁青翠欲滴的松柏隨風搖曳,與腳下的黃土相互應和,似乎向人們傾訴著這段不平凡的崢嶸歲月,靜心凝思,那些革命舊址曾見證的歷史滄桑,便一一浮現腦海……松柏陣陣傲秋風,大墩梁上埋英魂。
  • 移動電影院為革命老區人民帶來全新觀影體驗
    如何為無實體電影院或實體電影院不足的革命老區人民送上正在公映的電影,如何改善老區人民的觀影體驗。9月23日,由中國老區建設畫報社、廣元市老區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移動電影院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移動電影進老區廣元啟動會」在四川省廣元市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