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服裝生意的魏先生致電信息時報稱,其檔口所在的時尚天河地下商場原計劃本月2號正式營業,卻在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延遲開業。據悉,早在兩三年前,時尚天河屢傳開業消息,該商城原本計劃於亞運前夕試業,但一再拖延後,原本計劃於今年9月正式開業,隨後又宣布12月2日鐵定開業,然而現實總讓人失望。魏先生表示,已有一些商戶有了退租打算。
商戶:急!
旺季將至無法開業
魏先生告訴記者,時尚天河與其籤訂的合同中寫明是今年12月2日正式營業,包括自己在內的首批商戶早已裝修好店鋪、進好貨,準備開門做生意了。但前幾日他去商鋪現場查看時,發現很多商鋪還沒裝修好,現場絲毫沒有開業的跡象。魏先生於是打電話去詢問,結果被告知暫時開不了業,具體開業時間未定,但開業之前會通知租戶。
這讓魏先生很氣憤,他表示,當初籤訂的合同要求租戶在11月25號之前裝修鋪貨完畢,所有完成裝修的租戶可以享受免租5個月的優惠。但前幾天又接到通知說12月5號才進行最後的驗收,但免租5個月的優惠如何算卻並沒有詳細說明。最重要的是,聖誕和元旦兩大節日即將到來,正是銷貨的黃金時期,店鋪卻遲遲開不了業,魏先生很著急。
據他透露,周圍的一些商戶甚至有了退租的打算,魏先生表示,不是不想退,而是不敢退,畢竟從租鋪到裝修再到鋪貨,時間精力資金都已經投進去,現在退租很不划算。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期望商城能夠搶在兩節之前開業。
接到報料後,記者於上周末來到時尚天河項目現場,發現外圍入口的施工基本已經完成,但護欄沒有完全拆除,仍有一些盆栽等擋住路口,現場顯得有些髒亂。當時在入口沒有遇到施工人員,記者於是走進商場內部,發現許多商家仍在趕工裝修,一些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會完工。
記者還看到,很多服裝、飾品等商鋪都已經鋪好貨,店內擺設也都已經規整,只是店門緊鎖,無人營業。總體看來,商城內部稍顯混亂。記者繞道地鐵接駁口時向一名商場工作人員諮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會儘量搶在本月20號之前開業。
開發商:避!
暫不方便作出回應
了解到以上情況後,記者當即致電時尚天河總經理助理盛勇提出採訪要求,盛先生以「人在外地,電話信號不好」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時尚天河另一負責人則表示,開發商也很想早點開業,但各個租戶裝修的時間不同,一些商戶遲遲不肯開工,導致了整體商場開業延期。
不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地下商場的開業並非易事,之前很多地下商場未能及時開業都是因為消防系統沒有完善,未能通過報建。資深房地產專家韓世同分析指出,此次時尚天河未能準時開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分批招商的局限性,分時段招進來的商戶,裝修時間肯定有先後。
資深商業地產專家鄧浩志則表示,像這種多個獨立商家經營的地下商城,成功的案例不多,將大商城分割成小商鋪出售或出租後,會出現業主業權和開發商管理的矛盾,這些獨立商家的經營內容、業態,包括裝修時間開業時間等等,很難達到統一,延遲開業就見怪不怪了。
太陽新天地董事總經理楊軍艇則認為,廣州的地下商業項目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人防通道改裝」,最典型的如南方大廈、流行前線;第二種是政府有意識規劃的,如動漫星城;第三種是在地下過街通道上建設的,如天河又一城。不管是哪一種形式,都存在先天不足問題。
律師說法
無奈撤場可要求賠償
資深房地產法律專家王美舟認為,如果是因為開發商的原因造成商戶無法按合同上約定的時間正常開業,商戶可以向開發商提出幾方面的賠償。首先,是免租。合同之前標明的免租5個月,應從正式營業時間起計算,未能正常開業的這段時間內的租金也應免除。
其次,時至年底,正是銷貨好時機,延遲開業會給商戶帶來利益上的損失,按照《合同法》裡提出的「可預見」原則,這些損失都是可預見性的,因此,被延遲開業的商戶可向開發商提出相應的賠償要求。再次,如果某些商戶無奈要撤場,也可以要求開發商退回已經繳納的租金,同時,提出相應的裝修和人工損失賠償。
記者觀察
廣州地下商場難逃失敗厄運?
第一商業網發布《廣州地下商業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廣州現有和規劃的地下商業面積達到110萬平方米左右,相當於地下隱藏了11個天河城,其中「潛伏」在廣州新中軸地下的規劃和在建的商圈規模就接近90萬平方米。筆者認為,這麼大規模的地下商場湧出,對於目前消費力來說是嚴重「過剩」。甚至有專家認為,地下商場的建造成本、維護成本等都很高,採光、空氣流通等限制因素也比較大,假如一停電,地下商場不就是漆黑一片嗎?
縱觀廣州的地下商場,可謂一路坎坷,僅有「流行前線」是業內人士公認的地下商場「成功典範」,失敗的卻數不勝數,比如在東山口到省人大的3000平方米地下商場、2000年開發定位為世界各國風情美食的「康王商業城」、與地鐵站相鄰的動漫星城和地王廣場等等。目前時尚天河的開業又未如期而至,這讓人不禁要問,這是個體的原因,還是廣州根本不適合建地下商場?地產專家韓世同就對記者指出,沿海地帶根本就不適合建大型地下商場,尤其是比較潮溼的廣州,因為地下商場建築成本太高,風險太大,代價更高,維護成本也相當高。
再看看目前的天河商圈,高檔購物中心沿天河路一字排開,商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廣州居民收入沒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日後競爭的白熱化可想而知。隨著天河商圈的不斷擴容,首先產生的弊端就是消費力攤分的問題,由於商業面積短期迅速增加,但消費群體增速未能跟上,必然導致部分商業出現「洗牌」現象;其次就是商圈客流量增大,對城市交通的考驗,尤其是高峰時期商圈範圍內的交通堵塞問題帶來的考驗很大。
(信息時報 作者:謝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