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5A景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2020-09-03 遊遊天下

今天給大家帶來2020年最新5A景區北京篇的頤和園

他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裡,佔地約290公頃(2.9平方千米),與圓明園毗鄰。

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崇慶皇太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裡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裡的皇家園林區。

鹹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2020年6月,頤和園位列「2019年度5A級景區品牌100強榜單」第3位。


頤和園至今是一個有著270年的歷史的皇家園林,目前有大大小小景點近70多處,今天就將最具代表的性的景點介紹給大家。

蘇州街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鎮而建。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皇帝遊幸時開始「營業」。後湖岸邊的數十處店鋪於鹹豐十年(1860年)被列強焚毀,1986年重建。

萬壽山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簷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

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

後山有西藏佛教建築和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遊等樓臺亭閣。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

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

四大部州

四大部州在萬壽山後山中部,是漢藏式的建築群。佔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

前有須彌靈境(現為平臺),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後有寺廟群主體建築香巖宗印之閣。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臺修建成的八小部洲。

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代表佛經「四智」的紅、白、黑、綠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層環狀「相輪」,表示佛經「十三天」。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間有兩個凹凸不平的臺殿,一個代表月臺,一個代表日臺,象徵著日月環繞佛身。

智慧海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築,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拱券結構組成。建築外層全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紫色、藍色的琉璃瓦蓋頂,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詞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讚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

該建築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券砌成的,沒有枋椽承重,所以稱為「無梁殿」。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

佛香閣

佛香閣位於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

原閣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裡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寶雲閣

寶雲閣(銅亭)是中國尚存的工藝最精緻、體量最大的銅鑄品之一。建在佛香閣西側的五方閣院中一座高4米的漢白玉石座上始建於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扇。雖為銅製,但完全按照木構架結構而做。東、南、西三面有門,門為四扇格扇門,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門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簾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為內外二層 。

排雲殿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建築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

「排雲」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雲山,但見金銀臺」,比喻似在雲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面。從遠處望去,排雲殿與牌樓、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

長廊

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裡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

畫中遊

畫中遊是萬壽山西部一組景點建築。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左右各有一樓,名「愛山」、「借秋」。閣後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後邊的是「澄暉閣」。建築之間有爬山廊。由於地處半山腰,樓、閣、廊分別建在不同的等高線上,青山翠柏中簇擁著一組由紅、黃、藍、綠琉璃瓦覆蓋著的建築群體。

聽鸝館

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所建,內有兩層的戲臺,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

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裡看戲,宴飲。鹹豐十年(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改建。

諧趣園

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清漪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後,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的意思,改名為「諧趣園」。

園內共有亭、臺、堂、榭十三處,並用百間遊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橋相溝通。園內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了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爭論而來的。

樂壽堂

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原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鹹豐十年(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遊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

宜芸館

宜芸館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清漪園時為乾隆皇帝的書庫,陳設精雅,頤和園時為光緒皇后隆裕的寢宮,由於建築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陳設的布置有了很大變化。

1979年,古建維修後,室內僅陳放家具。1992年,根據清漪園時的陳設檔案布置陳設,整組院內陳列文物百餘件。

大戲樓

大戲樓在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裡的清音閣、紫禁城內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臺。

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專供慈禧看戲。高21米,在頤和園中僅次於最高的佛香閣。戲樓共三層,後臺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

玉瀾堂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 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後門直對宜芸館。後簷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後,曾把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囚禁於此,是光緒皇帝的寢宮。

仁壽殿

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在乾隆與光緒兩個歷史時期均為皇帝臨朝理政之所,其陳設主體布局大致相同,均為皇家宮殿特定的陳設形式。但陳設的物品各異,頤和園時期較清漪園時期陳設豪華很多。

現殿內陳設中心部分沿續了光緒時期的原樣,其餘陳設略有變化,原殿內的文物、圖書、家具,除在殿內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庫房保存。

東宮門

東宮門門楣簷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簷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門前御道丹陛上的雲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徵。東宮門當年只供清朝帝後出入。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

清晏舫

清晏舫俗稱石舫,在長廊西端湖邊,是一條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築。

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臺。乾隆修清漪園時,改臺為船,更名為「石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

文昌院

文昌院位於頤和園內文昌閣之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館內設有六個專題展廳,陳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數以千計的頤和園精品文物,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書畫、古籍、琺瑯、鐘錶、雜項等,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諸多門類。

由於頤和園特定的皇家環境,這些藝術品代表了當時最好的工藝水平,許多珍品在當時即為國之重器,館中還陳展了部分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它們與帝後生活密切相關,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是中國皇家文化最具真實性的物證。

文昌閣

頤和園內六座城關(紫氣東來城關、宿雲簷城關、寅輝城關、通雲城關、千峰彩翠城關、文昌閣城關)建築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重建。主閣兩層,內供銅鑄文昌帝君和仙童、銅特。

文昌閣與昆明湖西供武聖的宿雲簷象徵「文武輔弼」。

銅牛

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為鎮壓水患而設。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位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


以下是最新的開放時間、交通路線,建議收藏!!!

開放時間

門票信息

交通路線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
    而且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座皇家園林,還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即承德避暑山莊。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市中心,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處理政務的場所。從1703年開始,歷經三朝,用了89年時間建成,是清朝除北京外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 不知道的旅遊知識:哪裡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我國的四大名園之一。地處於北京市海澱區,距離北京城區15千米,總佔地面積約2.9平方千米。它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將杭州西湖風景作為藍本,吸取了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頤和園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 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
    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很有特色的皇家建築園林,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裡,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也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頤和園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這裡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佛香閣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這是當初光緒皇帝花了78萬銀子重建的。
  • 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辛亥革命後,1912年溥儀退位,依據清室優待條件,民國政府給予清室每年400萬元的經費,且故宮、頤和園等地仍為皇家私產,頤和園原本是為溥儀遷出紫禁城後準備的住所。但溥儀退位後,中外人士紛紛要求到頤和園參觀,於是,1913年4月24日,清室有條件開放頤和園。後來北洋政府財政困難,皇室經費不足,為增加財源,1914年5月6日清朝皇室正式向社會開放頤和園。
  • 河北又一五星級景區走紅,面積大故宮7倍,現存最大皇家園林
    我們國家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在,現在還有很多的古建築遺址,像長城,故宮,布達拉宮等等,早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展現,還是古人精湛的建造藝術,要說最引人注目的必定就是皇家園林了。這個園林是我們國家最大的一處皇家園林,它就是「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裡,佔地約290公頃(2.9平方千米),與圓明園毗鄰。,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
  • 北京頤和園景區,皇家園林建築,是一座大型山水園林景區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裡,佔地約290公頃(2.9平方千米),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 北京 從頤和園到圓明園,漫步皇家園林
    頤和園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裡,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承德避暑山莊,是迄今為止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
    承德避暑山莊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避暑山莊面積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八倍。兩百多年前,清朝皇帝在避暑山莊處理國家大事,接待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節。承德避暑山莊是迄今為止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
  • 走進頤和園 感受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每一處都是美景,山水美妙的結合!蘇州街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鄉——蘇州而建的買賣街。
  • 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不是圓明園,也不是頤和園
    旅遊隨筆:從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修建「靈囿」算起,到19世紀末,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中國皇家園林的歷史,源遠流長,甚至長達3000年。但是,流傳到今天,現存的皇家園林,並不多,早期的皇家園林,就更少了!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和大家來聊聊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
  • 太原有個景點火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但可惜不是5A景區
    來太原不看就像去北京不去故宮,如今,遊客因著名的晉祠而不斷來往,然而當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考察時,卻因為這赫赫有名而提前將晉祠排除在外,他們曾經認為「越是名勝則遭重修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古建築最難保存」,然而,在與朋友的調查中,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偶然瞥見晉祠正殿一角:「忽然間我們才驚異地抓住車窗,望著那正殿的一角側影,愛不忍釋」,所以把原本排除在太原行之外的晉祠列入考察名單,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太原有個景點火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
  • 中國四大園林之首,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在國內無人不知
    其實國內各種各樣的園林真的是非常多,但知名度高的園林卻沒有多少。而且國內還有很多園林毀於戰亂,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都是複製品。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園林,可以說它是最幸運的一個園林。因為它保存得非常完整,還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在國內無人不知其實這座園林就是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頤和園,它的前身就是清漪園,以前它的邊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圓明園。雖然說它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圓明園,但頤和園的修建也是十分不易,它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然後以杭州西湖為藍本,修建出的一座山水園林。
  • 北海公園——蕩起雙槳的地方,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
    的確,如今的北海公園向普通人敞開大門,任何一個公民只要買票,都能踏足北海一覽芳容,但是歷史上,它確是金尊玉貴的皇室專享園林,普通人一生都沒有機會到此一遊。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也是世界上建園最早的皇家園林。
  • 世界知名皇家園林:繁華仍在 只是換了人間
    C FP供中國園林網3月23日消息:春天的大地上不僅有繁華如錦,園林更是美不勝收,更何況是名師薈萃的大作———皇家園林。昔日的皇家園林,如今多數成了大眾遊覽的公園或博物館,昔日的繁華莊重仍在,只是換了「人間」。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面積是故宮的8倍,被譽為避暑勝地
    國內的很多 古代建築能完美地體現出中國古代的文化,而各種各樣的皇家園林則是最好的證明。皇家園林從設計到建造,甚至到園區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講究,也正是這樣的「講究」才體現出了古代皇家園林的尊貴。眾所周知,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等都是著名的皇家園林,但它們都不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
  • 北京這一公園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門票僅要10塊錢
    如今北京的公園也是很多人關注的景點,要算起北京的公園還真不少,大約有三百多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北京這一公園是現存年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門票僅要10塊錢!今天要說的公園就是北海公園,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
  • 江南三大名湖,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
    實際上玄武湖的景色並不遜色,它是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是我國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地位尊崇。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這片湖泊到底有多美吧!「江南煙雨柔水情,湖光漣漪泛月清」就是哦玄武湖的真實寫照,隨著步伐的移動,映入眼帘的景色也在變化,公園很大,裡面的建築古色古香,集奢華和氣派為一體,湖中的亭子,以紅色為主,屋頂四角飛簷,屋頂與屋簷連接的地方還刻畫了長龍,一看就知道是出自皇家之手。湖中五島有橋堤相連,湖中共有5個小道,每一個都形狀各異,獨具魅力,形成了環洲煙柳、櫻洲花海、菱洲山嵐、梁洲秋菊以及翠洲雲樹五個景區。
  • 西安最「沒落」的5A景區,曾為皇家園林,如今卻少有人知
    西安市十三朝古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西安誕生了許多的風景名勝 ,雖然西安有些景點名氣不是非常大,但也是很多西安人非常喜歡的地方,這也是西安曾經的榮耀,更是我國歷史的體現,而皇家園林也是我國古代建築非常發達的一個象徵。
  • 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它是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參照中國江南園林設計而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內有昆明湖,萬壽山,享有「皇家園林博物館」的美稱。這是頤和園的大門。頤和園內的大湖,昆明湖。在湖中玩得不亦樂手的遊客,為這坐皇家園林增添了不少樂趣。昆明湖畔很有特色的古建築。昆明湖畔。頤和園的文昌院,是曾經光緒皇帝的御膳房。皇家人員看戲的演藝臺。頤和園內萬壽山上的百年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