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姐制服看新疆民航發展變化

2020-12-21 中國新疆網

  改革開放前機上沒「空姐」座位是小板凳

五六十年代新疆民航制服。

  改革開放前老百姓坐飛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時購買飛機票要有單位的介紹信。五六十年代,新疆民航空中服務工作由空勤組承擔。

  退休的老機長張啟賓說,在那個年代,他駕駛運-5飛行時,客艙裡的小板凳都緊靠在飛機兩邊的壁板上,客艙內不但顛簸,還冬冷夏熱,飛行員不但要開飛機,還要服務乘客。

  「開飛機時,一組3個人,一個駕駛員,兩個副駕駛。一趟飛機最多拉十來個人。等飛穩了後,飛行員輪流當乘務員。」張啟賓說,他曾兩手抓著糖袋子,挨個端到乘客面前,讓乘客自己從袋子裡抓糖吃。

  70年代從藍褲子配白襯衫到軍裝

70年代空姐制服,因歸軍隊管理穿上軍裝。 

  隨著新疆民航的空中服務水平逐漸走向正規化。藍褲子配上白襯衫,就是當時的空乘服裝。其後,新疆民航的乘務員第一次有了自己專屬的制服——灰色圓領西裝、筒裙。

  70年代,隨著機型、航線的增加,新疆民航乘務員隊伍建設也得到較快發展,組建了乘務分隊。因為歸軍隊管理,乘務員制服也由灰色西裝變成了英姿颯爽的軍裝。

  已經退休的空姐瑪麗亞·吾甫爾1979年成為新疆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她說,剛參加工作時制服是取掉領章和帽徽的軍裝,還有老同志傳下來的制服:白襯衣、藍褲子。她們很珍惜,為了保持挺括,每次回家不管多晚多累,都用盛滿熱開水的茶水缸壓褲子。

  起初航空公司飛機很小,每架飛機帶一名乘務員,不止機上服務,清潔飛機、檢查、航前準備等都需由乘務員完成。「提前一天就開始擦拭飛機、換座椅套,做好準備工作後,參加機組碰頭會,執飛當天還要提前兩個小時上飛機。」瑪麗亞回憶說

  瑪麗亞記得她第一次執飛是在冬天,-40℃左右,飛機像在「冰殼」裡,工作服是棉衣棉褲和大頭鞋,做完準備工作後手腳仍凍得沒知覺,話也不會說了,「那時沒有廣播器,旅客上機後,站在飛機中間播報的乘務員經常是臉上掛著霜,等到起飛後通過發動機供暖才能慢慢地緩過來」。

  80年代北京師傅為「空姐」定做制服

80年代初,空姐穿上定製的天藍色西裝裙。 

  改革開放後,進入80年代,隨著民航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空中服務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隨即,民航總局提出空中服務要逐步向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邁進,對全國民航空乘服裝進行了統一。為此,新疆民航專門從北京請來兩位師傅,為空乘量身定做制服,夏季是天藍色西裝裙,冬裝是墨綠色褲裝西服。空姐制就像一朵浪花,在許多年輕女性心中蕩起漣漪。

  80年代,中國民航進行體制改革,航空公司走上了企業化的道路。民航局一宣布取消對全行業統一著裝的硬性規定,各大航空公司就卯足了勁,將空乘制服作為企業形象的重要識別因素,放開手腳進行大膽設計。

  1985年1月1日成立的新疆航空公司,為此專門請來上海的師傅,為全體乘務員量體裁衣。設計出來的空乘服裝較以往有了較大變化,制服的主色調是藍色,大膽增加了橘紅色。幾次換裝中,夏裝曾有過白色西裝、乳白色連衣裙,春秋裝有過橘紅色西裝配黑色西裝褲,冬裝為藏藍色褲裝等,制服的時尚感不斷增強,空姐的服裝款式越變越漂亮了。

  新成立的新疆航空公司陸續引進主力機型圖-154、伊爾-86以及其後的波音系列飛機,打破了「飛機螺旋槳,航線不出疆」的歷史現狀,開通了烏魯木齊-北京、烏魯木齊-上海、烏魯木齊-廣州、烏魯木齊-阿拉木圖等國內、國際航線。

  曾當過乘務長的姜維麗回憶,當時乘務員的企業歸屬感很強,覺得能穿上新疆航空公司的空乘制服就是一種極大的驕傲,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份工作,「當時圖-154滿座載客量是164人,一個航班下來我們能收到100多封表揚信。」

  90年代空乘制服凸顯職業化、地域性

90年代,新疆航空空姐制服融入地域特色。 

  「慢慢的空姐招聘要求越來越高,外形、內涵、素質、外語等都成為空姐考核的標準。」瑪麗亞說,隨著時代變遷,空乘人員由最初從部隊挑選轉向從社會招考,各方面要求都越來越高,每年的考核也越來越嚴厲。

  1996年10月29日,新疆航空公司響應民航總局的號召,將烏魯木齊至北上廣航線列為全民航30個文明航班創建之中。創建工作是一項大工程,在學習和借鑑別的航空公司制服特點的同時,新疆航空公司為了展現出職業化和地域性,夏裝馬甲上增添了電腦刺繡花紋,領花選用艾德萊斯綢。乘務員張漢雲說,身著具有新疆地域文化元素的空乘制服,使乘務員在新疆航線上的服務更具親和力。

  同時,航空服務也走上了標準化,特色服務也多了起來,為旅客準備跳棋、撲克、書以及毛毯,。

  20世紀制服兼具時代潮流和東方特色

如今空姐制服體現了時代潮流和東方特色。 

  與民航烏魯木齊管理局正式分立後的新疆航空公司,2002年10月和南航聯合重組,2003年7月1日統一了空乘制服。統一後的空乘制服兼具時代潮流和東方特色,夏裝紅色連衣裙設計上吸收了傳統旗袍的風格,立領、收身,體現出東方女性的端莊嫵媚;領子上的金色繡線和8顆金色紐扣相互呼應,顯示出高雅和活力;襯衫上點綴的集團木棉花標識極富企業文化韻味,服裝既時尚美麗又符合職業需要。

  2003年參加工作的乘務長劉曉萍,第一次穿上的制服,是帶有新疆地域特色的空乘服:深藍色的基調配上艾德萊斯綢領花。「當時穿著這套空乘服,常有旅客誇讚好看,要求拍照合影。」劉曉萍說。

  2006年,南航開始謀劃國際化戰略轉型,除了機隊規模、航線規劃、人員配備外,具有自身特色的國際化形象顯得尤為重要。而乘客對於一家航空公司的品牌認知,95%以上是在客艙中形成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掀開了換裝的新篇章。

  2006年8月28日,南航5000多名空姐陸續穿上了有著名法國設計師設計的新一代制服,這套制服至今仍然在萬米高空向國內外旅客展示。新款空姐制服在款式上時尚大方,木棉紅和寶石藍兩款顏色與南航的形象融為一體;質地上做到了透氣、吸汗、抗皺,以適應乘務員客艙工作環境。

  目前,各個航空公司的空乘制服都與航空公司形象融合,空乘制服作為最有特色的企業制服,被各個航空公司定位是企業形象的標誌。(首席記者 郭玲 通訊員 張思維 熊松松)

相關焦點

  • 南航空姐身穿歷代制服「走秀」 展示中國民航發展變化
    9月26日,南航舉辦了2018年第三季度公眾開放日,在空乘制服演變展示環節中,當身著不同歷史時期制服的南航空乘依次走來時,仿佛讓前來參觀的30餘位市民和媒體記者走進了時光隧道穿越回過去,通過南航空乘制服演變這個縮影,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航的發展變化。
  • 展示空乘制服演變史 見證民航發展變化
    南航自2006年延用至今的制服。信時記者 蕭嘉寧 攝大洋網訊 昨日,南航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公眾開放日活動,特設的空乘制服演變展示環節共展示了7套南航空乘制服,通過空乘制服這個「縮影」,讓公眾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航的發展變化。
  • 細數新疆空乘制服60年變遷
    在新疆民航60年的發展變遷中,空乘制服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身份的標識,還有行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的充分交融,及其折射出的新疆民航每個歷史階段的發展變遷。讓我們跟隨老照片,尋跡歷史車轍,體味空乘制服演變後的新疆民航故事……  簡單樸素,統一制式服裝下的崢嶸歲月  五六十年代,新疆民航空中服務工作由空勤組承擔。藍褲子配上白襯衫,就是當時的空乘服裝。
  • 新疆空乘制服變遷,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提倡個性、時尚的時代,制服也許會被認為一陳不變、缺少多樣化色彩。但空乘制服因其籠罩著神秘光環和蘊含特殊的職業使命,受到不少人的青睞。在新疆民航60年的發展變遷中,空乘制服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企業或身份的標識,還有行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的充分交融,及其折射出的新疆民航每個歷史階段的發展變遷。
  • 民航發展縮影,三個路口,三代空乘制服
    空乘制服不只是一件簡單的漂亮服裝,它的設計的更迭,是民航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審美標準以及服務要求的體現,也是民航發展的縮影。 素色保守的初代空乘制服 中國第一家民航公司成立於1929年,是由美國寇蒂斯·賴特飛機公司與當時的國民政府合作成立,屬於中國民航的萌芽時期。 但它在成立之後是沒有空姐的。直到1938年,才從國內篩選出6名合格的空姐人選。我國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空姐制服也就正式誕生。
  • 從東航空姐制服,細看現代人審美變化,是進步還是倒退?
    日常我們乘坐飛機,對航空公司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空姐。說起空姐,值得一提的是東航曬出了這70年來空乘的五代制服的變化。1955年,中國有了第一批空姐。1957-1985年東航空姐的制服是中國民航統一的款式,即深藍色套裝。這個時間段的制服有著十足的軍裝範。沒有花哨的裝飾和剪裁,卻給人一種乾淨、利落的質感。
  • 一分鐘看空姐制服40年變遷,你最喜歡哪款?
    空姐制服,是航空公司服務品牌的一張靚麗名片,也是航空企業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第一套制服夏裝1980年,民航從空軍分離出來,空姐們脫下了軍裝,換上了第一套全國統一的墨綠色制服。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航進行企業化改革,各大航空公司爭相請著名設計師設計制服,空姐服裝開始繽紛起來,並逐步走向國際化。此時,空姐的制服不僅有了一年四季的區分,就連飛行包、絲巾等都有了巨大變化。
  • 長春機場上演空乘制服秀 見證中國民航40年發展變化
    南航吉林分公司在長春龍嘉機場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陽光南航」公眾開放日活動上,空乘制服演變展示環節引人關注。身著不同歷史時期制服的空乘人員依次登臺,通過空乘制服演變這個縮影,感受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航的發展變化。
  • 【光影敘事】空乘制服見證民航成長
    新疆日報訊(記者湯永報導)1979年,當改革開放的春風襲來時,18歲的瑪麗婭·吾甫爾走進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烏魯木齊分局飛行部第九飛行大隊乘務隊,成為一名空中乘務員。穿著這身制服(圖①),她成為中國民航首位維吾爾族空姐。等待她的是裡-2、伊爾-14、安-24客機。這是新疆航空最初的家底,螺旋槳還飛不出新疆。
  • 空姐制服(一)
    在最早的民航客機上,只有男的乘務員。Ellen Church是一個護士,也有飛行執照。
  • 從民航空乘制服變化見證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就
    21世紀初的第二代制服(曾健、劉藝 攝)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下簡稱「南航」)26日在廣州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公眾開放日活動,展示了40年來民航空乘制服的變化,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巨大變化。
  • 六十年,東航空乘制服發生了這些變化!
    讓我們跟隨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和充滿回憶的老制服,一起懷舊、一起尋夢,從碎片裡尋找久違的記憶,再現東航歷代空乘制服風採。  颯爽英姿愛軍裝 致敬經典系民航  1955年8月,中國民航第一次招收女空中乘務員,經過種種嚴苛的選拔,共有18人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空姐,她們被稱為空中十八姐妹花。50年代,中國民航沒有統一的飛行服裝。
  • 見過這些空姐制服,說明你是資深飛友
    原來,這些制服是南航湖北分公司歷史上使用過的空姐制服,南航乘務組精心安排了這個特殊航班,帶旅客一起回顧了湖北民航23年來的發展歷程。  空姐制服是航空公司服務品牌的一張美麗的名片,也是航空企業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空姐的制服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代審美的改變,不斷更新升級,以求在引領時尚的同時,將航空公司不懈追求的氣質呈現給旅客。
  • 南航空姐制服那點事
    空姐是萬裡高空中的一道風景線,而空姐的制服,就是這道風景線的最佳點綴。
  • 帶你欣賞空姐制服的百年演變史,體驗真正的「制服誘惑」
    近百年的空姐制服演變史, 不止是一種審美的變幻, 更是一種服務的標準化。20世紀30年代:其實空姐的制服誘惑, 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20世紀30年代:這近百年來的空姐制服演變, 也經歷了無數次令人驚喜的變化。20世紀:30~40年代。
  • 去舊金山機場,看過去85年空姐制服都是如何變化
    如果想了解社會對職場女性態度的變化,女性制服會是個不錯的視角
  • 中國空姐制服發展史,從簡單到精緻,從清純到優雅哪種風格你最愛
    空姐制服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能穿上空乘制服美美噠出現在機場上,是多少女孩子的夢想。你可知道,空姐制服已經紛繁變幻近百年的時間,每一處設計,每一個款式,在體現著不同時代女性風採的同時,也渲染著不同航空公司的文化和特色。
  • 空乘制服的發展史
    東航空乘制服發展史東航空乘制服的變化就如同整個民航制服變化的縮影,所以今天就以東航制服的歷史變化來見證一下吧。空乘的制服不會經常性改變,一次的制服樣式往往會延續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東航從1955年到至今,也只出過五代制服,但是每一款都是經典。
  • 看,空姐在換裝!細數海航空乘四代制服演變
    民航資源網2014年10月21日消息:10月16日,中國民航空中乘務風採展在北京民航博物館拉開序幕。海南航空展館展出的歷代機上用品、乘務員制服,向參觀者講述了乘務隊伍21年的成長曆程。  今天和小編一起懷個舊,看看海航空乘制服的演變過程吧。
  • 從空姐制服看空中時尚演變史
    圖:在20世紀50年代,空姐穿著標誌性的白領制服,戴著白色手套,帽子下面梳成捲髮。  圖:穿著亮藍色制服的冰島航空空姐手裡拿著20世紀60年代的道格拉斯DC-8飛機模型。  圖:早期英國航空空姐穿著傳統的到膝蓋以下的裙子,戴著帽子和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