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AMC成立20餘年後,第五家AMC獲準成立。
12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批覆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銀河資產」)開業,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
銀河資產董事長為中國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副董事長為中國銀河金控總經理劉志紅,總經理為遊春。
銀保監會核准銀河資產5家股東,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人為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持股69.07%,下有銀河證券、銀河基金、銀河保險經紀、銀河投資等子公司。
銀河資產第二大股東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此外,南京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全資持股的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銀河資產業務範圍包括:(一)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二)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三)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四)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五)破產管理;(六)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七)資產及項目評估;(八)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九)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十)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AMC在國務院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相繼成立,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成立之初,除信達的人員較為整齊之外,其餘三家均臨時從對應的國有銀行抽調。起初,財政部向華融、信達、東方和長城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億元資本金,同時由央行發放5700億元再貸款,AMC以固定利率為2.25%的8200億元金融債券為對價,收購了四大行剝離的1.4萬億元金融資產。按照當時的設想,四家公司的存續期為十年。
到2009年,四大AMC再獲延期,財政部將信達資產1999年向建行發行的2470億元債券再延期10年。隨後,四大AMC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
根據銀河資產披露,2005年,國務院核准華夏證券重組方案,成立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承擔華夏證券非證券類資產的政策性處置任務。
2018年3月,國務院批覆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案,同意由中國銀河金控作為控股股東並會同其他符合條件的股東共同對建投中信增資。
2020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覆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銀河資產。2020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同意公司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12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批覆銀河資產開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