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丁倩 文圖)時隔21年,第五家全國性AMC獲批開業。
12月17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宣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正式開業。這意味著,繼1999年四大AMC成立之後,中國迎來第五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行業形成「5+N+銀行系+外資系」發展格局。
不過,雖然「震驚四座」,但第五家全國性AMC設立的消息其實早有端倪。巧合的是,市場對於這位「新進入者」有諸多頗為一致的猜測。
「依託不同於四大全國性AMC的股東背景,銀河資產的業務定位應該會有所不同,將重點放在資本市場的不良處置上,例如推動違約債券的處理、上市公司的併購紓困以及金融機構託管等業務。在當下背景下,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一資管業人士說。
人員招聘採用超高標準
根據銀保監會公告,銀河資產註冊資本為100億元。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業務範圍主要包含十個方面:(一)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二)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三)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四)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五)破產管理;(六)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七)資產及項目評估;(八)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九)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十)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中國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任董事長,中國銀河金控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志紅任副董事長。
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份,就有消息傳出,國務院批覆同意關於成立第五家全國性AMC的方案,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認證;直到2019年12月31日,李梅在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時表示,2019年公司成功獲得股東增資,建投中信轉型為全國性第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順利推進;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官網正式批覆,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銀河資產,要求其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轉型工作。天眼查顯示,今年6月1日,正式完成更名,由建投中信變更為銀河資產。
據資管業內人士透露,銀河資產的人員招聘從去年就已悄悄開始,且對應聘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超出市場預期。
或將把資本市場不良處置作為業務重點
雖然從業務範圍上看,銀河資產與其他四大全國性AMC並沒有較大區別,但不少業內人士給出了頗為一致的猜測:銀河資產將把資本市場不良的處置作為業務重點,與其他四家AMC側重於金融類資產處置形成錯位差別。
這一猜測並非沒有根源。
銀河資產的前身建投中信,是在2005年由中信證券攜手中國建銀投資共同設立,其目的是為了承接華夏證券的非證券類資產,以資產管理公司的標準進行運營。彼時註冊資本為19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出資5.7億元,持股30%;中國建銀投資出資13.3億元,持股70%。
而其他四家全國性AMC均是上世紀市場經濟進程中的特定產物,當時尚未完全市場化的商業銀行在宏觀經濟環境過熱時,較為激進地承擔了國家宏觀調控的任務,大規模進行放貸,背負了比較嚴重的資產質量包袱。尤其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情況更為嚴峻。
在此背景下,我國相繼設立了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和中國信達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對口分別接管來自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中國的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由此誕生。
從完全不同的成立背景來看,銀河資產從受讓券商資產而生,天然具有證券市場資產運營和處置的優勢。與此同時,銀河資產現有股東中還有中信證券這一中國頭部券商。而其他四大國有AMC中,沒有一家有券商背景。
除此之外,有資管業人士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透露,銀河資產的區域架構也將有別於其他四家,或將採用片區設立分公司的形式開展業務,而非每省一家。
證券市場存在較大不良處置空間
作為新進入者,銀河資產是否將攪動「一池春水」?
「由於業務定位有所不同,銀河資產對現有市場影響不會太大。而且在當下資本市場不良規模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設立,可提振市場信心。」上述業內人士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據其介紹,經過前幾年全國性AMC的不斷發展與地方性AMC的持續擴容,目前金融類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已趨於穩定,從地方性AMC的開業數量從2018年逐年減少、今年甚至為零中,便可見一斑。不過隨著新舊動能加速轉化,經濟趨向高質量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監管趨嚴,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逐步顯現,證券領域的不良反而開始爆發並持續增多,債券違約頻發、信託等資產變劣、不少企業深陷流動性危機,有券商背景的銀河資產獲批成立也是市場使然。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8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98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6%,較上季末微升0.02個百分點。而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我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113.8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79萬億元。其中,信用債存量達到38.7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88萬億元。僅以債券市場0.8%的不良率(2018年末公司信用債違約率)計算,不良債權規模也達到了0.91萬億元。
金融監管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楊瑾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證券法》加嚴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相關責任,加強了違法違規的追責強度和懲罰力度,引導上市公司提高公司質量,對於現有上市公司將形成優勝劣汰的大清理,屆時將會有大批問題公司需要整頓,大量資產需要盤活,將為不良資產行業提供極好機遇,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破產重組、紓困基金、併購基金等多種方式,參與上市公司困境資產化解,盤活優質資產,優化市場結構,推進市場變革。
銀河資產官網12月18日發布消息稱,下一步,銀河資產將嚴格按照銀保監會批覆的經營範圍,聚焦主責主業,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做實做強做優為目標,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著力點,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堅決落實「六保」任務,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