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明教真實存在嗎?

2020-12-19 騰訊網

明教原來叫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創。公元694年傳至中國,教規不崇拜鬼神,禁止殺生,穿白衣白帽,晚上方能進食。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武宗滅佛事件,導致明教也被牽連,轉為地下秘密傳播。因為此教的教規教義和漢人傳統習俗大相逕庭,漸漸便失去跟腳,不得已便吸收本土佛教和道教的許多東西,成為一種雜糅的新宗教。

明教信奉世界分為明暗兩種力量,明為善,為理;暗為惡,為欲。因為明教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於是教眾也有勇氣和力量反對不公,進行抗爭。

五代時就有教徒起事的記載,但很快就被官府鎮壓。北宋時期福建南部成為重要教區,又傳至浙江。到了南宋初年,淮河,浙江,江西等地已經遍地開花。

明教供奉的神像是外國人,鄉下人以為是魔鬼,稱其為「吃菜事魔」。吃菜指的是吃齋,事魔自然就是說拜魔神。

為了實現最大化吸收教眾的目的,明教一開始便從貧苦農民中傳播。教友之間互助,湊錢幫忙新進和窮苦的教眾。初一十五上交經費,教頭統一管理,一家出事,同教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中國農民曆來被官府盤剝,被地主奴役,突然發現有這麼一群和自己處境一樣的人,加入他們就有好處,日後也能免於欺侮,怎會不肯參加?

入教的人越來越多,教區也愈發擴大,反抗官府的行動也越來越多。

明教其實和彌勒教類似,都以為目前的現狀很不好,更好的世界必然到來。理想世界的實現標誌就是「明王」或者「彌勒佛」降世,自隋唐以來,凡是現實政治最使人民失望的時候,中華大地便四處發出「明王降世」,"彌勒佛出世「的聲音,扛著鋤頭和竹竿起義的農民也蜂擁而起。

正是因為人人心目中都憧憬著美麗而又肯定的遠景,明教因此一步步壯大,發展到元末民不聊生的年代,終於成為了一股可以改天換地的力量。

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政權的創立者朱元璋,也正是那時加入了由明教教眾演變而來的」紅巾軍",日後縱橫四方,建立了朱家王朝,而這個王朝的名字也正好是明教二字中的明。

相關焦點

  • 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竟是真實存在的波斯古代宗教
    金庸老先生筆下的《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據說金庸老先生在寫《倚天屠龍記》時最喜歡的筆下人物就是裡面的小昭,可以說是書中最完美的人物之一。而《倚天屠龍記》中的小昭,後來正是遠赴波斯成為了明教教主。那麼明教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歷史。
  • 摩尼教與金庸小說「明教」的距離
    (以下是2012年1月20日《文化大觀園》節目播出實錄)核心提示:它是金庸小說中大名鼎鼎的明教
  • 還原金庸小說真相:張無忌與波斯明教進中土
    明教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傳入中國,明朝以後逐漸衰亡。這個可能只有歷史學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卻由於武俠大師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而名聲大噪。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佔了相當的篇幅,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係。
  • 金庸筆下的明教,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為何突然在中國消失無蹤了?
    如果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讀者們,一定會對《倚天屠龍記》當中的明教有著深刻的印象,他們還有著「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等高深莫測的臺詞,明教教主張無忌,帶領明教眾人,揭穿了成昆的陰謀,隨後帶著心愛的人退隱江湖,而明教也在這個時刻,突然消失。
  • 《倚天屠龍記》中為何會提及波斯?金庸:全是因為明教!
    黃老邪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熟悉金庸先生小說的都知道,金庸先生在小說中是很少提及外國的,一般都是以中原為主。偶爾提及西域、大理等地方。但是在《倚天屠龍記》裡卻反覆提及波斯,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全是因為《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的一股勢力「明教」。
  •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明教的來歷
    《倚天屠龍記》這首詩歌,用來表現明教教眾渡劫時的臨難不苟,很是動人。明教在中國歷史上實實在在存在過,小說也引述了一些記載,其中包括陸遊《老學庵筆記》中的資料。比如幼年張無忌重傷之後,張三丰帶他四處求醫,漢水舟中見到常遇春護送幼主被元兵追殺,因而出手相救,書中寫道:「張三丰於魔教的來歷略有所聞,知道魔教所奉的大魔王叫做摩尼,教中人稱之為「明尊」。
  • 金庸小說明教第一高手,晚年隱居深山,卻被女人算計而死,很丟臉
    論到金庸小說裡功績最大的一位主角,小編認為當屬《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此人當年在江湖之中做了三件了不起的大事,第一:光明頂獨戰六大門派,當時六大門派乃是武林最大勢力,張無忌此舉幾乎就是挑戰了整個武林;第二:團結武林人士,這一點十分了不起,張無忌憑藉個人的能力化解武林各大派對明教的仇怨,自此中原武林團結一心;第三:光復漢人江山
  • 金庸筆下明教早已存在,雙鵰時代為何沒登場?金庸改書後有了答案
    根據原著劇情來看,它一直存在,為何又在「雙鵰」時代毫無戲份?這事一定困擾著不少金迷。,那麼此時明教已經存在了嗎?事實上整個「射鵰三部曲」的歷史氛圍都十分濃厚,而全真教、少林派、明教這些勢力也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其中明教最早應該是在公元六至七世紀就已經傳到了中原地區,很明顯,雙鵰時期的明教也應該是存在的,不過在構思雙鵰的時候很明顯金老還沒有想到《倚天屠龍記》中的種種設定,以至於留下了「雙鵰時代明教不知所蹤」的漏洞,而在連載版的金庸故事中其實也沒有補全過明教的故事,不過一次改書卻是讓這問題得到了解答
  • 《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和明朝真的有聯繫嗎
    在倚天最後,明教義軍在朱元璋的率領下,最終北伐成功,取得了天下,因為士兵大多都是明教中人,因此,朱元璋將他所建的朝代成為「明朝」,自己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明朝和明教真的有很密切的關係嗎?02先來說一說明教明教在歷史上的確真實存在,不過不叫明教,而是叫「摩尼教
  • 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明教,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何突然在中國消失了
    看過金庸小說(或影視劇)《倚天屠龍記》的朋友,都會熟知明教這個團體。對張無忌、謝遜、韋一笑、小昭等等形象記憶深刻。然而明教並非金庸的虛構,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而且這個宗教的影響曾經遍及東西方,是中古時期影響頗大的信仰。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五散人:原型竟然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仙人
    周顛說:我自知不敵卻仍是不服,不可以嗎?「我周顛不服」一罵成名,作為倚天嘴炮第一人,周顛抬槓都能抬得清新脫俗,陰陽怪氣,其實這個角色是根據真實人物創作的,而且歷史上的周顛除了和小說裡一樣瘋癲狂妄,還是官方認證的仙人,被記載在正史中,朱元璋親自為他撰寫《周顛仙人傳》,今天廬山仙人洞錦繡峰上,還有一座御碑亭保存著當年朱元璋為他立的碑。
  • 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五大神兵,血刀排名最後
    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五大神兵,血刀排名最後寶劍配英雄,金庸小說中,除了厲害的大俠,還有許多神兵利器。這些神兵只有到了江湖高手手裡,才能發揮其真正威力。同樣,高手有神兵利器在手,更是如魚得水,助力巨大。4、鴛鴦刀金庸武俠小說《鴛鴦刀》裡的主要兵器,在《書劍恩仇錄》小說中的也有出場。
  • 少林寺註冊16件光明頂商標,@明教教主張無忌,金庸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就是著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明教總壇所在的光明頂;就是小說中少林派聯合江湖六大派,圍攻的光明頂;還是少年張無忌一戰成名,擊退六大派高手,接任明教第三十四任教主的光明頂...你要知道,少林派和明教可是仇深似海的啊!
  • 《倚天屠龍記》中明朝國號來自於明教的說法,到底有幾分靠譜?
    ▲翻拍十多次,想沒聽說過都難上文介紹了明教的興亡史,今天則跟大家一起扒一扒《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大明王朝的國號是否來自明教?小說中的明教是否來源於真實歷史,遠在北宋的方臘是否真的是明教上代教主?都是值得了解的問題點。明教=祆教?
  • 金庸小說中,桃花島、靈蛇島、冰火島,分別是現實中哪些地方?
    這三個島都是存在於金庸筆下,是虛構的。不過金庸在描寫的時候肯定參照了現實世界,所以它們肯定是有原型的。
  • 金庸先生的筆誤,明教拜火教牟尼教傻傻分不清楚
    金庸先生的小說特點是虛構人物和歷史人物糾纏交錯在一起,從書劍恩仇錄裡的乾隆到鹿鼎記裡的康熙,除了先生僅有的幾部《越女劍》、《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之外,大部分的歷史人物在先生的小說裡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除了本國的歷史人物外,金庸先生還在小說裡提到了外國宗教:明教。
  • 金庸小說中的十大絕頂武學排行榜
    金庸十大絕頂武學排行榜 1,太玄經 《太玄經》是金庸小說 中的絕頂武學之一,在《俠客行》一書 中於第二十章初次登場,此功在小說當中算是個另類武學秘笈。太初有道,道法自然,眾妙之門,玄之又玄,可以令人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開啟心智。
  • 倚天中的明教並非金庸杜撰,它的創始人古波斯一位「大人物」
    在《倚天屠龍記》中,不僅有屠龍刀,還有倚天劍讓武林高手們嚮往。除此之外還有一件「神器」令大家嚮往,它就是聖火令。這是明教的聖物,不僅有著精美的外形,上面還記載了不少武功絕學。那這個「神器」是由誰製造出來的呢?它的製作人是霍山老人,也是明教的創始者。
  • 金庸小說只有四人敢獨闖明教,張三丰被打跑,此人連殺數位法王
    金庸筆下奇怪的門派甚多,如楊過、小龍女之古墓派,如虛竹之逍遙派,但都不如明教來的強悍!直到數十年後,陽頂天上位,明教才終於開始在武林中嶄露頭角,當張無忌繼位以後,明教聲勢更空前絕後,終於收服了中原失地,光復漢室江山。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總壇,為何會設在遠離中原的崑崙山光明頂?
    小說中的明教總壇光明頂,是在崑崙山無疑的,不過據考證,真正的明教總壇是在黃山歙縣的風景名勝區擱船尖。那裡是歷史上浙西明教的總舵,像北宋方臘和元末朱元璋紅巾軍等,以明教為宗教外衣幾次農民起義的根源地。金庸先生在小說中將明教總壇設在崑崙山,主要還是因為故事情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