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原來叫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創。公元694年傳至中國,教規不崇拜鬼神,禁止殺生,穿白衣白帽,晚上方能進食。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武宗滅佛事件,導致明教也被牽連,轉為地下秘密傳播。因為此教的教規教義和漢人傳統習俗大相逕庭,漸漸便失去跟腳,不得已便吸收本土佛教和道教的許多東西,成為一種雜糅的新宗教。
明教信奉世界分為明暗兩種力量,明為善,為理;暗為惡,為欲。因為明教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於是教眾也有勇氣和力量反對不公,進行抗爭。
五代時就有教徒起事的記載,但很快就被官府鎮壓。北宋時期福建南部成為重要教區,又傳至浙江。到了南宋初年,淮河,浙江,江西等地已經遍地開花。
明教供奉的神像是外國人,鄉下人以為是魔鬼,稱其為「吃菜事魔」。吃菜指的是吃齋,事魔自然就是說拜魔神。
為了實現最大化吸收教眾的目的,明教一開始便從貧苦農民中傳播。教友之間互助,湊錢幫忙新進和窮苦的教眾。初一十五上交經費,教頭統一管理,一家出事,同教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中國農民曆來被官府盤剝,被地主奴役,突然發現有這麼一群和自己處境一樣的人,加入他們就有好處,日後也能免於欺侮,怎會不肯參加?
入教的人越來越多,教區也愈發擴大,反抗官府的行動也越來越多。
明教其實和彌勒教類似,都以為目前的現狀很不好,更好的世界必然到來。理想世界的實現標誌就是「明王」或者「彌勒佛」降世,自隋唐以來,凡是現實政治最使人民失望的時候,中華大地便四處發出「明王降世」,"彌勒佛出世「的聲音,扛著鋤頭和竹竿起義的農民也蜂擁而起。
正是因為人人心目中都憧憬著美麗而又肯定的遠景,明教因此一步步壯大,發展到元末民不聊生的年代,終於成為了一股可以改天換地的力量。
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政權的創立者朱元璋,也正是那時加入了由明教教眾演變而來的」紅巾軍",日後縱橫四方,建立了朱家王朝,而這個王朝的名字也正好是明教二字中的明。